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馬斯

|共24篇|

從 1914 到 2023,戰場上沒有快樂聖誕

日本殿堂級音樂家坂本龍一,在生前最後一次獨奏會中以鋼琴演奏多首名曲,包括 1983 年反戰電影「戰場上的快樂聖誕」配樂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作為送給世界的最後聖誕禮物。2023 年,戰爭與地區衝突未停;回看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前線對峙的德軍和英軍在平安夜自發停火,成為了後世傳頌的歷史。百年過去,聖誕節休戰象徵著甚麼,如何教我們反思戰爭與和平?

以哈戰爭|國際記者無法入境,本地人擔起報道重任

全球密切關注以色列與哈馬斯的對戰,但迄今所有國際記者皆被禁止踏足加沙地區,令他們無法提供全面的實地報道,只能主要仰賴巴勒斯坦的內部人士及社交媒體,憂慮影響新聞質素。與此同時,加沙的年輕電影人、攝影師甚至網紅兼任公民記者,透過文字和影像向外界分享戰時生活,填補當地的新聞真空。

以哈戰爭|年收 10 億,哈馬斯錢從何來?

以色列雖與哈馬斯達成臨時停火協議,但誓言必會徹底鏟除這個巴勒斯坦武裝組織。若要成事,該國還需瓦解哈馬斯的財政根基,因為每年多達 10 億美元的收入,正是其勢力的一大來源。不過「經濟學人」指岀,哈馬斯的「金主」都是以洗黑錢、採礦業等規避西方制裁的友好國家,叫以色列與盟友們鞭長莫及。

與哈馬斯臨時停火,內塔尼亞胡政治生命屈指可數?

以色列與哈馬斯在週三(22 日)早上達成臨時停火協議,哈馬斯今日將至少釋放 50 名人質,以換取以色列停止攻勢 4 天。雖然國際社會普遍歡迎以哈談判,但以色列政壇對此意見分歧,向來態度強硬的總理內塔尼亞胡與恐怖組織談判,被視為態度軟化,有猶太研究學者認為,內塔尼亞胡政治生涯正在倒數。

叛逃的哈馬斯之子:我們需要鏟除哈馬斯

哈馬斯共同創始人哈珊.約瑟夫的長子摩薩.哈珊.約瑟夫(Mosab Hassan Yousef)日前接受電視台訪問,批評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形容該組織不是政黨,而是一個聖戰組織,沒有妥協的可能,又指哈馬斯仍然抱有 7 世紀的思維,而以色列已進入 21 世紀,前者代表混亂,後者代表秩序。早在 2010 年,摩薩便出版自傳 Son of Hamas,講述自己叛逃的經歷。

認識「加沙地鐵」—— 哈馬斯錯綜複雜的地道網絡

以色列的軍事行動進入地面戰階段,然而即使其軍備佔優,也難以快速、全面控制整個加沙地區,事關哈馬斯自從 2007 年奪得加沙控制權後,一直大力投資於地下基礎設施,興建被稱為「加沙地鐵」(Gaza Metro)的龐大地下隧道網絡。

以哈戰爭|如若戰事結束,又有誰來管加沙?

以哈戰爭持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為戰爭設定兩個目標:摧毀哈馬斯的軍事及治理能力以消滅之,以及盡一切可能將人質帶回家。以軍日前分別宣佈已包圍加沙城、將加沙地帶一分為二,其部隊正深入加沙城摧毀哈馬斯的「基礎設施、指揮官、掩體、通訊室」。但即使徹底剷除哈馬斯在當地勢力,以色列仍要面對一個問題 —— 沒有人想要統治加沙走廊。

以哈戰爭|杯葛親以色列商品作用有多大?

以哈戰爭持續一個月,阿拉伯世界和穆斯林國家發起新一輪杯葛潮,抵制親以色列的商品,麥當勞、Starbucks、Disney+ 等歐美商家成攻擊對象,而背後發功的「抵制、撤資、制裁」(BDS)運動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杯葛潮對經濟到底有多大影響?

偷窺殘酷:血腥影像改寫現代戰爭

身首異處的屍體、血流披面的平民、猛烈炮轟的火光、垂死掙扎的人質、敵對雙方的駁火…… 隨著手機和 GoPro 在前線普及,從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到本月哈馬斯與以色列的衝突,大量令人不安的影像淹沒了網絡。這些殺戮影片滿足了部分人對殘酷的偷窺癖,並作為威力強大的無形武器,改寫現代戰爭。

以哈戰爭|逃不出去的加沙人

世界各地的衝突中,疏散平民旨在保護他們免受傷害,特別是兒童,二戰期間就有大批歐洲兒童從大城市轉移到相對安全的農村地區或海外。如今,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開戰,以色列國防軍發出撤離令,要求加沙北部居民在地面攻擊前向南撤離,但如何撤離、逃至南部會否陷人道災難,帶來一大堆問題。有人不禁會問:為甚麼巴人不離開加沙?其實離開加沙是不太可能的事。

以哈戰爭|阿拉伯世界的團結與分歧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施展突襲,以色列對加沙地區大規模反擊,觸發雙方全面開戰。大部分阿拉伯人始終同情巴人被剝奪的遭遇,日前哈馬斯指控以國空襲加沙一間醫院造成嚴重傷亡,旋即在中東激起多場示威。但據「經濟學人」分析,有別於過去多次衝突,阿拉伯國家對以哈戰爭持不同看法,各有政治盤算。

以巴戰爭|新聞工作者的戰線:核查假資訊

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升級,引起眾多網上論戰,新聞工作者卻揭發大量虛假影片、照片及不實資訊滲雜其中,更讓人意外的是,不少假資訊都源自置身事外的印度帳戶。部分傳統媒體就利用新聞專業,嘗試與資訊傳播速度鬥快,在假資訊釀成恐慌或混亂前,盡力揭示出真相。

以巴戰爭|捲入炮火的亞洲窮國農工

本月初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大批外國人亦遭殺害或淪為俘虜,包括很多來自亞洲窮鄉僻壤、在當地的農業、建築和醫療界工作的外勞。作為以國最大移工來源地之一的泰國,傷亡尤其慘重。截止上週四,至少 21 人喪生、14 人被綁架。更多倖存泰國農工憂慮,隨著以國向加沙發動地面攻擊,自己也會被捲入其中。

以巴戰爭|普京是左右戰局的隱藏角色

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後,普京遲遲未有聲援以色列,週二卻開腔支持巴勒斯坦立國,翌日又批評以色列奪取巴人土地。回顧過去 10 多年,普京與內塔尼亞胡關係非常密切,如今卻掉轉槍頭,相信與俄軍在烏克蘭戰場泥足深陷,愈益依賴伊朗支援有關,而伊朗正是哈馬斯主要靠山。有西方評論認為,普京取態可能使以巴戰爭更難測,以巴戰爭也反過來改變俄羅斯外交。

以巴衝突|加沙圍城,另一場人道危機

新一輪以巴衝突爆發後,以色列下令「全面圍攻」加沙,除了切斷電力供應,還要阻止食物、水和燃料等進入這片土地。然而,在人口密集和資源匱乏的加沙地帶,人們幾乎無處可逃,外界擔心加沙局勢持續,會令人道情況惡化。

以巴戰爭|黎巴嫩真主黨會否加入混戰?

以巴戰爭爆發數天,很多人都忽視了,支持巴勒斯坦獨立的黎巴嫩真主黨曾向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發射導彈,遭遇以軍還擊,令北部邊境有過短暫交火。美國喬治城大學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Daniel Byman 在「外交政策」雜誌撰文警告,真主黨實力遠較哈馬斯雄厚,多年來都是以色列勁敵,假如真主黨堅決要全面開戰,勢必改變以巴戰事走向。

以巴戰爭︱以色列情報,是否重犯 50 年前的失誤?

哈馬斯的行動在以色列造成數百人死亡,又擄走過百人,令各界大感意外。按理以色列一直嚴密控制哈馬斯所在的加沙地帶,再加上其知名情報機構莫薩德(The Mossad),居然未能預見危機,實在教人質疑,甚至傳出陰謀論。部分分析則認為,是該國情報工作失誤、被誤導而過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