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令自己真心相信謊言,或者有悖常理 —— 一個人怎能持有互相矛盾的信念?但現實中自欺欺人十分普遍,有時更會因而得到利益,卻可能作出一些不道德行為而「問心無愧」。「預期效應」一書科學作家 David Robson 指,自欺欺人背後有眾多因素驅動,人們可以嘗試洞悉這種行為會否影響自己行事,免被自我感覺良好推進錯覺深淵。
欺騙
|共4篇|
得獎「女」作家竟是三位男編劇 —— 文學惡作劇可以接受嗎?
西班牙「行星文學獎」上週五頒發,獲獎作品是該國犯罪小說家 Carmen Mola 的小說「野獸」。據報 Carmen Mola 是一位大學女教授的的筆名,然而頒獎典禮上卻有三名男子上台領獎,並表示他們是合著作家 —— Carmen Mola 本人。「自爆」身份後,包括該國政治人物、LGBT 運動人士 Beatriz Gimeno 在內,部分人批評三人男扮女發表作品的「騙子」行為。不過,文學惡作劇(literary hoax)當真不可接受嗎?
鄭立:魔眼殺機 —— 被自稱同路人的人欺騙是常態
簡而言之,這就是一個不斷被騙的故事。
「適合」説謊慣犯的工作
公職人員慣於說謊,更被人揭穿,令市民難再信任,行為當然並不可取。不過,英國廣播公司(BBC)專文指在一些工作上,說一點謊,反能令人更好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