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南鄰的格魯吉亞,被指訂立俄版「外國代理人法案」,最後在人民激烈抗議下拉倒。這類法案針對傳媒與 NGO 的外國資金來源,絕非俄羅斯獨有,過去 10 年在全球愈來愈常見。美國塔夫茨大學俄羅斯與歐亞計劃訪問學者 Maxim Krupskiy 就分析,定義模糊的外國代理人法,如何方便政府打壓異己,扼殺發展蓬勃的公民社會。
格魯吉亞
|共8篇|
劉偉民:喝不到的葡萄
烏克蘭葡萄酒產量大很多,但到目前仍未在國際酒壇找到席位,不少酒莊繼續不理世情主力生產俄羅斯人鍾情的甜酒,克里米亞歷史名莊 Massandra 又被俄國收歸國有。澤連斯基除了請求別國提供武器,也應參考一下格魯吉亞,為烏克蘭酒莊鋪一條通往世界的大道。
帶你潛入普京扶植的傀儡國家
普京承認烏克蘭東部兩省獨立,同時向烏克蘭宣戰;其實普京 14 年前亦曾以同類伎倆,從鄰國格魯吉亞分裂出兩個傀儡共和國 —— 南奧塞梯(South Ossetia)和阿布哈茲(Abkhazia)。兩國獨立得不到國際承認,與外界幾近沒有聯繫;有分離主義者誠心感謝普京,部分精英階層卻無奈表示,當地經濟完全依賴俄羅斯,正面臨吞併威脅,令真正獨立愈來愈渺茫。
前總理建樹木園,是善心還是蛇齋餅糭?
自 2020 年 7 月,格魯吉亞一座佈滿巨樹的公園 Shekvetili Dendrological Park,正式向公眾開放。城市增添一處綠化的休閒景點,應該人人樂見,不過斥資者的身份 —— 全國首富兼前總理伊萬尼什維利(Bidzina Ivanishvili),卻令一些當地人不禁猜想:公園代表的,是的首富的愛心,還是前總理的權力?
選舉戲一場:專制國家投票率暴跌的成因
香港立法會選舉將在 12 月 19 日舉行,特首林鄭月娥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聲稱「政府工作做得好、公信力高時,投票率反而會降低」,「因為民眾沒有強烈的訴求要選擇一些議員來監督政府」。其實政治學有大量文獻,分析投票率高低的成因。在 2020 年,有論文就分析中亞和高加索國家投票率何以暴跌,關鍵是選舉的競爭大大減少,各方陣營都懶理。
史太林,從神學院學生到布爾什維克(下)
史太林的父親是一名鞋匠,來自工人家庭並成為知識分子的他,受列寧賞識提拔。Suny 補充:「想像一下,像史太林這樣年輕、充滿活力的革命者,讀到列寧『怎麼辦』這本小冊子時,會受到甚麼樣的影響。他們會認為,是列寧的遠見讓自己擔任向外鼓動及宣傳的重要角色。所以,史太林馬上轉為列寧主義的信徒。」
史太林,從神學院學生到布爾什維克(上)
假如希特拉成為畫家、墨索里尼繼續在小學教書,世界或會多一分和平。獨裁者未必天生,出身高加索地區格魯吉亞的史太林,少時曾進入神學院,日後卻成為布爾什維克一員。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及歷史學榮譽退休教授 Ronald Grigor Suny 去年出版「史太林:革命之路」(Stalin: Passage to Revolution),追溯史太林從童年在格魯吉亞到投身革命的軌跡。
格魯吉亞前總統:我有解散警隊的經驗
在抗議警暴的行動中,示威者經常大喊「解散警隊」,但究竟這樣的主張是否可行?格魯吉亞前總統薩卡什維利近日撰文分享經驗,他在 17 年前玫瑰革命後當選總統,有見警隊販毒、受賄、勾結黑幫,運作無異於犯罪集團,驅使他毅然解散警隊,推翻腐朽的前蘇聯警政制度,以現代化專業訓練重建警察部門,禁止司法制度偏袒公務員,結果成功重建了人民對警隊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