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

|共96篇|

第一場政治工運:1884 年香港反法暴動

在 19 世紀中葉,香港已經發展出繁榮的港口經濟,聚集了大量華工,亦衍生多次罷工行動。中法戰爭期間,一股排外情緒席捲中國,香港華人人口眾多,自然也無法免於這場反帝國主義運動。學者蔡榮芳就曾經在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講述 1884 年的香港反法暴動,這次抗爭也可能是香港首場大型的工業政治行動。

以哈戰爭|「別以我之名」援巴勒斯坦的歐美猶太人

為報復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的突襲,過去兩週以色列圍困並猛轟加沙地帶,迄今造成超過 5,700 名巴人死亡,140 萬人流離失所。有非政府組織更指,平均每 15 分鐘就有 1 名兒童喪生。從倫敦到紐約,歐美各地爆發親巴勒斯坦示威,不少猶太人更親身參與,冒著賣國之名、眾叛親離的風險,聲援無辜平民。

阿米尼逝世一年,伊朗反頭巾抗爭何以失敗?

2022 年 9 月 13 日,22 歲伊朗女子阿米尼被指違反頭巾法,遭道德警察拘捕後 3 天離奇喪生。她的死亡引發全國反政府示威,成為 1979 年伊朗革命以來最嚴重動亂。但是一年過去,這場群眾運動未能促成政治轉型。加拿大籍伊朗裔自由記者兼政治分析師 Shahir Shahidsaless 於獨立媒體 Middle East Eye 發表評論,深入分析抗爭失敗之因。

白羅斯人要逃離「歐洲最後獨裁者」,只能靠巴士

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 2020 年暴力鎮壓全國反政府示威活動,去年更成俄軍入侵烏克蘭助力,多國對其實施飛行禁令及關閉邊境。據法新社報道,目前要進出該國只能靠長途巴士,從明斯克到華沙的行程大約需要 12 小時,且經常延誤,但已成白羅斯人唯一出路。

為愛對抗極權:納粹德國的玫瑰大街示威

1933 到 1945 年納粹德國時期,是人類歷史黑暗的一頁。納粹德國對外發動血腥戰爭,令歐洲陷入一遍火海;對內建立極權統治,種族清洗猶太人。在鐵腕管治加上強大文宣機器支持下,「玫瑰大街示威」(Rosenstrasse protest)乃當時國內罕見的大型反抗活動。一班勇敢的女性站出來,要求當局釋放自己的猶太丈夫、孩子和親友。

法國青年司機被殺,再掀「警察暴力」爭議

法國巴黎西部市郊楠泰爾人口近 10 萬,與鄰近城市相比,較多工人階級聚居。近日一名 17 歲青年司機在楠泰爾因拒絕停車遭警察開槍擊斃,該名警員已因殺人罪被捕。事件引發當地民眾不滿,許多人上街示威,再次掀起有關「警察暴力」的法律爭議。

呂嘉俊:絕食不能救國

人類與生俱來必要進食,絕食者選擇反生物法則,是因為在精神層面以外,他有比生存更重要的追求。那絕對不是美食當前而拒絕的禁慾主義,是反動物本能,以身體作為武器,與敵人周旋。古往今來,我們知道的絕食者,如文天祥、甘地,到近代愛爾蘭共和派的絕食運動,都是以自己的身體抵抗強權。

法國示威「主菜」—— 北非香腸 Merguez

居法多年的英國作家 Gavin Mortimer 年初撰文,分享一次參與巴黎反退休改革示威的見聞,提及自己在現場的美食車買了北非香腸 merguez 來吃,形容「遠比一塊肉精緻」。美國「紐約時報」亦採訪向遊行群眾賣 merguez 三文治的攤檔,檔主坦言「我們賺得可多」。至今法國人曾為各種議題走上街頭,唯獨這款「主菜」始終如一。

垃圾圍城:由來已久的歐美工會抗爭策略

巴黎再次爆發大規模示威。由於衛生工人罷工,當地行人道已經變成垃圾倉庫,秀麗的塞納河岸暫時變成彌漫惡臭、充滿老鼠的小巷,在多座蜚聲國際的地標建築襯托下,反諷意象更為強烈。彭博社就追溯,垃圾圍城如何成為歐美工會的抗爭策略。

面對群起的伊朗人,解散道德警察有用嗎

伊朗總檢察長蒙塔澤里(Mohammad Jafar Montazeri)本月 4 日表示,負責執行國內伊斯蘭服飾規範的道德警察「已被設置的部門廢除」。伊朗的「頭巾革命」,正是由庫爾德族女子阿米尼涉嫌不遵守戴頭巾規定,被道德警察拘留期間死亡引發。目前相關消息未仍未獲道德警察所屬的內政部確認,但所謂的「見好就收」,似乎並非當地示威者想要的結果。

伊朗國家隊不唱國歌,究竟有多勇敢?

今年 9 月,22 歲伊朗女子阿米尼因未有戴好頭巾,被道德警察拘留後死亡,觸發大規模示威,安全部隊持續鎮壓抗議,大舉拘捕及殺害抗議者。在此動蕩時期,伊朗男子足球國家隊出發到卡塔爾參加世界盃,所有目光都集中在球員取態上。結果,球員在明知會遭受清算的情況下,首仗迎戰英格蘭時拒唱國歌,以支持國內人民。

死刑威脅下,伊朗示威升級:罷工、罷市、罷課

伊朗女子阿米尼涉嫌違反頭巾規定而死於警局,在當地所引發的反政府示威持續至今兩個月。根據多個人權組織,當局為殺雞儆猴而拘捕超過 15,000 人,另有 300 人在示威期間被殺,其中包括途人,甚至逾 50 名未成年人士。但伊朗人未有退縮,反而把行動升級 —— 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戶罷市。

Baraye —— 伊朗示威者的「國歌」

伊朗唱作人 Shervin Hajipour 日前發表新作「因為」(Baraye),以簡單的文字,唱出政府腐敗、審查制度、性別歧視、環境惡化等問題,呼應抗爭者長久的鬱悶、傷痛、憤怒和訴求。沒幾過天,Hajipour 就被拘捕 —— 「因為」旋即廣受歡迎,被奉為示威浪潮的非官方國歌。

伊朗要星鏈有用嗎?

反頭巾觸發的伊朗示威活動未見緩和跡象,截至本週一,伊朗政府已累計拘捕超過 1,200 人,但全國多個城市仍有人上街示威。在美國,拜登政府上週以「支持伊朗人信息自由流動」為由,放寬對伊朗互聯網服務的制裁,SpaceX 創辦人馬斯克則宣佈申請衛星互聯網服務星鏈(Starlink)在伊朗營運的許可;伊朗的星鏈衛星寬頻服務現已啟動。不過外界觀察認為,星鏈在伊朗的作用未必理想。

伊朗人求變,成敗在於下任最高領袖?

從反頭巾到反政府,伊朗示威浪潮持續超過 10 天,歐洲多地亦發起抗議聲援,高呼推翻獨裁等口號。在這危急存亡之際,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健康問題更受關注,尤其是他月初「神隱」兩週後傳出病重消息,令外界揣測其子 Mojtaba 或總統萊希隨時有可能接任此職,主宰國家未來數十年走向。但這個關鍵人選,最終或由革命衛隊決定。

薪水不及最低工資:英國刑事大律師工潮

近日,愛丁堡清潔工人進行大罷工,企圖以垃圾圍城的景象向僱主施壓,卻有港人移民主動執垃圾,事件引起網民熱烈討論。在大通脹的年代,英國罷工浪潮又豈止愛丁堡清潔工。過去半年,由大學職員到鐵路工人和巴士司機都相繼罷工,而英格蘭和威爾斯的刑事大律師也勢將加入罷工運動,事關他們的起薪點甚至可以低於最低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