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9 世紀中葉,香港已經發展出繁榮的港口經濟,聚集了大量華工,亦衍生多次罷工行動。中法戰爭期間,一股排外情緒席捲中國,香港華人人口眾多,自然也無法免於這場反帝國主義運動。學者蔡榮芳就曾經在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講述 1884 年的香港反法暴動,這次抗爭也可能是香港首場大型的工業政治行動。
工運
|共5篇|
19 世紀中葉,香港的工人抗爭史
1841 年英軍登陸,香港逐漸發展成貫通中西貿易的轉口港,經濟活動愈趨繁榮,吸引不少工人前來謀生。19 世紀本地也出現不少階級矛盾,而且添上種族元素,令社會形勢更複雜。學者蔡榮芳就曾經在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講述 19 世紀中葉香港的工人的抗爭史。
垃圾圍城:由來已久的歐美工會抗爭策略
巴黎再次爆發大規模示威。由於衛生工人罷工,當地行人道已經變成垃圾倉庫,秀麗的塞納河岸暫時變成彌漫惡臭、充滿老鼠的小巷,在多座蜚聲國際的地標建築襯托下,反諷意象更為強烈。彭博社就追溯,垃圾圍城如何成為歐美工會的抗爭策略。
香港後六七的社運先聲:公務員工會運動
7 月 5 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公務員加薪方案,高、中、低層公務員一律加薪 2.5%,多個公務員工會發表聲明表達不滿,認為升幅無法彌補通脹,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更炮轟有關決定「離地」、「好傷同事心」。香港有多個歷史悠久的公務員工會,港英政府在六七暴動後加強對公民社會的控制時,公務員工運就一度站在香港社運的前沿。
石 Sir:英國大學工運
現時英國各行業的退休基金,都出現資不抵債的困局。按法例僱主有責任填補這差額,大概大學管理層覺得這責任太大,就想強逼教職員更改退休金制度,減其保障,逼員工一起摃這擔子。教職員當然不滿,2 月 22 日,英國超過六十所大學的教職員發起工業行動,以停課要求大學管理層重新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