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思考

|共9篇|

孩童睇片無限 loop,父母應擔心嗎?

大多小朋友都喜歡重看同一電視節目及電影,而且百看不厭,像兒童一旦看過迪士尼電影「魔雪奇緣」(Frozen),就會彷彿著魔一般無限次重看,並一直高唱主題曲 Let It Go。大人或會擔心孩子的視聽選擇太單一,覺得多元化才有利於成長,但有研究人員指出,孩子一直重看其實並沒有問題,更有助於他們學習。

Moyashi:白事當紅事辦

白事當紅事辦,這是因為依靠絕對權威建立的大國崛起的神話無法承受負能量,負能量會激發批判思考的力量,讓人發現問題,質疑現有的權威。為了維持權威的神話,首先是維持發放正能量,其次是遏止負能量,讓白事永遠不出現。所以每當有災難發生,哀悼與檢討不會出現,取而代之是表揚和慶祝。

【*CUPodcast】「條友真係唔識㗎喎」:剃走個人偏見的「漢隆剃刀」

「漢隆剃刀」(Hanlon’s Razor)是一種協助人類理性思考,避免墮入確認偏誤的思維模型。它的原則是:如果一件事可以用愚蠢或大意來解釋,就不應該歸咎於惡意。漢隆剃刀提醒我們,人人都會犯錯,通常是出於無心之失,多於是惡意或故意。這種思維模型能防止我們對人不對事,以個人喜惡誤判他人的行事動機。

【*CUPodcast】Elon Musk 的創新之道:第一原理思考法

改變世界的科技狂人 Elon Musk 曾經有 15 年每週工作 100 小時,甚至連用餐時間都不忘處理公事。然而,光是勤勞工作不足以讓他得到如此成就。他曾在訪談中分享,自己理解事物時,比起參考前人經驗,他更重視「第一原理思考」(First principle thinking)將複雜問題抽絲剝繭,還原最基本元素,再構思解決問題的方法。 

【*CUPodcast】類推思考是解開世間奧秘的鑰匙?

David Epstein 撰寫「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 AI 世代的成功法」,提出學得專業非成功的唯一通道,靈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比專業化更可貴。類推思考是抽象化思考的其中一種,16 世紀的德國天文學家刻卜勒,就是利用類推思考星體運行的問題。直到現代類推思考仍大派用場,例如在 2007 年,就有助回收阿拉斯加港灣裡的殘餘漏油,而意念竟然是由一杯思樂冰開始。

歷史題:「納粹治下,人民得利?」你會怎樣答?

歷史科除了希望學生能熟讀歷史,還要培育學生比較、思辯史料的能力。歷史有無數苦難事件是因政權而生,提問考生有關政權所帶來利弊的試題屢見不鮮。英國劍橋大學國際文憑試歷史科試題 2013 年的歷史卷,便問及考生有多大程度同意「大多數在德國的人因納粹管治而得利」。考生需解釋其答案。

智力上升與下跌,為何無助改變社會?

去年,挪威研究發現,人們的智商在 1975 年起逐步下降。研究指,近年人們智商持續上升的「弗林效應(Flynn effect)」趨勢,在不同西方國家已開始減弱、逆轉。假如智商發展真已到達巔峰,甚至開始倒退,是否意味我們將失去創新能力、無法解決現時各種社會問題?

為甚麼聰明人會做蠢事?

我們身邊多少有一兩位常做蠢事的聰明人,學識智商一流,偏偏行事恍如小兒,不經大腦,小則鬧笑話,大則惹不幸。真正精明的人應知識淵博,言行明智,但常人只以 IQ 高為聰明,以為分數好的學霸皆是聰明人,其實不然。聰明與精明,無必然關係。想人生一帆風順,精明比聰明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