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永續敗戰體制」或者所謂的「戰後民主體制」,是靠周邊國家地區和沖繩的犧牲所換取的,「戰敗」這個事實就是如此被隱藏起來。
戰後
|共28篇|
Moyashi:戰後 75 年(上)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二戰正式結束,但「戰爭」並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完結。戰後 75 年的東亞裡,「戰後」還沒有完結,新的戰爭似乎又即將開打。
鄭立:大惡司 —— 政治正確丟出街的法西斯遊戲
混黑道混到成功後,還要浮上枱面當白道,自然是參與社運,進而參選,打壓對手,到處賄選,選到當政治花瓶也不夠,要直接攻入政府奪取政權,最後直接挑戰佔領軍,攻入軍營搗亂、搶掠強姦。父權法西斯極度狂放,政治正確?完全不存在。
從彈震到創傷後壓力症
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倖存士兵終於可以放下步槍,離開戰壕。不過,一些退役軍人的身體雖未受摧殘,行為卻顯得異常。他們的症狀類似以前認為與女性相關的歇斯底里(Hysteria),常出現失憶症狀,又或身體麻痺癱瘓、無法與人溝通。事實上,這些士兵都患上了「創傷後壓力症(PTSD)」,但當時醫學界將病名定為「炮彈震撼症(Shell-Shock)」。由於對症的理解不全面,獲得「彈震症」的士兵多得不到合適治理。
香港,曾是西方兒童眼中的夢幻之都?
在半個世紀前,不少西方戰後兒童都對香港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一切全因為捷克裔畫家 Miroslav Šašek。他曾經旅居世界各地多年,憑藉細膩文化觀察畫出 18 冊兒童繪本,暢銷英美等西方國家。其中,This is Hong Kong 描繪 1960 年代初的香港風貌,是他創作生涯得意之作。在電視還未普及、海外旅行仍然奢侈的年代,這些繪本為兒童打開一扇又一扇窗,令他們對世界有過無限憧憬。
戰後流行:電影院
日本戰後十年的娛樂不算多元化,基本上都是收音機、書本雜誌,而影像娛樂則以電影揭開序幕。由戰後至 50 年代末約十年間,電影院數目爆炸性增長。
日本家庭主婦形象,由戰後家電廣告建立?
日本真正開始大量生產家庭電器、確立品牌,是 50 年代中期的事情。家電的技術發展、商品銷售策略與戰後民主化、以至建構家庭形象脫不了關係。或者有人認為,只要兩個以上的人住在一起就稱作家庭,但事實是「家庭」的概念在不斷轉變,今天我們對現代家庭的概念絕非「自古以來」。單單是家庭電器廣告的轉變,已經可以觀察到家庭中的女性,如何轉化為「主婦」,而這個「主婦」的形象,又經歷數次的變化。
戰後住宅政策,間接導致日本經濟墮入深淵?
50 年代末,在政府宣言「戰後復興已結束」的時間,如日立製作所、松下電器、神戶製鋼等大型企業開始制定員工住宅福利政策。根據 1964 年日本經營者團體聯盟的統計調查,半數大型企業都制定了員工置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