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遊樂場,滑梯變得愈來愈短,搖搖板、旋轉設施等漸漸消失,這樣無疑更安全,但兒童也會失去無所畏懼地玩耍的能力。反觀北歐國家的遊樂場,充滿可以讓兒童冒險及探索的設施,讓他們從小就懂得遊樂趣味。
建築設計
|共33篇|
全球最大漂浮辦公室:旨在防災?
在氣候變化之下,海平面持續上升,讓許多低窪地區不再宜居,要急切尋求與水共存的方法。當中,鹿特丹便有 90% 地區處於海平面以下。為應對無可避免的狀況,這座荷蘭第二大城一直做好應變措施,最近更建造出一座漂浮的辦公大樓。
向公眾開放大學校園,為何是世界潮流?
如今香港的大學校園都嚴格管制人流,接連有大學規定師生出入使用入閘機,昔日開放作風不再。環顧全球,很多大學反而傾向開放校園,把大學設施融入城市之中,模糊校園與城市分界,鼓勵師生與公民社會互動,背後關乎大學使命的根本。
【傳統波斯智慧】捕風塔可助城市渡過熱浪?
由古埃及到波斯帝國,一種巧妙的捕風方式助人們保持涼快數千年。在氣溫急遽變化下,熱浪頻繁出現,人們希望在降溫之餘,同時達致溫室氣體零排放,「捕風塔」這種古代智慧,或可再次幫助人類環保地度過酷熱天氣。
Moyashi:給我統統拆掉
所以「Pruitt-Igoe 之死」的確是一個象徵,不過是社會整體淪落的象徵。建築的摧毀,其實是因為住在裡面的人被社會摧毀了。
現代俄國:夏季只沖冷水澡?
俄羅斯人之所以是戰鬥民族,可能純粹環境迫成。「德國之聲」報道,原來一到夏季,當地每家每戶會有整整三個星期無自來熱水。若一個人懶得自己去煲,就只能鼓起勇氣、扭開水龍頭,忍受冷意突襲的不適,每天洗冷水澡過活。即使來到 21 世紀,身處莫斯科這個現代城市,亦無例外。
【Soul Monday】在印度沙漠,建一所絕美學校
長駐紐約的建築師 Diana Kellogg,義務設計了一所位於印度西北偏僻地區的學校。興建過程起用熟知本土特色砂岩建築技巧的工匠,加上 Kellogg 的設計,最終創造出融合當地傳統及西方現代的建築物。Kellogg 更希望藉此改善當地女孩缺乏教育的問題:「如果我讓石工及家具工匠成為這所學校的持份者,我覺得他們會更願意讓家中女兒到這所學校讀書。」
塔吉克重塑首都,告別前蘇聯與探索前路的掙扎
中亞國家塔吉克 1991 從蘇聯獨立。今天的首都杜尚別(Dushanbe),自 1929 年起,到 1961 年蘇聯去史太林化前,被稱為史太林納巴德(Stalinabad)。這個曾以蘇聯領袖命名的城市,既有大量蘇聯風格建築,人口結構亦反映蘇聯多民族特點。近年,當地興起建築熱潮,有人憂慮清拆大量蘇聯建築,意味著抹煞記憶;亦有人思考該如何從建築反映城市的文化新貌。
沒河與湖:百慕達人如何創意地解決水源問題
最近台灣出現旱情,多縣實施限水措施,有水庫存水量更低於 10%。除了影響民生,更波及晶片業。而遠在北大西洋的島嶼百慕達,島上既沒有河又沒有湖,早期又沒有海水化淡技術,居民卻仍可憑著創意建築設計,解決水源問題。
刻板、劃一:蘇聯小區的由來
早年,社會上已有聲音談及中國大陸用語「入侵」香港語言體系的現象,近期另一個中國語彙「小區」,似乎廣為政府及本地媒體採用,亦引來熱議。排斥或接納中國語彙當屬個人選擇,但要判斷是否接受「小區」一詞之前,不妨先瞭解這個源自蘇聯的「小區」(microraion)為何物;以其取代社區、屋苑、屋邨,又有何意義。
DFA 設計獎:建築師的創意溝通橋樑 以遊戲了解居民所需
建築設計師董偉賢(Ryan)是今年「DFA 設計獎」的得獎者,他獲頒創意智優青年設計才俊特別獎,並被評為「優秀的傳意溝通者」。當中最有趣的,是其作品揉合遊戲及建築元素,以遊戲為溝通渠道,藉此作為建築師及居民的共同語言,從中了解他們所需,達至建構實用設計的結果。
政權如何規劃廣場,亦無法抑制人民集會自由?
獨裁者喜歡興建廣場耀武揚威,舉行各類閱兵或慶典儀式,但吊詭的是,歷史上無數革命同樣以廣場為舞台。多位研究城市空間的專家以事例分析,究竟當權者是如何在廣場規劃上,防堵人民集會起義?
環境聲會影響心情?
細心聆聽,就會發現不論室內外,都存在獨特的環境聲。踏入一個空間那刻,情緒也會受環境所牽動,例如在書店感到平靜、在辦公室感到昏昏欲睡等。英國廣播公司(BBC)就刊文,解釋環境聲如何影響情緒,我們又能否反利用環境聲,讓心情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