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年興起民粹主義,造就如經常譴責「自由精英」的杜林普,或批評頂尖經濟精英的桑德斯等人,反映左右兩派支持者,皆認為精英主宰政治生活;要探討美國民主出了甚麼問題,先要了解精英的想法。政治學家 Joshua Kertzer 和 Jonathan Renshon 最近就在「政治學年度評論」談及新興的「精英實驗」,揭示精英們往往不知道民眾要甚麼。
意見
|共7篇|
神經科學家透過「連身裙」,解釋人們各持己見的原因
2015 年,一幅間條連身裙(#TheDress)照片,將網民分成了兩大陣營:有些人看見裙子是黑色和藍色的,有些則認為是白色和金色。有趣的是,雙方也無法看到對方聲稱所見的顏色,更質疑彼此視力有問題。這幅圖一度在 Twitter 以每分鐘過萬條推文瘋傳,還引起紐約大學研究意識和感知的神經科學家 Pascal Wallisch 注意,意圖解釋箇中原理,及人們經常處於二元對立、意見分歧的原因。
Moyashi:民意逆轉再逆轉
所謂「民意」是一樣十分奇妙的東西,最近每個人都掛在口邊,天天都爭論民意如何,民意如何逆轉,又該如何做才能「重奪」民意。但「民意」到底是甚麼?在今天的香港,這個反倒是最難回答的問題。
Moyashi:海拔多少公尺才叫離地?
當我們說「離地」的時候,到底是脫離了甚麼「地」?又怎樣「離」法?這個問題事實上是正在問我們所認知的「日常」是甚麼的一種狀態。答案彷彿不辯自明,但這種隱性的認知並沒有統一的結論。筆者曾經問過不同人這個問題,有人的答案是「對社會常識無知的人是離地」,有人覺得「香港政治體制沒有問題的人是離地」,也有人單純回答「有樓有物業的人都是離地」。
拗得多,才會進步更多
上班族比任何人更信奉以和為貴,面對朝見口晚見面的上司同事,總勸自己忍一時風平浪靜。但幾位來自不同範疇的專家皆指,你該對質疑自己的人心存感激才對,因為願意反駁的人,才是那個令你進步的人。
Gloria Chung:「食物還好嗎?」侍應與食客的真心話大作戰
我現在身處澳洲,由咖啡店到高級餐廳,服務都很不錯,通常都會問這句:「食物還好嗎?」這邊的侍應通常問得(好像)很真心,感覺是真的想問意見,當然,真心與否,不用深究,反正大部分都是琅琅上口機械式的必須要做的服務的一部分;而食客呢?也要玩這個遊戲,嘴裡還嚼著生菜批評食物,侍應突然殺你一個措手不及,馬上要換個臉說:「Amazing」。
集體意志的螞蟻,原來也需要異見者
人類古往今來對於美好世界的想像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原來在螞蟻族群同樣如此。研究顯示,螞蟻族群中偶有個別螞蟻行為和意見突出,偏離大隊。螞蟻被視為共同進退的超個體,但正是少數螞蟻的異見,帶領族群找到更好的棲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