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比「食花生」更適合做今期的主題了。我們活在一個「食花生」的世界裡,英國政壇的動盪、文壇恩怨,對我們中間大部分沒涉事的人來說,都只是花生。「花生」沒有營養,但我們都樂此不疲,而「食花生」也意味著在無力感底下排遣鬱結的方法。泰山崩於前也好,食花生者,著實不用太認真,可是如果與我們攸關,就不要「食花生」了。
民族性
|共14篇|
德國人效率:既是美德,亦沒人性
想起「高效、精準、守時」,下一個字眼可能是「德國人」。德國人辦事講求效率的想法深植人心,回顧歷史,「效率」似乎一直都是德國人的民族性。
【短片】語文陶話廊:魯迅頭號擁躉 —— 毛澤東
當一個偏執的讀者,遇上魯迅感性和激憤的筆觸,最終竟催化出一場國家大災難。今集「陶話廊」,陶傑就談談魯迅對中國人民族性的觀察,如何引來、又如何影響他的超級擁躉 —— 毛澤東。
德語中,富有的是巨人,窮人就是蟾蜍?
節儉是德國人的民族性,談到錢,人們總會小心翼翼。要他們掏腰包難,只因他們財不願露眼,可能就連從口中直接說出來也不太願意。我們很難理解德國人的錢到底有多神秘,世上亦甚少國家會跟德國一樣,有著千變萬化對「錢」的稱呼。
日本何以成為搞笑諾貝爾獎常客?
新一屆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剛於上週揭曉,消化科醫生堀内朗憑研發坐著自照大腸鏡的革命性方法,獲得醫學獎殊榮,並創下日本人連續 12 年奪得搞笑諾貝爾獎的紀錄。做事一板一眼的大和民族何以在搞笑科學上屢創佳績?「讀賣新聞」調查研究本部研究員佐藤良明嘗試找出答案。
「日本製造」:從何時起是日本人的驕傲?
「Made in Japan」,今天看起來是多麼著目的國家品牌,單靠這個名號,同樣的產品可以賣貴一倍。如果回顧上世紀的歷史,「日本製造」可以追溯至 1960 年的朝日新聞中。當時 SONY 刊登在報紙上的手提電視機廣告中,聲稱企業的技術力是「日本的驕傲之一」,可說是「日本製造」的起源。但事實上,上述的廣告製作,與 60 年初期的日本商品外銷沒有因果關係 ——「日本製造」的名牌策略,並非外銷戰略的一部分。
在德國,節儉是一種長久培養的民族特質
雜誌「經濟學人」駐德記者曾撰文這樣說:「讓德國人掏腰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確,節儉是德國人的民族特性,早已深刻在骨子裡。為了令公眾更了解德國人對儲蓄的狂熱,德國歷史博物館最近舉行美德歷史展覽「儲蓄(Saving)」,探討這種德式美德。
鄭立:沙丘魔堡——當有新的環境,就會創造新的民族
不同環境會讓地球人的文化、心理、語言和身體都有所改變。這個概念,在作品「沙丘魔堡」中非常清楚。對於沙漠行星上的佛瑞曼人來說,稀缺的水就是生命的同義詞。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將沙丘變成水源豐富的環境,與外地人來星球的目的以及天下經濟完全對立。這又能用一句「大家祖先都是地球人」搪塞過去嗎?
誰有份建立英國人身份?
由英格蘭王國( 1649 )、大不列顛王國( 1707 ),再過渡至現今為人熟悉的英國(即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由分裂到聯合、由各自為政到共政,約一千年來,在建立「英國人」這共同的政治身份、英國這套文化語言上,以下的歷史人物大概會紀錄在案。
小農 DNA?民族性格這回事
是否真的有民族性這回事?例如一說起中國人,總會讓你想起其種種光怪陸離的行為、嗤之以鼻的特質,甚至有「小農 DNA」一說。不過有人對民族性半信半疑,或認為「小農 DNA」是種族偏見,只是出於「刻板印象/典型」(Stereotype)(英語括註很有用,可增強說服力)。那麼我們能否科學地檢視不同國家的人,性格上會否存在顯著差異?
丹麥嬰兒憑甚麼不愛哭?
丹麥人是全球最幸福的人,包括嬰兒。近日一項兒科研究指出,在「百日哭」期間,丹麥(6%)、德國和日本的嬰兒最不愛哭,加拿大(38%)、英國和意大利則盛產喊包。雖然北歐人幸福已見慣不怪,但見賢要思齊,其他地區還是應問:丹麥人憑甚麼?
Live Norish:挪威社會的 Janteloven
有人說,要了解 Scandinavian(挪威,瑞典和丹麥人),就要先了解 Janteloven(law of Jante)。這是丹麥裔挪威作家 1933 年小說 En flyktning krysser sitt spor(英文版本名字為 A Fugitive Crosses His Tracks),在虛構的 Jante 村裡要遵守的法則。作者並不是憑空杜撰那些規例,靈感來自北歐人的行事習慣和社會風氣。小說面世以後,這 Janteloven 竟慢慢得到大眾認同,確認這是北歐人不宣之於口的行事規範。法則有十條,但其實總适來說,核心意思就是「你不能太突出,不要以為自己很特別」。
陶傑:林語堂論中國人
林語堂是第一個用英文向西方世界介紹中國人民族性格的華人。他腳踏中西文化,了解以英國為主的西方幽默和寬容氣質,也看透了中國人的性格缺陷。
語言決定性格?
英文幽默,德語嚴肅,法文優雅,日語謙恭?這些印象其來有自,甚至催生出「民族性」的討論,譬如說學好英文,人會變得風趣、思維嚴謹。的確早有實驗研究指出,轉用一種語言,有時或會改變性格,但須留意,轉變並非源於語言本身的特質,而是與文化背景、溝通對象、學習時地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