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追求靈性覺醒,自然就有提供指引的導師。但世上總有一些「先知」或「心靈導師」,打著啟蒙世人的幌子行騙。「經濟學人」報道指,印度就有特別多追隨者,成為假大師予取予攜的犧牲品。
心靈
|共8篇|
Hallie Tam:Men Crush 系列 —— Naval Ravikant
最想介紹給讀者的,並不是 Naval 的致富或投資心得,而是他實際又貼地的心靈哲學。要繼續應對這漫長的瘟疫戰,我們或許可以利用靜下來的時間,訓練內心。
足不出戶,也可打開五官感受藝術?
政府因應疫情急速惡化之勢,週三起已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結果展覽場所、劇場再一次關閉,這得來不易的小陽春瞬間即逝。線上展覽或演出成為疫情下的藝術新生態,足不出戶可以怎樣感受藝術?香港藝術館推出「五官感應藝術館」網上節目,冀以跨感官、跨媒介形式,以另一角度欣賞藝術館的藏品和建築空間,甚或可撫平在逆境時煩躁的心。
Gloria Chung:快樂的相反是甚麼?不是憂傷也不是憤怒而是失去希望
快樂的另外一面,不是憤怒或者憂傷,因為當你憤怒或者憂傷,是基於你還在意,如果你還是在意,代表還有希望;快樂的相反是失去希望,無止境的冷漠,基本上就是虛無主義吧,失去希望會帶來精神的創傷和憂鬱,亦是所有 Addiction 的源頭,甚至會產生幻覺。
【善則延年】惡人比較短命?
人性善惡之說,古今中外議論紛紛,不過,人人皆知善良好,醜惡壞,這是普世認同的價值。然而,善良又有甚麼回報呢?有說法指「上帝讓好人成為好人,就是最好的獎勵」,充其量是心靈慰藉,實際上又有何作用?美國近日就有大學研究團隊指出,善良有助延年益壽。
陶傑:掛起一盞燈
因為禪宗的世俗和普及,每一個日本公民,成人禮之後,走進社會,都意識到身為個體,必須展現以小我的隱忍,成就大我的和諧。但日本政府永遠不須要將「建構和諧社會」這句口號,掛在嘴邊,也不須叫喊為實現一個全民的「東瀛夢」而努力。
正念潮流:從內在修養變成行業
近年,不論是書刊報章,還是網上教人健康的方法,不時都會介紹「正念(Mindfulness)」,聲稱能令精神集中、協助減壓,保持身心健康甚至提升工作能力。不過,評論家認為,一直以來正念的研究缺乏統一性:正念實際上是甚麼?能幫助甚麼人?它如何影響心靈和大腦?而正念療法行業亦需要標準化:如何識別新手或是經驗從業員?正念有否特定的練習方式及變化?否則根本無從比較領域中的從業者及相關課程內容,也無法進行更具意義的研究、建立相關的知識系統。
正因世事紛擾,更需要填字遊戲
填字遊戲與世界大事無關,卻是英文報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時候它所佔的篇幅,甚至比小國的政變新聞還要大。或許你我亦曾質疑,是否天災人禍好人壞事都太少,報館才要用這消遣玩意充撐版位。但「紐約時報」說我們都搞錯了 —— 平靜無聊時,我們要玩填字遊戲;世事紛擾時,我們更要玩填字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