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曼谷熱門商場 Siam Paragon 發生血案,一名 14 歲少年隨機向途人開槍,造成兩死五傷。正好在一年前,有前警員闖入泰國北部一間托兒所,以利刀及手槍殺死 12 名成人及 24 名兒童。兩宗大型槍擊案令人質疑,泰國政府未有確實加強管制槍械,甚至坐視警察向黑市賣槍,令崇槍的青少年更易得手。
槍械
|共20篇|
借 AI 之力,能否防止下一宗校園槍擊案?
後疫情的美國有更多學生持槍回校,令其同儕、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更憂慮人身安全。安裝武器探測儀的學校明顯增加,尤其是在發生小學生槍擊教師事件的維珍尼亞州,事後多個學區引入人工智能(AI)支援的掃描系統。但部分人質疑,校方花費數百萬美元來增設的探測器,會否只能為師生營造出安全幻象。
權利 VS 能力:捷克的槍牌考試
7 天之內,美國兩州接連發生大型槍擊案,且在夜店和超市這類群聚之地,令人防不勝防。但擁槍權和社區安全,未必永難兼得。捷克是歐洲唯一以憲法保護擁槍權利的國家,允許人民隱秘攜槍自衛,但他們在行駛這項權利之前,必須通過測試以證有此能力。當陀槍如開車,上路前要先考牌,是否更能護人護己?
夏海安:蒙著耳 Bang Bang Bang(下)—— 加拿大槍械文化
參加槍會開放日前,筆者一向都有留意加拿大的槍械文化及新聞,加拿大也是有槍擊案。8 月下旬開始,加拿大正式禁止進口手槍,在大部分手槍都是進口的情況下,措施可視為全國禁手槍的第一步。事實上早在今年 5 月,總理杜魯多就提出 C-21 法案,法案有多個方向,其中一個建議是全國凍結手槍的銷售、購買及轉讓。
夏海安:蒙著耳 Bang Bang Bang(上)—— 加拿大玩槍體驗
加拿大春夏短暫,趁天氣不錯,有時會出城或到鄰近的小鎮一日遊。筆者早前和朋友膽粗粗去了安大略省小鎮 Aylmer 的本地槍會開放日 (Public Range Day),略有一番體會。事先聲明,筆者並非軍事迷或槍迷,一切見聞都是當日與教練即場交流學習得來。
【安倍遇刺】自學製槍,將成全球問題?
日前,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街頭為參議院議員候選人助選演講時,遭槍擊身亡,令素有安全大國美譽的日本舉國震驚。疑犯山上徹也在 YouTube 上自學製作槍械,並成功在網上收集組裝材料,主要部分只是以膠紙捆綁起兩條金屬管製成。面對日本前政要遭民間自製槍械殺害,南韓也開始憂慮,因當地早有同樣案例。
校園槍擊案頻仍,孩子在家自學保命
近日美國接連發生大型槍擊案,特別是在德州城鎮尤瓦爾迪,造成 21 名小學師生被殺的慘劇,令所有家長震驚且心寒,唯恐他朝兒女也會枉死校內。然而,當局在防止槍械暴力方面停滯不前,一些父母自覺「求人不如求己」,乾脆讓孩子在家自學,遠離安全成疑的校園。
智能手槍:真的要來了?
討論了 20 年,聲稱通過驗證方可發動的個人化智能手槍,距離美國消費者又近一步。生產商 LodeStar Works 本月初為投資者推出一個 9 毫米口徑版本,SmartGunz LLC 則指執法人員正測試旗下一款簡單型號,兩者均希望年內能推出市場。但如同智能汽車一樣,人們對可靠性及安全性的疑慮,能否完全消除?
小灰:傳奇槍匠系列 —— 森姆曲特
這些投入提高了曲特轉輪手槍的質量,同時能夠生產多餘零件,方便用家維修保養,令其產品不論在軍隊、執法部門或民間都大受歡迎。尤其在天然環境惡劣的美國西部,其轉輪手槍更成為西部牛仔和賞金獵人的標準配備。
如何管理荷里活片場道具槍
上週四,荷里活影星艾力寶雲(Alec Baldwin)拍攝新作 Rust 期間,懷疑片場道具槍走火,意外當中 42 歲的攝影指導 Halyna Hutchins 身亡、導演 Joel Souza 受傷。根據一份法庭文件披露,一名助導無意中將一把上膛槍械交予艾力寶雲,後者在事發前一刻並不知道槍內裝填實彈;當地警方目前仍在調查事件。網媒 VICE 就訪問荷里活專業槍支管理人,解釋片場如何管理槍械。
小灰:美國傳世槍匠 —— 約翰白朗寧
在現代槍械的發展史上,約翰白朗寧(John Moses Browning)的成就應該無出其右。而他的故事,要由 19 世紀中的美國西部講起。
小灰:略談子彈發展史(二)
由於彈頭較輕,5.56 北約彈在離開槍管時的速度非常高,加上子彈的流線型設計,當擊中敵人時,彈頭會因為彈鼻先接觸到肌肉而減速,但彈頭末端依然有強大動能,令整個彈頭在人體內翻滾,做成極大創傷。自始 5.56 口徑成為北約軍隊步槍的新標準。
小灰:略談子彈發展史(一)
在冷兵器時代(即火藥武器發明之前),軍隊作戰主要以長短兵器埋身肉搏為主,遠程武器作為輔助。譬如在中世紀的歐洲,騎士身穿的鎧甲已基本上能夠保護身體的重要部分,弓箭難以做成致命傷害。直到火藥武器在 16 世紀廣泛地出現在戰場上,情況才發生轉變。
小灰:關於德國 Heckler and Koch 的四點補充
上週專欄講述了德國傳奇軍火製造商 Heckler and Koch 於二戰結束後的發展故事,但礙於篇幅所限,本週的專欄再附上 4 點補充。
小灰:德國傳奇軍火製造商 —— Heckler and Koch
直到 1956 年,生產槍械的禁令終於被取消,與此同時,德國陸軍打算購入一批新的步槍 —— 這是 Heckler and Koch(H&K)一直在等的一個大顯身手的好機會。
台灣原住民:狩獵之必要
任天堂 Switch 獨佔遊戲「魔物獵人 崛起」大賣,讓不少人在遊戲世界享受狩獵樂趣。在現代,狩獵通常並非必要,亦有法律限制或禁止狩獵以保護動物。不過,有台灣原住民認為,原住民應該享有狩獵權,並向最高法院聲請釋憲。
小灰:Blue Gun 的用法
小朋友不識生命輕重,或者受影視作品影響,如沒有正確的專業指導,可能誤以為開槍是一件兒戲的事。
小灰:30 年磨一劍 —— 英軍 L85 步槍
充滿幽默感的英國人在非官方軍事資訊網站 British Army Rumour Service,為這款步槍起了一個外號叫 “civil servant”,意思是指 SA80 就像公務員一樣「不會正常工作,但你對它無可奈何。」
「國際標準」:過去一年,甚麼國家以真槍應對示威?
在剛過去的十一國慶日示威,警方首次以真槍實彈。事後,警方形容涉事警員生命受威脅,在電光火石之間,迫於無奈做出開槍決定,做法合乎「國際標準」,但事件卻引起巨大迴響。回顧過去一年,世上會以真槍實彈應對示威的地區還不少,港府日後將按哪一套「國際標準」行事?香港人乃至國際社會,都在密切關注。
美國警察開槍爭議
「喺美國,警察一早開咗槍」。每年遭美國警察開槍撃斃的死亡人數,平均約 1,000 人。但「早已開槍」,並不代表美國警察的處理手法無可爭議。近日,加州議會成功推動一項新法案,訂明警察只有在「必要」時,方可射殺他人。警察開槍的合理性,與開槍的必要性,是截然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