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起得快跌得快,聲譽至今已經可以說是完全被毀,作為投資產品已經很難吸引一些對產品不熟悉的投資者。這個由神話變成過街老鼠的名字是否已經沒有未來?抑或還有翻身機會?
數碼藝術
|共6篇|
Moyashi:AI 藝術是不是藝術?
AI 藝術是不是藝術?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搞清幾樣事情。首先是一個人要付出多少勞力,才有資格自稱作者?漫畫家有多名助手,電影導演有龐大的團隊,但仍可以自稱是「作者」。
AI 作品奪藝術獎:究竟甚麼是藝術?
美國遊戲設計師 Jason M. Allen 參加人生首次藝術比賽,便成功奪冠,但作品利用 AI 繪圖技術 Midjourney 製成,只要輸入文字描述即可生成,令評審結果成為網上熱話。究竟 AI 作品是否算得上藝術?要回答這個爭議,我們終究需要解答「甚麼是藝術」這道終極問題。
狂熱漸退,重新思考 NFT 的價值
有人會用 17 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狂熱(Tulpenmanie)類比現時的 NFT 熱潮,認為遲早爆破。當然,前者是物理形式、無法永久保存的鮮花,後者是虛擬、非同質的產品,兩者未必可以直接比較。可以確定的是,在大起大落瞬息萬變的 NFT 市場,花錢買了產品也不能確保日後可以獲利。「華盛頓郵報」指,近幾個月不少 NFT 收藏家已因數碼資產價值成疑,蒙受損失。
鴻若遠:NFT 恒大化 —— 個個都 NFT!唔通真係個個都 NFT 咩?
當構思是否入手一款 NFT,最主要得考慮之問題,是這 NFT 本身是否有可轉賣的價值。你可以不考慮其藝術成分,但最起碼它的知名度,能讓它可以賣給超越你個人文化或種族的人。這個 NFT 的認受性和知名度,一旦只局限於某一特定階層、媒體、語言的同溫層,就意味著轉手可能存在一定難度。另外就是它推出的數量,要是量太多,無法全部售出,就很可能進入了死亡狀態。
伍常:從「環球藝術市場報告」看藝術界最新動態
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UBS)日前發佈了最新一年的「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報告」列出了關於藝廊、收藏家、拍賣行,以至整個行業的不少重要新趨勢和現象,當中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同時加上我的短評,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