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保健

|共3篇|

保持牙齒潔白,不等於健康

受廣告、雜誌和電影上的明星效應影響,閃亮的白牙不但乾淨好看,而且形象健康。不過,觀感上的討好並不代表牙齒狀況真的良好,形象健康與牙齒的實際健康是兩碼子的事情。牙齒有漬,未必代表健康異常,甚至有研究認為,兒童乳齒上的黑色齒漬,其實有護齒作用。

牙刷與蛀牙:生剝真牙作假牙

牙齒不潔易蛀牙,這大概是各地人自古以來就知道的事。古時沒有塑膠牙刷和化學合成的牙膏,沒有教育電視節目教人早晚刷牙,常見潔齒的方法,似乎就是飯後漱口和以樹枝潔牙。17 世紀末,歐洲愈來愈多人蛀牙,但當時的西方醫療技術尚未如現今般發達,外科醫師是理髮師也是牙醫,不過醫師當時是不懂得治療蛀牙的,只會為人拔除爛牙。爛牙除去後,齒間猶如有黑洞,相貌依然難看,如何是好?有醫師向窮人買牙齒,生剝真牙,富人除去蛀齒後,就以窮人出賣的牙齒補回這個空隙。

病從口入,醫療保健的傳統「漏洞」

再昂貴的醫療保健都不包含牙科保健,是世界性的慣例。醫療保健和牙科保健的分家,關乎到根深蒂固的全球性醫學觀念。因為在傳統醫學世家眼中,牙醫和醫生不但是兩個範疇的專業,階級門第在過去也曾雲泥之別。儘管因為牙齒或牙肉出現病痛而導致死亡的例子並不常見,但牙齒極有可能是人類的「阿喀琉斯腱」。正所謂病從口入,牙髓病學者 Gary Glassman 不忘提醒大眾:「口腔的健康問題可以觸發很多疾病,例如腎病、心臟病、糖尿病、HPV 或是癌症等,因此,牙科保健可謂每個人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