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24 小時無人店在日本蔚然成風,近來大型出版代理商亦加入行列,增設全天候自助書店。但針對這類商舖的盜竊案亦與日俱增,販賣冷凍餃子或貴價肉類的尤其受害,商品單一亦令吸引力漸減。部分店家在網上「緝兇」望收阻嚇作用,或去專門化來擴充客源,有些甚至走回頭路,招人顧店兼促銷。
商店
|共13篇|
Moyashi:澀谷沒有萬聖節
每年的萬聖節,裝扮成各種鬼怪的人都會大量湧入日本澀谷,把一般街頭變成露天狂歡派對,但區長長谷部健在 9 月 12 日召開記者會,請所有人在 10 月底不要再來。平常賣廣告的巨型招牌都換成標語,以日英雙語寫著「澀谷不是萬聖節活動會場」。
阿富汗奇觀:蒙頭的人體模特
塔利班於阿富汗重奪政權後,首都喀布爾的市貌大為改變。除了女性幾乎絕跡街上,就連女裝店內人體模特兒的「頭顱」,也不再曝露於人前 —— 因為它們皆被布料甚至黑色膠袋牢牢包裹起來。這種奇特光景固然反映當地的嚴厲統治,但同時也展現店主們小小的反抗和創意。
後抗疫的時代:英國商店倒閉數字創七年新低
在香港集中抗疫的同時,世界各地已陸續恢復常態,多國經濟出現起色,其中英國 2022 年上半年的商店倒閉數字,更創下 7 年來的新低,算是在全球政局動盪下的一絲曙光。
自助收費缺點多多,為何依然無處不在?
去年美國一項民調顯示,67% 受訪者表示使用自助收銀機時,曾遇上訊號故障等阻滯,既不方便,還可能因而少買貨品;對經營者而言,這類機器的安裝和維修成本高昂,還多了人順手牽羊。但食品市場行銷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 年 29% 的食品零售交易經由自助收費系統處理,比前一年高 23%,顯示其愈趨普及。
為何這家店會放棄送貨,改為自取?
安坐家中即可購物已成日常,但日本工作服品牌 WORKMAN(ワークマン)卻選擇逐步取消送貨服務,轉而要求客人到店自取,以省下包裝及運輸產品所需的成本。「日經亞洲評論」近日有專文解釋,在顧客已慣於無需到店的年代,WORKMAN 有甚麼方法令他們回到實體店。
黃宣游:字觀民情
文字是歷史的載體,書法是精神的體現。當你碰上一個北魏楷書書寫的招牌,你會聯想起昔日燈紅酒綠的「港風」,以及香港人豪邁不羈的性格;當你看到一個隸書題字的招牌,你心裡也會泛起陣陣莫名的「和風」,還有日本人規矩有禮的態度。不論是榜書、北魏還是隸書;字,不僅能觀人性,還能察民情,你說不是嗎?
【Soul Monday】舊式招牌拯救計劃
在伊比利亞半島(Iberia),每逢有商店結業,消息很快就會傳到 Alberto Nanclares 耳中。為了不讓商店招牌就此被丟棄,他會在數天內與團隊到達現場,努力將懸掛了好幾十年的招牌拆下好好保存,期望未來能成為博物館館藏。
【無現金之禍】硬幣兌換收費貴,日本小店吃不消
日本三大銀行陸續對使用硬幣兌換機收費,其中以三井住友的價格最高。本月開始,在該行即使兌換 500 枚 1 日元(合共約 37 港元)硬幣,也要繳付 400 日元(約 29 港元)手續費。對於薄利多銷、只收現金或服務長者的小店而言,此舉令它們的經營成本暴增,在疫下本已難為的生意,現在更是雪上加霜。
痛定思痛,UNIQLO 迎來更貼地的新企業理念
2020 年即使不算天翻地覆,也稱得上是社會變遷的重要一頁。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各類企業經營均面對不同的問題與挑戰。為了求新求變,日本速食時裝品牌 UNIQLO 今年開始於全國部分分店售賣鮮花、口罩、書籍及文具等商品,又將商店改建成公園。董事長兼 CEO 柳井正稱,希望把 UNIQLO 改造成更社會化的存在。
寶雅看來像只賣化妝品的?不,它也賣維他奶
看到這家公司的外表,你能想像它會售賣維他奶和工業用耳塞嗎?可是那是事實,寶雅的入貨種類有時比百貨公司還誇張,原因不明,但你可以在裡面找到很多店都沒有的東西。
【Soul Monday】他們交換招牌貨,造就雪球效應
東京都疫情反覆,長期自主停業和市民減少外出,令銀座人潮大減,生意一片慘淡。眼見區內商戶愁眉不展,有和菓子店東主發起「商品接力計劃」(もの繋ぎプロジェクト),以接連贈送招牌貨的形式,在社交媒體介紹各家產品,從而團結社區共度時艱,連無印良品、日產及 Uniqlo 也參與其中。
Gloria Chung:後大流行病時代 —— 無大台的天然文化?
很多潮流預測員都說,這一代人永遠會受此疫症影響,從文化到時裝徹底改變,全民講求環保、節約、用得其所的時代降臨,大品牌面對經濟打擊,很多都決定未來只做兩季時裝,快時尚不再流行;生活產品趨向 Sustainable,顏色和設計也愈漸簡約,切合 Zen 的精神。說到這裡,我想起日本的無印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