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制

|共25篇|

唐明:有錢也打敗仗是甚麼怪事?

有一件事很奇怪,可說是問題的關鍵:即免除軍人身份,是統治者實施獎賞的手段。換言之,從軍的身份等同賤民,而且是一種特殊的、遺傳的戶籍制度,即所謂的軍戶、兵戶,實質上等同懲罰,立下軍功之後,得到的獎賞,竟然是使他們恢復平民身份。

在甚麼情況下,專制國家的在野黨更容易被招安?

在民主化過程中,反對黨會扮演重要角色,如號召民眾,組織社會運動,思考替代政制方案,以及與建制精英談判。要阻擋民主化浪潮,專制政權就要思考如何與反對黨打交道,有執政者會選擇鎮壓,有的則嘗試招安,很多時候兩套方法會同時並行。哥德堡大學政治學家 Berker Kavasoglu 就發表研究文章,論證在甚麼情況下,專制國家的在野黨更容易被招安。

唐明:富民與強國不可兼得?

所以,在中國社會,「富不過三代」是注定的。但凡財富都是依附權力所得,沒有法律的保障,更談不上尊重,在廣大無產階級眼裡,當然都是「不義之財」,和王位一樣,隨時「彼可取而代之」。否則,財產可以傳承累積,下一代不必由零開始,也就不必代代淪為韭菜。

即使普京打勝仗,又管治得到烏克蘭嗎?

2022 年 2 月 24 日清晨,俄羅斯以把烏克蘭「去納粹化」為名,展開大規模軍事侵略行動。烏克蘭人民頑強抵抗,愛國情緒更是高漲,人們空前團結。紐芬蘭紀念大學社會學教授 Anton Oleinik 就表示,即使俄羅斯打勝仗,普京亦難以管治烏克蘭,因為兩地文化截然不同,而且戰爭已造就了民族的重生。

唐明:列根總統訪兵馬俑的冷笑話

他們會不會瞪大眼睛,哎呀,這個美國佬的腦筋是怎麼回事呢?如此氣勢磅礴的兵陣,是秦始皇,以及他身後兩千年幾百個皇帝最引以為傲的事情 —— 譬如劉邦便在秦始皇巡遊隊伍之中,看到皇帝令所有人都匍匐在路邊的威武氣派,而深感「大丈夫當如是也」,為甚麼在列根眼裡,輕輕一個字,就打發掉了?

2021 年,全球新聞工作者黑暗的一年

倫敦亞非學院政治傳播教授 Dina Matar 撰文指出,過去多年,記者面對威嚇和攻擊並不是新鮮事,但當世界愈來愈動盪、變得專權,各方政治和意識形態圍繞資訊領域的角力只會更激烈,新聞工作者的前景就更加黯淡。她提醒人們要記著一點:對新聞業界的迫害,是對人權的踐踏,剝削公眾的資訊權,而資訊權和公共辯論正正是民主的基石。

【印度獨立日】未竟的烏托邦美夢

今年 8 月 15 日,是印度的獨立日。作為全球第二多人口的大國,印度一直矢志發揮更大的國際影響力。可是,近年印度內憂外患不斷,中印衝突、克什米爾危機,加上持續不斷的疫情,都使目標難以達成。日前,格里菲斯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Ian Hall 撰文,回顧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在立國之初許過的宏願。

鄭立:「海虎」真的反對民主嗎?

民運學生之所以被討厭,不是因為民主,而是肥良覺得他們想要分享別人吃苦得來的權力,但面對暴力時卻完全無力、也沒想過反抗,逃走後連反攻的想法也沒有。他從骨子裡痛恨、鄙視的,是任何想要權力,但遇上風險與代價就立即退縮的心態,而他可能覺得大部分支持民主的人都是如此,雖然不是全部。

東亞專制主義模式:由普魯士說起?

中國自改革開放後,強勢崛起,一躍成為經濟大國。中國展現了與西方自由主義截然不同的發展軌跡,證明了經濟發展與民主改革並不必然共存;東南亞的新加坡同樣走上這條非民主的發展道路,而且經濟起飛比中國更早。有學者把這種發展模式稱為專制現代主義,並指其可追溯至 19 世紀的普魯士。

政治合法性或表現 —— 民主、專制的依傍

假如「我討厭政治」是政治冷感者的格言,「我討厭示威」必然是獨裁者心底話,甚至公開詆譭示威者亦有之。按獨裁者的理解,西方民主國家的公民不時上街示威,豈非令國不成國?「外交政策 」專欄作家、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 Sheri Berman 撰文解釋,示威之所以有利民主政體、威脅獨裁統治,是因為民主制具更大合法性,而獨裁者只能以政治表現維持統治。

打壓媒體之後

韓國電影「1987:逆權公民」中,警察闖入報社搜查的場面,自然是專制打壓新聞自由的表現。數十年過去,反民主的政治領袖又有甚麼招式壓迫媒體?美國 NGO 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去年發表的「自由與媒體」(Freedom And The Media)報告,便揭示幾種專制或民主脆弱國家領袖的打壓新法。他們的最終目的,是要將媒體整合到政權控制的體系中,反過來成為支持當權者的基礎。

獨裁政權美化暴行的方程式

當人民對政權不滿,走上街頭抗爭,獨裁政府很多時會訴諸暴力,血腥鎮壓人民反抗的聲音。2019 年,香港人便飽受了超過半年的警察暴力,而世界多國也烽煙四起。獨裁政權的法寶,除了槍炮,還有文宣機器和媒體審查,用以作思想箝制。由於單憑血腥鎮壓,很快便會民心背離,獨裁政權會以各種措辭,美化暴行,凝聚民心。過去不少社會科學學者,便剖析獨裁政權美化暴行的方程式。

歐美反中聯盟,捍衛數碼世界的自由秩序?

在 21 世紀,電子數據已是珍貴的社會資產,如何監管全球數據流通,成為了大國間的角力戰場。有學者撰文分析,中國正試圖利用其監控技術的優勢,把世界導向專制主義的未來,建議歐美雙方通力合作組成大西洋聯盟,以捍衛數碼世界的自由開放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