生物

|共53篇|

科學狗:瘧疾在港個案急升?另一傳染病爆發計時炸彈?

近期香港除了新冠疫情外,相信大家都會留意到有另一種傳染病 —— 瘧疾。由外國抵港人士傳入本地,在短短的 1 個月間,個案急升至 30 多宗。雖然部分人經治療後順利出院,但有部分患者情況較為嚴重,甚至已出現死亡個案。巿民大眾究竟對這種來至非洲的疾病知多少?對香港整體又會構成甚麼影響?

比起「動物會痛嗎」,更應該問「動物的感覺」?

烹煮活蝦時,蝦在沸水中跳動的模樣,看在人的眼中,或者代表承受疼痛的表現。近年也有研究證明魷魚及蝦類在內的頭足綱和十足目甲殼類動物均有知覺。但「疼痛」對一隻蝦而言,意味著甚麼?2021 年普立茲獎得獎者、科學記者 Ed Yong 在新著 An Immense World 提出,比起「動物是否有感覺」,更應該問的是:「牠們的感覺,是怎樣的?」

切爾諾貝爾的神秘黑菇:科學家研究輻射的關鍵?

當俄烏戰爭陷入拉鋸,俄軍手上的板斧愈來愈少之際,外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警告核戰隨時會爆發。1986 年,同樣在烏克蘭地區,爆發了史上最嚴重的核電廠意外「切爾諾貝爾核事故」,告訴世人核災難的可怕。多年來科學家一直仔細研究當年的災難現場,希望為人類找出應對輻射的方法,其中一個重點研究對象,就是核電廠內生長的奇怪黑菇。

在科學至上的時代:神秘生物學還有甚麼意義?

人魚、尼斯湖水怪、大腳怪、神農架野人…… 相信不少讀者都曾經為各樣神秘生物傳說感到著迷。21 世紀科學發展空前進步,很多人會覺得這些傳說只是無稽之談,可是依然有人視之為終生志業。神秘學家、作家 Richard Freeman 就在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分享神秘生物學(cryptozoology)的現代意義。

冒犯種族、殖民主義…… 物種改名的文化戰爭

人們發現物種後會加以命名。命名可能是根據物種特徵,又或任何命名者聯想到的事物,例如「吉卜賽蛾」和「吉卜賽蟻」。近期美國昆蟲學會的「更好俗名計劃」(Better Common Names Project)便指,部分物種的名稱可能冒犯特定種族及文化群體,或會掀起一場重新命名的風潮。英國「每日電訊報」資深撰稿人 Joe Shute 就擔心,物種會被捲入自然文化戰爭。

不讀商科選理科的年代

疫症出現 1 年以來,流行病學家不斷追蹤並預測病毒進程、生物化學家積極開發疫苗、醫護人員長期留守崗位,為病人作診斷、治療及護理。若論武肺大流行尚能為人們帶來甚麼好處,定必是疫情期間辛勤工作,且貢獻良多的科學家正影響著一眾學子未來的職業取向。著名物理學家 Brian Cox 甚至預測,流行病將創造出「新一代科學家」。

從細胞製出活機械

談到機械人,許多人只想到由金屬和塑膠等材料製成的工具,有的像人,有的類似動物,或有的只是生產線上的設備。對於美國的一組研究人員來說,機械人意味著更多的可能性。「經濟學人」報道,他們研究出如何使用生物細胞創造出新型的生物體,可以完成各種工作之餘,更有可能自我繁殖。

同性動物有親密行為,不等於同性戀?

雄性蟋蟀互相唱歌跳舞求偶、雌性日本獼猴成雙成對結為短期性伴侶、公饅頭蟹時有沉溺於馬拉松式性愛…… 人類一直以為,同性動物發生親密行為的話,牠們必然是同性戀,但美國有不少生物學家認為,這樣的想法或許只是人類的偏見,部分動物在同性之間尋歡的理由錯綜複雜。

恐龍肉是怎樣的味道?

人類文明起源之時,恐龍早已滅絕。不過,若兩者真如電影般在世上共存,相信恐龍也會成為人類的盤中餐,但你有否想過,即使身處在 21 世紀,「恐龍肉」其實無處不在?美國有大學研究發現,恐龍肉的口感和味道,或與部分常見肉類相似。

下一個顛覆世界的技術:合成生物科技

2025 年,聯合國預測全球人口將從目前的 77 億增加至 81 億。在人口急增和資源有限的前提下,人類需要採用新的方法存活和可持續材料。「合成生物學」這跨科學領域是未來經濟的核心動力。香港科技大學較早前宣佈,創立本地首個「合成生物科技」學術平台,負責學者指,合成生物科技乃將來的一大嶄新產業,更是人類未來發展的核心。

【Soul Monday】昆蟲學正消亡,Pokemon Go 救得了它嗎?

過去幾年,昆蟲數量銳減,尤其以蜜蜂為甚,「紐約時報」更稱之為「昆蟲的末日(Insect Armageddon)」。研究牠們的學科也難免受到威脅。在德國舉行的昆蟲學會議,就如何拯救夕陽學科展開討論,科學家開始考慮用 Pokemon Go 的方式,鼓勵新一代收集昆蟲,從而接觸昆蟲學。

大羊駝糞便:解開印加帝國興衰史的關鍵

為追尋古代文明帝國的興衰歷史,考古學家們需窮盡畢生精力去摸索。雁過留痕,一個帝國由繁盛走向沒落,必然會在大地留下足印、屍骸,以及糞便。近日有考古學家提出理據,認為要解構在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之前,於 15 世紀一度雄霸南美洲西部的印加帝國,回溯歷史關鍵之物,正是大羊駝的糞便。

痛與沉默之間:植物有感覺嗎?

植物是否真的不會覺得痛?這可能關乎肉食和素食主義者的主觀感受,但科學家們最近證實,植物不單跟其他生物一樣有感覺,而且對於被任何東西觸碰都非常敏感。痛與不痛,難以從植物身上觀察得到,不過,專家發現,植物確實會從它們的生長速度反映它們的感受,並非完全看不見的沉默。假以時日,人類過去對於動物和植物的物種分類,可能不再跟事實相符,需要重新調整。

懶 —— 軟體動物生存之道

「死蛇爛鱔」式的生活,是懶人們趨之若騖的理想人生。不過一天到晚甚麼都不用做,像攤屍一樣,臥在梳化或床上,只怕健康狀況堪虞。假如可以選擇,倒不如成為一隻軟體動物。事關最近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的研究顯示,軟體動物得以避過滅絕的「適者生存」之道,恰恰在於一個「懶」字。

「鯊魚恐怖片」為何歷久不衰?

從 1975 年「大白鯊」上映以來,經過超過 40 年,鯊魚一直是荷里活驚慄電影中曝光率最高、最受歡迎的邪惡勢力。在陽光海灘和比堅尼女孩的襯托下,從海洋深處蹦出的一張血盆大口,更見戲劇性反差。在這個時代,見慣見熟的鯊魚恐怖片仍然大受歡迎,鯊魚仍是一股完美而可怕的大自然力量,並代表著某種一觸即發,永遠存在的死亡威脅。簡單得來,其實表達了人類的複雜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