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護

|共9篇|

馬爾代夫被海環繞,年輕人卻不諳水性

馬爾代夫境內有 99% 是水,國內 1,190 個島嶼中超過 80% 海拔僅 1 米。有別於擁有廣袤陸地的國家,游泳對於馬爾代夫人來說,不只為強身健體及求生,更是保護海洋生態、捕魚及參與旅遊業的重要技能。但很多年輕馬爾代夫人,尤其是女孩,卻不懂游水。

【Soul Monday】舊報紙變環保袋

福島縣的只見町遠離海岸,町內一班中學生卻心繫海洋,不忍塑膠廢料污染美景。年紀輕輕的他們,非但想到以舊報紙摺出環保袋,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量,甚至親身走訪區內商戶,讓其他居民加入減廢行列。這些孩子希望以熱誠及活力,感染全町一同身體力行,實踐「自己未來自己救」這句話。

海溫上升,連魚也透不過氣來?

人需要氧氣才能生存,各大小海洋生物亦如是。然而,科學調查顯示,海洋生物愈來愈難獲取這種看似無處不在的生命元素。自由撰稿人 Laura Poppick 於美國「科學人」撰文,引述德國科研機構「亥姆霍茲聯合會(Helmholtz-Gemeinschaft)」海洋研究中心的追蹤研究,揭示過去十年來,海洋的氧氣水平日漸下降。

超級污染物:近 10 公噸隱形眼鏡流入海洋

一對隱形眼鏡到底有多重?可能連每天佩戴的用家都答不出。手指頭輕輕拈起,幾乎感覺不到重量,也所以,不少用家在梳洗時稍不留神,隱形眼鏡就會被水沖走,亦有人貪一時方便,將隱形眼鏡直接沖走,以為鏡片體積細小,對生態環境不會構成嚴重污染。但近日有學者鄭重提醒,隱形眼鏡藏著看不見的驚人破壞力。在美國,每年被棄置到排水渠的隱形眼鏡料達 33.6 億個,而最終流出海洋,無法分解的塑膠鏡片,每年則接近 10 公噸。

綠色和平:走得快,好世界 —— 我說的是「走塑」

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凡事講求效率,不論工作玩樂都要快人一步。但在環保方面,卻提不起勁,甘願落後於人。尤其是全球熱議的塑膠污染問題,當多國政府及企業區爭相展示長遠的「走塑」大計,香港卻依舊慢條斯理,只推出一些零星的走塑小措施。香港貴為國際大城市,政府及企業均應盡世界公民的責任,加快腳步推動全城走塑。事實上,訂立全盤走塑計劃的益處多籮籮;做到走塑,就不會「走寶」了。

綠色和平:我們那尚未崩壞的地方

有科學家警告,要讓海洋回復生機,須在 2030 年前把全球至少 30% 海洋納入全面保護。可惜觀乎目前進度,只有約 2% 的海洋受保護。事實上,由於中國及俄羅斯不能達成共識,全球面積最大海洋保護區的建議,未能在去年 10 月的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CCAMLR)會議上通過。由德國提出並獲歐盟支持的另一建議 —— 於毗鄰南極洲大陸的威德爾海設立南極海洋保護區,將於明年 CCAMLR 會議成為談判重點。為了說服南極海洋委員會成員投下支持一票,綠色和平船艦「極地曙光號」已於 1 月初啟航,聯同科學家、攝影師、傳媒等前往南冰洋威德爾海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