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歷史愈來愈受關注,有很多關心地方歷史的民間組織和檔案計劃誕生,有以香港史為主題的書店,當然也有大量相關書籍面世,由科普書到研究面向,滿足不同程度的讀者。香港史研究亦早已走進世界,例如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在 2022 年設立了香港史研究中心。1994 年,歷史學家冼玉儀曾經撰文回顧香港史發展,認識早期為香港歷史著書立言的人。
學術研究
|共71篇|
Moyashi:香港驗屍報告
除了旨於分析當下社會切面的研究 —— 例如民意調查,通常「告一段落」的事件會比較受學術研究歡迎。這是滿諷刺的,「香港」這件事告一段落,正好給予了「香港研究」抬頭的契機。
廖康宇:研究筆記 —— 淺談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勞動議題(五)
前文提到的三場勞工行動所採用的策略,與中國大陸以往發生的任何勞工抗爭手法完全不同:它們主要發生在網絡世界中,並且並不涉及(違法)罷工。網上行動能否為在現實中,例如工作場所帶來正面改變?另外,社運工會主義能如何解釋行動,而在現實中理論又有哪些限制?
Hong Kong Infosphere:獨立書店不只是生意,還是推動社會進步的空間
一些對文字、對社會有熱誠的市民會期望獨立書店,不單是一門生意,更加是一個可以促進人們交流知識的空間。這裡的空間不單是指物理意義的店舖空間,書店不是講求店面寬敞、裝潢要迎合文青打卡風,更重要是一個經過大家協力營建、建立於人際和情感網絡的社會空間。
廖康宇:研究筆記 —— 淺談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勞動議題(四)
因為政府從實現「中國科技夢」中獲得了巨大經濟利益(尤其是巨額稅收),同時官員認為「九九六」工作安排是這項經濟成就的必要條件。由此角度,限制資訊科技產業從業人員的工作時間是違背國家整體利益的。
Hong Kong Infosphere:研究人員的位置性
過去幾年,其中一個被論文導師和期刊評審員問得最多的,是我作為研究人員的位置性(positionality),簡單而言,是我究竟站在甚麼身份位置來問問題?而這個身份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理解現象的方式。
廖康宇:研究筆記 —— 淺談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勞動議題(三)
單純從薪酬水平來看,2018 年中國軟件程式設計師平均月薪超過 1.5 萬人民幣,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月薪約 4,000 人民幣;但除了異常高的收入,中國科技產業從業員也以其極長的工作時間、甚至過勞死的職業現況聞名。
Hong Kong Infosphere:港鐵的政治經濟學 —— 打破積極不干預的迷思
港鐵 R+P 營運模式的優勢在於香港獨特的行政立法關係、高密度人口結構、與地產商之間的互惠關係,使得港鐵在對比倫敦、紐約的地鐵公司下更具競爭力。惟近年疫情後旅客數量驟降,香港人口流出及香港選舉制度改革,會否影響港鐵的營運模式以及未來的鐵路規劃,一切尚是未知之數。
「開放科學」倡導者警告:學術欺詐仍難以杜絕
月前,美國史丹福大學校長兼神經科學家 Marc Tessier-Lavigne 和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 Francesca Gino,分別被查出曾使用經篡改的數據來發表論文。開放科學中心合辦人 Brian Nosek 於 10 年前開始提倡共享及公開審查學術研究數據,惟至今學術詐騙依然普遍。
廖康宇:研究筆記 —— 淺談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勞動議題(二)
當我們了解低學歷低技術的農民工在富士康所遇到的困境時,我們亦應該問,為何受過高等教育、擁有專業技能的白領,同樣對於超長工時束手無策?再進一步, 為何明知員工不滿,資訊科技公司的管理層例如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華為公司行政總裁任正非等人,會如此推崇加班文化?
廖康宇:研究筆記 —— 淺談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勞動議題(一)
2019 年 6 月,我和時任香港大學助理教授謝浩麟博士到訪杭州,首次親眼目睹中國大陸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盛況。期間我們和個別從業員在餐前飯後交流了他們在行業中面對的機遇和困境,令我萌生了一個要深入研究互聯網產業的想法。
Hong Kong Infosphere:2023年,我在英國踏上修讀博士之路
毫無疑問,決定攻讀博士學位(PhD)是一個艱鉅的決定,筆者想藉此機會與各位有志之士分享自己報名的心路歷程。要踏入學術界,第一步當然是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
Hong Kong Infosphere:由危機到身份認同 —— 後 2019 的香港獨立音樂發展
今年 6 月中,我們一班對本地獨立音樂有興趣的學者「Society of Hong Kong Indie Studies」,在香港學會 2023 年研討會發表了 4 個關於本地獨立音樂的專題演講。這次應該是香港學術界首次有研究小組在大型研討會探討獨立音樂。在這個香港社會快速變遷的時期,希望以多學科的角度提供一點獨立音樂文化圈的資訊,讓各界學者及以外的人士知道,儘管獨立音樂在香港社會還比較少人認知,這文化在其中仍佔有一個重要地位。
Hong Kong Infosphere:英國的協作式博士計劃
數個月前,有英國大學的社會學系,推出一個與在英港人組織合作、為期 3 年的全額資助博士學位,其中一位博士論文導師是該組織的創辦人。事件曾在學術界朋友之間引起激烈辯論,其中一個焦點是沒有學術職位的人,為何可以做博士導師。上述事件只是一個引子,這篇文章是想介紹一下英國的「協作式博士計劃」(Collaborative Doctoral Partnerships)。
Hong Kong Infosphere:海外大學的倫理審批制度,和香港研究的小困境
至於為甚麼這篇文章標題會說「香港研究的小困境」?這是因為我和多位朋友,都曾在申請倫理審批時遇過一些困難,主要是「敏感題目」、「對參與者和研究人員造成真實風險」的定義十分模糊,有些外國學者對香港的風險判斷會相對保守一點。
Hong Kong Infosphere:紀錄片作為研究方法
在眾多影片類型當中,紀錄片一向是比較冷門的選擇,但過去十幾年裡,世界各地觀眾對於這創作類型的興趣持續提高,就連 Netflix、Hulu、Disney+ 等大型串流媒體平台也逐漸增加紀錄片選擇。近年紀錄片亦慢慢打進學術界,成為可承認的研究方法之一。愈來愈多學者開始將紀錄片製作應用於他們的研究,以生產和傳播知識(Fitzgerald & Lowe, 2020)。
標本可以復活絕種植物?
將植物製成乾燥標本,除了留為紀念,也可供將來研究之用。儲存這些標本的植物標本室(herbaria),過去 500 年來一直是植物學家的物種資料庫;其中一些更在演化譜系佔獨特位置但已滅絕。耶魯大學環境學院網上雜誌 Yale E360 近日報道,植物學家希望借助新技術,以乾燥標本裡面的種子復活已消失植物。
「可愛研究」崛起:以可愛作為溝通模式的可能
可愛文化是一種全球現象,影響我們的衣著打扮、娛樂產業,甚至日常溝通模式(如 meme 和 emoji)。有學者認為,可愛文化是當今電子文化和消費文化主導的美學。然而,相關現象長久以來都被學府忽視,直到近年才有學者推動「可愛研究」(cute studies),希望以更有系統地拆解可愛現象。
Hong Kong Infosphere:推動學普,先要推動開放取用政策
開放存取能讓最新研究成果走入公眾,推進科學發展,為創新活動鋪平道路。對於學者而言,開放存取的文章能夠接觸更多讀者,自然也可增加引文數量。更重要是,當傳媒、公民領袖和政策倡議者都可以輕易獲取研究資料,會有助學者把研究化為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學術研究】生活小貼士真的有用,還是你堅信它有用?
網絡文章及演講經常推薦「想減肥可用小一點的容器」、「工作中的正念可提高生產力」、「遠離 Facebook 可讓你更快樂」等改善生活的技巧,但實際上我們從不知道是否照做就有效。利物浦大學心理學教授 Ben Ambridge 近日在「衛報」撰文指,有關減肥、正念或社交媒體等的「生活方式科學」研究,在實驗設計上存在局限,受試者根深蒂固的想法或會直接影響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