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

|共33篇|

向公眾開放大學校園,為何是世界潮流?

如今香港的大學校園都嚴格管制人流,接連有大學規定師生出入使用入閘機,昔日開放作風不再。環顧全球,很多大學反而傾向開放校園,把大學設施融入城市之中,模糊校園與城市分界,鼓勵師生與公民社會互動,背後關乎大學使命的根本。

現代俄國:夏季只沖冷水澡?

俄羅斯人之所以是戰鬥民族,可能純粹環境迫成。「德國之聲」報道,原來一到夏季,當地每家每戶會有整整三個星期無自來熱水。若一個人懶得自己去煲,就只能鼓起勇氣、扭開水龍頭,忍受冷意突襲的不適,每天洗冷水澡過活。即使來到 21 世紀,身處莫斯科這個現代城市,亦無例外。

【Soul Monday】在印度沙漠,建一所絕美學校

長駐紐約的建築師 Diana Kellogg,義務設計了一所位於印度西北偏僻地區的學校。興建過程起用熟知本土特色砂岩建築技巧的工匠,加上 Kellogg 的設計,最終創造出融合當地傳統及西方現代的建築物。Kellogg 更希望藉此改善當地女孩缺乏教育的問題:「如果我讓石工及家具工匠成為這所學校的持份者,我覺得他們會更願意讓家中女兒到這所學校讀書。」

塔吉克重塑首都,告別前蘇聯與探索前路的掙扎

中亞國家塔吉克 1991 從蘇聯獨立。今天的首都杜尚別(Dushanbe),自 1929 年起,到 1961 年蘇聯去史太林化前,被稱為史太林納巴德(Stalinabad)。這個曾以蘇聯領袖命名的城市,既有大量蘇聯風格建築,人口結構亦反映蘇聯多民族特點。近年,當地興起建築熱潮,有人憂慮清拆大量蘇聯建築,意味著抹煞記憶;亦有人思考該如何從建築反映城市的文化新貌。

刻板、劃一:蘇聯小區的由來

早年,社會上已有聲音談及中國大陸用語「入侵」香港語言體系的現象,近期另一個中國語彙「小區」,似乎廣為政府及本地媒體採用,亦引來熱議。排斥或接納中國語彙當屬個人選擇,但要判斷是否接受「小區」一詞之前,不妨先瞭解這個源自蘇聯的「小區」(microraion)為何物;以其取代社區、屋苑、屋邨,又有何意義。

DFA 設計獎:建築師的創意溝通橋樑 以遊戲了解居民所需

建築設計師董偉賢(Ryan)是今年「DFA 設計獎」的得獎者,他獲頒創意智優青年設計才俊特別獎,並被評為「優秀的傳意溝通者」。當中最有趣的,是其作品揉合遊戲及建築元素,以遊戲為溝通渠道,藉此作為建築師及居民的共同語言,從中了解他們所需,達至建構實用設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