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作出大小選擇、取態及決策時,人們會聽取別人的意見,但更多會聽從自己內心發出的聲音。在近月出版的書籍中,心理學家 Jim Loehr 及行為遺傳學家 Sheila Ohlsson Walker 稱指導內心的聲音為「YODA」,是每個人的私人決策顧問,但有時卻可能會提供造成決策錯誤的資訊,所以專家認為,需要訓練心聲,才能助人作出更好的決定。
決策
|共8篇|
找出癥結:領袖應如何有策略地解決問題?
俄烏戰爭持續,引發能源危機,在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下,全球經濟不景,甚至出現滯脹和生活成本危機。在這個艱難時刻,無論是國家抑或企業領袖,都要更加小心找到生存策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管理學教授 Richard Rumelt 就推出新書 The Crux 作探討。
反對意見如何推動科研?
不論關乎政治、商業、科學、甚至伴侶,清空反對聲音並不等於清空問題,更不可能完全撇除反對意見(尤其是伴侶)。但對立不等於不可以聯手,而且正正是因為對立,雙方盡全力探索,結果可能出乎意料的好。著名心理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戴利爾.加利曼(Daniel Kahneman)提出「對立合作」(adversarial collaboration)的研究方式:在科學觀點上持不同看法的人,可通過共同進行實驗或討論,致力尋求真理。加利曼日前就在學術資訊平台 Edge 發表演講,再談「對立合作」。
Moyashi:量子病理學
香港政府的防疫哲學盡得海森堡的真傳,可以開一門量子病理學的研究科,而作為核心理論就是「777 測不準原理」,思想主張就是你永遠無法同時檢測確診狀態與傳播路徑。
【*CUPodcast】FF 能讓人克服短視?
小至個人儲蓄、減肥瘦身,大至全球暖化、政經改革,人類總是被眼前的誘惑、利益所蒙蔽,而忘卻自身長遠利益所在。這次介紹的「樂觀者的遠見」,介紹了各種協助人們克服短視、作出明智長遠決策的方法。在網絡世界,FF(幻想)被視作一種通病,可是,只要用得其所,想像力其實能夠成為人類超前思考的一大利器,讓人更有把握解決未來的種種難題。
Moyashi:日本會不會出兵香港
與其期待日本會幫香港做些甚麼,不如期待美國政策如何影響日本執政黨的口風來得現實。
鄭立:「話事啤」其實就是一個戰爭與和平的遊戲
一旦這個決策者看不通大局,莽撞的亂進攻,他就會被迎頭痛擊而大敗,或者膽小的只會一味避戰,他就會被慢慢消磨而敗,只有進退有時才會是贏家。這在戰爭,在股票投資,甚至在人生決策上,道理都是相同的。
愈討論愈堅持己見的時代,如何討論才有意義?
既然人類有能力理性思考,為何我們會經常做錯決定?甚至在事實面前,也要堅持無理的觀點?在與別人爭論時,我們經常能察覺對方的偏見,覺得自己相對中立。然而,人類其實就是無法做到毫無偏見。英國一個互動劇場告訴你,討論才可以得出最好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