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死前,曾經派出五名大臣出國考察君主立憲制,無功而返。慈禧太后不明白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為何可以同時是最高元首,可以享受皇宮奢華的待遇,但對國家政策沒有制定權。但慈禧至少願意聆聽。或許如果再長命十年,中國可以走上初步憲政改革之路。
晚清
|共30篇|
唐明:與「敵人」做買賣的理由
瓦德西尤其說明,聯軍對於清國,沒有要求義務供應補給,所有物資都是現價購買,而且常常給予高出市場的價錢,並不討價還價,因此 6 萬聯軍入駐北京,對於本地居民,「實際上殊無痛苦可言,其中許多居民,生涯之善更往往勝於平時。」
唐明:向十一國宣戰的後果不過如此?
而在八國聯軍的軍事行動後,慈禧太后又重新回到北京,轉而與各國修好,常常宴請外國使節夫人。雖然曾向十一國家宣戰,並沒有為她帶來滅頂之災,據說美國公使夫人對老太后的印象還特別友善。
唐明:「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很可悲嗎?
但在大清,蟻民只有承擔供養的義務,卻沒有對等的權利,何必去為官府當砲灰呢?同時,洋軍來戰,目標也不是清國的蟻民 —— 一個個都那麼窮,有甚麼好打的?就好像今日的美軍,難道他們會打阿富汗平民的主意嗎?這是用腳趾也能想明白的事。
唐明:「說人家是漢奸,沒有他又不成」
他們又不能名正言順為他歡呼,或者為他正名,因為這樣一來,自己身為天朝上國的上層階級,就名譽掃地,這種由自我尊嚴不可侵犯而衍生的道德正義,使他們無論如何都不能認同李鴻章所代表的、按國際外交規矩行事的立場,不要說大清在外交協商中落得下風,即使能平起平坐,也令他們覺得沒面子。
唐明:洋人的大衣,即使凍死也不能披
郭嵩燾便常常被人打小報告:譬如和洋人一樣握手而不是作揖,聽音樂會時學洋人拿起小冊子翻閱;外出時披了洋人的大衣(「即令凍死也不當披」);學洋人擔遮,而不用扇子 —— 這個報告尤其好笑,連郭嵩燾都忍不住搖頭:倫敦天氣這麼冷,幾時才用得上扇子?
唐明:從「鬼子學」到「二毛子」
畢德格向李提摩太表示,外交上最大的困難,是大清政府總是不明白,與外國政府簽訂的所有協議,都應當像遵守法律一樣嚴格對待,如果忽略或違背了協議,就會導致戰爭。
唐明:義和團這場賭局誰輸誰贏?
這簡直是生動的戲劇場面,可以說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既然「老佛爺」見了也要下跪,那麼甚麼「扶清滅洋」,連義和團自己也不相信,慈禧太后與義和團只是互相利用:前者用來要脅恐嚇洋人,後者則乘機過一把暴力的癮。
唐明:袁世凱測試愛國民意
可是,如果鐵腕鎮壓義和團,等於主動保護洋人,足夠他揹上「洋奴」的罵名,更重要是違背慈禧太后的意願,分分鐘就烏紗不保。應該說,袁世凱非常了解太后以及她手下那班官員死要面子的特性,不妨讓他們自己領教一下自己縱容出來的禍患,同時又能保全「愛國忠君」的名義,不落把柄。
唐明:兩百多年來似曾相識
離開天津之後,使團換坐小船向北京出發,船隻十分精美,服務極其周到,但由於缺乏「最重要的設施」,英國人依然覺得非常不便。又由於天氣太熱,招待使團的食物變質,官員被罷黜,僕役被施以杖刑,馬戛爾尼對這樣的處罰深感錯愕,他向陪同的其他官員說情,但是無濟於事,因為「中國人總是表面上滿口答應,實際上總是要按他們的規矩辦」。
唐明:自由港即是避難所
這份公告發佈之際,香港還是一片荒蕪,但已迅速預告了日後香港的興起,而九龍只在咫尺之遙,難道不想加入這個自由港的範圍嗎?即使當時兩國剛打完仗,即使島上連住宿的地方也極少,許多人只能留在船上過夜,但是海港裡的船隻與日俱增,入夜後漁火點點,倒映在水上,予人安全、自由的氛圍,這個還未建起的海港,儼然已是很多人的 refuge。
唐明:盛世就要人口多?
最奇怪的是,在歷史課本中,晚清 70 年(從鴉片戰爭算起)充滿了外敵入侵,無休無止的戰亂,似無一日太平,卻沒有妨礙人口增加,鴉片戰爭前後,人口不降反增,甚至增幅巨大,從 1841 到 1851 年暴漲兩千萬,這是中國歷史上從來也沒有過的「盛景」。這 70 年間唯一一次斷崖式的人口降幅,是由於太平天國。
陶傑:啼笑皆非的「東南互保」小插曲
八國聯軍進入中國,導致辛丑條約,慈禧太后屈辱賠款。中國歷史教科書記述列強欺凌這件事,過程詳細,但有意忽略其中一段叫做「東南互保」的插曲。
唐明:辮子那麼髒,為甚麼偏不肯剪?
清朝的統治,縱有千般不是,在他們內心中是天然的主人,不容挑戰。即使過去主宰他們的官老爺如何作威作福,貪污腐敗,他們依然認同其權威,因為千百年「天朝上國」的既定觀念,令天朝的子民產生一種虛幻的身份榮耀,足以令他們忽視自己指甲裡的污垢或辮子裡的蝨子。
唐明:「不平等條約」的心結
事實上,即使十七八國的領事裁判權聯合在一起,也不可能形成一個迫使中國人當奴隸的極權政府 —— 但是欠了周身債,西方「列強」對政府各種事務插手干預,政府弱小,無法大一統,變得像美國一樣強大,對於民國的政治家和知識分子,才是心頭大恨。
唐明:一直拿來當人質用
十三行的行商,雖然是朝廷的代理人,但在朝廷眼裡,只是隨時可以犧牲的人質而已。林則徐倒也十分清楚洋人心軟,見不得濫殺無辜,因此拿行商當人質的手段,非常有效。其實,十三行行商並非普通蟻民,而是與官員勾結、享有特權的國家買辦。但出事的時候,他們在朝廷眼裡又算得甚麼呢?
唐明:和全香港鬥氣
在今天的特區,站出來反對特首的「亂命」,總不見得會掉腦袋吧!最多劈炮唔撈,損失一份退休金而已。僅如此一丁點的代價,特區官場裡,有擔當、有見識、有腰骨的人,竟一個也無。
唐明:種鴉片是個好主意?
許乃濟的論奏,於道光皇帝是對牛彈琴,他很快就被革職。但他主張種鴉片賣錢徵稅,卻得到馬克思的讚賞。馬克思還是比較乾脆誠實的,他渾無道德包袱,但是今天西方許多主張大麻合法化的政客,還要用人權、自由甚麼的理由為自己開脫,就比馬克思虛偽多了。
唐明:首相府門口的對聯
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副對聯本身太俗,意境太 Low,渾無氣派,掛在首相府門口,檔次太低。
唐明:「歡迎貴國給他們一個教訓」
由於聯軍軍紀嚴明,出手闊綽,信用良好,村民非常樂意來做生意。當然,偶然也會發生搶劫,據英國人記載,法軍曾搶過村民的豬隻,但受到軍法懲處,施以鞭打;軍隊裡不老實的劫匪,多數是從廣東和香港雇來的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