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人口就在減少,現在疫情衝擊又限制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整個社會談戀愛的人數難以增加。」日本中央大學社會學教授山田昌弘指出:「學校和職場原是日本人邂逅對象的兩大場所,在遙距線上化之下,愛情萌芽的地點也頓時減少。」要是日本人真的「停止戀愛」,首當其衝的將會是服飾業。
時裝業
|共11篇|
印度工匠 —— 高級時裝的隱形支柱
多個奢侈時裝品牌的成衣系列,還有走紅毯用的高級訂製服,原來一直依靠印度工匠的手藝,為這些華麗服飾穿珠繡花。在印度飽受疫情摧殘之際,西方社會對新衣的需求亦見下降,長期合作的品牌因此突然減產,令不少供應商無法負擔成本或向工人支薪。惟這些供應鏈過於隱形,外界只看到時尚裝束,卻不見匠人之苦。
如何讓 Fast Fashion 與循環經濟共融?
如今全球經濟家和環境學者著眼於「循環經濟」,目標讓產品在使用後能重回生產鏈,減少資源浪費和產品的環境足跡。時裝這種線性經濟,如何能與循環經濟共融?
服裝品牌要脫離新疆棉,有多難?
維吾爾人在新疆,被指受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強迫勞動,生產棉花。「紐約時報」與路透社日前報道,美國政府可能以中國涉嫌侵犯人權為由,對來自新疆的棉花實施禁令。不過新疆佔中國 85% 棉花產出,美國去年,便從中國進口價值約 500 億美元的紡織品及服裝;要大型服裝品牌放棄使用新疆棉,並不容易。「經濟學人」上月便指,與有關強迫勞動的新疆棉「割蓆」,已成為品牌的困擾。
時裝界之疫:達爾文式淘汰正式開始?
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估計,全球有高達 3 分之 1 的時尚企業,包括時尚品牌和百貨公司,將無法度過難關。因為這個總值 2 兆 5 千億美元的產業中,包含著錯綜複雜的供應鏈,令當中的企業和員工無法獲得政府資金的緊急援助。
與其買衫,不如租衫?
人靠衣裝,不過人人都買衫,產生的浪費驚人。即使回收、轉售,仍不能完全避免銷毀、丟棄的情況。假如在共享熱潮下,人們能否共享衣服?這個想法先在歐美萌芽及實現,近年中國亦有人認為時尚也可租賃,推出共享時裝平台。
唐明:傲慢令人懶惰 —— 6,500 美元的鞋帶
惡搞圖最成功的諷刺,不是瘋狂的定價,而是這款腰帶的所謂「設計」:並無任何從鞋帶加工變身的手藝,無非是加長加粗,再印上品牌標誌,由於這種「國王新衣」的招數屢見不鮮,果然一下子引起大家共鳴,即使明知是惡搞,其實弦外之音很明顯:(他們)還有甚麼做不出來?
從廢食物中,生出時裝
糧食中有自然的纖維,然而有些部分難以下嚥,就只能成為垃圾,不過,最近就有初創公司令糧食所產生的廢棄物,轉眼就可穿到身上,比起現代時裝,可能更為天然。
快、還要更快!Fast Fashion 要加速,關鍵是大數據?
「金融時報」指出,當 fast fashion 已經成為一片競爭激烈的紅海時,唯一的勝出之道就是:「快,還要更快;平價,還要更平價。」而在柳井正眼中,真正的對手並非來自既有戰場,而是 Amazon、Google,「隨著資訊化的進展,國家的界線、行業的界線將會隨之消失,它們勢必成為強大的競爭對手。」
「爛牛」爛在骨子裡
今天的爛牛和過去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製造手法。今天使用的布料比過去強韌得多,80 年代的牛仔褲可以自然磨損穿洞,但是今天若想要同樣自然磨損的效果,只能通過刻意加工,消費者沒可能穿爛一條牛仔褲,必須特地購買經過加工的「爛牛」—— 聽來是不是很諷刺?
3D 打印,打印了甚麼?
與近日大熱的虛擬技術一樣,3D 打印曾獲稱為可促成「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晉科技。為了減低把建築材料運至其他星球的成本,NASA 甚至不惜投放$500,000 美金,研究利用 3D 打印在外太空直接建屋的可能性。但如果說每一次工業革命出現,都一定為大眾生活掀起過往無法想像的改變,那麼 3D 打印技術,就似乎還需等上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