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數字顯示,本港去年有多達 1,080 人自殺,是 2007 年以來的新高。防止悲劇一再發生成一大社會難題,過去的做法,主要是找出誰有自殺風險並施以援手,但多年來似乎成效不彰。西澳大學心理科學學院研究員 Michael Kyron 及負責研究的副校長 Andrew Page 近日在學術媒體 The Conversation 上撰文指,困難在於難以辨識誰有自殺傾向,即使知道,也難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提供支援,所以要防止自殺事件頻生,就先要找出自殺念頭何時出現。
抑鬱症
|共11篇|
經顱磁刺激:以磁石治療抑鬱症
面對社會局勢變化,加上經濟不景,人們面對極為嚴峻的壓力,令心理健康成為更加迫切的問題,其中香港就有超過 30 萬人患上抑鬱症,猶如可怕的都市病。醫學界一直研究各種對策,務求紓緩抑鬱症狀,其中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在今年 5 月起便提供名為「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的療法,嘗試以磁石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可能與雌激素和腸道細菌有關
科學家已知道荷爾蒙、內臟和心理健康之間有著相互作用,當中最大挑戰是理清三者的關聯。中國武漢大學最新醫學研究發現,女性在懷孕期間產生的一種主要雌激素 —— 雌二醇,可能與抑鬱症發病有關。
炎炎夏日:熱浪如何威脅人們精神健康?
英國氣象局指,本週一、二,英格蘭部分地區氣溫高達攝氏 40 度,更發佈了史上首個紅色高溫警報,建議市民避免外出。去年,熱浪在英國造成超過 1,600 人超額死亡。近日香港天氣同樣酷熱,天文台亦一度發出「高溫天氣持續」特別提示。氣候變化下,這類熱浪或會愈來愈常見,除了要小心中暑,有專家更指出炎熱天氣會威脅精神健康。
預防抑鬱症,先學會做「無意義的事」
抑鬱症的成因與生理息息相關,因此一般大眾對於此心理疾病所存在的成見,例如「抑鬱的人就是抗壓能力差」、「太懦弱才會得抑鬱症」,實際上是不正確的。
印度男星之死,再揭 Bollywood 精神健康問題
印度男星蘇薩辛格拉其普特(Sushant Singh Rajput)的死,揭露了當地光鮮亮麗的娛樂行業中,演員及業內人士在激烈競爭下的沉重壓力,以及嚴重的抑鬱問題;而近來疫情肆虐,更加劇他們對演藝事業的憂慮。
老年抑鬱症:怕麻煩別人的罪疚感
見年老雙親時常忘東忘西,便以為是患了腦退化症?其實亦有可能是「老年抑鬱症」、一種因腦內神經遞質減少所引發的腦部疾病。雖然此病能治,但往往被當作老化或認知障礙,近年在日本,不少個案因而被耽誤治療而惡化。長年任職長者精神科的和田秀樹醫生,為社會敲起警號。
35 年來第一款抗抑鬱新藥,終獲通行
抑鬱症過去一直被形容為隱形殺手,轉念之間,足以讓患者尋短輕生。自 80 年代至今,全球仍未出現突破性治療藥物。不過,長達 35 年以來第一款新型抗抑鬱藥,近日終於通過安全審批。藥物專家表示,這款劃時代的新藥,效果顯著,並能迅速生效,或者能改變無數抑鬱症患者的命運。
回憶快樂能預防抑鬱?
最新研究發現,回憶正面的記憶或有助具童年逆境的年輕人,減低其患抑鬱症的風險。研究由來自劍橋大學及倫敦大學學院的團隊進行,日前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期刊。
沉迷社交媒體,00 後女生比男生更易抑鬱
近日研究表示,00 後女生出現抑鬱和情緒問題的機率高於同齡男生,這與她們每天花費在社交媒體上的驚人時間有密切關係。
Always、Completely、Nothing:從語言習慣看出你的抑鬱症狀
不同個案一再說明,抑鬱症會改變患者的一切行動習慣,從他們的睡眠到言行習慣,還有跟其他人的相處,尤其說話和表達自己的方式,有時會產生強烈和顯而易見的「抑鬱語言」。科學家一直試圖證實抑鬱症和語言之間的確切關係,在大數據時代的當下,幾分鐘時間就可以用電腦完成文本分析,促使人們發現過去可能遺漏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