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行

|共25篇|

疫後旅行:原來只為一覺好眠?

疫情出現後,日常生活也隨之改變,令人情緒持續繃緊,直到今年各地旅遊限制大幅放寬,人們終於有機會度一度假放鬆心情。近年海外更開始盛行睡眠旅遊,愈來愈多酒店及度假村以睡眠作招徠,因旅客已經由以往習慣趕景點趕購物,變成放開煩俗事務,覓一覺好眠。

經歷世紀疫症後,性格也改變?

過往有證據顯示,在生活中遇上帶來嚴重壓力或創傷的重大事件,可能會導致性格快速轉變。近日更有研究發現,人們在經歷近 3 年世紀疫症後,接受能力、盡責的程度均有所減少。愛爾蘭皇家外科醫學院(RCSI University)正面心理學及健康中心高級講師 Jolanta Burke 近日在網媒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性格改變如何影響幸福感。

家長心態改變,美國學生掀重讀潮

留級往往被父母視為「羞家」,教育專家亦憂慮會對學童的社交及學業造成影響。但據美聯社分析,在美國 26 個提供最近一年數據的州份當中,多達 22 個州及華盛頓特區均見重讀學生激增,在南卡羅萊納州、西維珍尼亞州和特拉華州,留級人數甚至翻倍。這麼多家長改變心態,要求讓子女留級,幕後推手正是疫症大流行。

大流行與氣候變化有關?

現今可說是全球病毒傳播的黃金時期。估計現時有 4 萬種病毒潛伏於哺乳動物體內,其中 4 分之 1 有可能感染人類。但隨著氣候變化迫使動物遷移至新的棲息地,許多從未共存的動物聚居,病毒就有機會溢出到陌生的宿主,最終傳染人類。

被背叛又覺羞愧:前線醫護遭受的道德傷害

全球疫情多番起伏,醫生、護士及應急人員等,始終冒著染疫風險,在物資緊絀的現場奮力搶救病患,背後的貢獻和犧牲無異於衛國士兵。近日一份美國研究指出,前線醫護在大流行初期,被迫對患者實施醫療資源配給,卻見其他人無視安全措施,因而受到的「道德傷害」,相當於退伍軍人的精神創傷。

【難以清零】葡萄牙如何與「風土病」並存?

據「彭博」日前報道,亞洲證券業暨金融市場協會(ASIFMA)去信財政局司長陳茂波,呼籲港府接受與病毒共存,以免嚴厲的防疫措施對金融中心地位造成損害。事實上,多國已明言確診個案清零並不可能,像葡萄牙今年較早時候遭變種病毒蹂躪,直到目前每天仍有數百宗新增病例,但該國最近選擇解除多項防疫限制,務求令國家能逐步恢復正常,將視 Covid-19 為風土病,與之並存。

【圖解】台灣 H1N1 疫苗接種計劃

世界衛生組織對上一次宣佈「全球大流行」是在 2009 年。當年,新型流感病毒 H1N1 首先在墨西哥出現,隨後迅速在全球傳播。6 月,世衛宣佈全球進入流感大流行。此前一個月,台灣在出現首宗境外傳入病例後,與應對武漢肺炎一樣迅速採取防疫措施,獲得國際肯定;而在推廣疫苗接種計劃方面,則同樣面臨挑戰。

疫症:硬漢如海明威也怕得要命

今年較早時候,網上曾流傳「大亨小傳」作者費茲傑羅在 1918 年流感大流行寫下的信件,內容提到海明威無視「社交距離」:「此時,要避免到公共場所,確是令人非常沮喪。即使是酒吧也得避免,我也是這樣告訴海明威,但他還是往我肚子打了一拳,我問他有否洗手,他說沒有。他就是那種會拒絕遵守規則的人,就是這樣。為甚麼?他認為這種病毒只是流感而已。」信件最後證實是美國小說家 Nick Farriella 摹寫,有此想法,或因為世人都認定海明威是硬漢,既愛鬧事,也愛說謊,就恰似現今疫下拒絕遵受防護規則的人,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多重研究】2021 年後,仍有疫情嗎?

武漢肺炎大流行持續超過半年,由輕視疫情、恐懼、緊張到開始產生「抗疫疲勞」,然後疫情再度爆發,反反覆覆。疫情到底何時了?「自然」期刊專題報道,科學家預測此冠狀病毒將會長期存在,疫情至 2021 年仍難完結,而遏制關鍵則在於人體對其免疫力的長短。

流感與戰爭下,美國音樂界如何再出發

表演場地關閉、人人不願外出,武漢肺炎重創各地藝文界已是不爭事實。以史為鑑,西班牙流感在 1918 年肆虐的日子,業界如何應對?回顧當時美國音樂圈的情況,疫情對音樂界日常運作的影響出奇地小。雖然死亡陰霾觸手可及,業界發展卻依舊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