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近月發生多宗焚燒「可蘭經」事件,惹來穆斯林國家抨擊,更觸發連串外交風波,沙特阿拉伯及伊朗先後召見瑞典外交官,伊拉克下令驅逐瑞典大使,加劇瑞典與穆斯林國家的緊張關係。但有分析認為,伊朗和伊拉克政權正利用事件來轉移國民對國內問題的注意力,俄羅斯也在背後發功協助傳播虛假消息,企圖擴大瑞典與北約成員國土耳其之間的矛盾,阻礙其加入北約之路。
北約
|共35篇|
終止黑海糧食出口協議,俄方圖謀甚麼?
去年 7 月 22 日,烏克蘭、俄羅斯和土耳其在聯合國推動下於伊斯坦堡簽署「黑海糧食出口協議」,允許烏克蘭從奧迪沙港運送粟米、小麥、葵花籽油及其他糧食。幾經延長後,「協議」至本月 18 日到期,俄方則在前一天宣佈「協議」終止。由於烏克蘭經黑海出口的糧食,一半以上會運到發展中國家,如今失去「協議」,再次引起戰爭威脅全球糧食安全的憂慮。
全球地緣政治緊張,紐西蘭正進一步向北約靠攏?
2023 年 4 月 4 日,經全數成員國同意,芬蘭正式加入北約,標誌著其自冷戰以來的中立國政策終結。現時,另一個北歐國家瑞典亦已開始申請程序,尚待土耳其確認。另外,「外交家」報道,遠在南太平洋的紐西蘭,亦正希望加強與北約的關係。
芬蘭加入北約,反映世界撕裂程度
一些國際關係專家認為,地緣政治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大國能夠制訂、掌控甚至破壞規則,較小的國家只能適應他人主宰的世界。芬蘭曾經是小國教科書,所謂「芬蘭化」(Finlandization)就是順從強鄰來換取領土完整。不過,隨著芬蘭在 4 月 4 日加入北約,這套法則正式被打破。密芝根大學歷史系教授 Ronald G. Suny 就撰文,分析事件對小國的啟示。
烏克蘭加快申請入北約,象徵意義大於一切?
普京將烏克蘭東部 4 個地區併入俄羅斯後,烏國總統澤連斯基宣佈會通過快速程序,申請加入北約。自俄國於 2 月入侵烏克蘭以來,北約盟國已通過各項軍事援助及培訓支持烏克蘭抵抗入侵,加上其他支援,足見西方已視烏為盟友,合作程度甚至比北約內部部分成員更深入。雖然烏國未必能盡快加入北約,但在俄烏戰爭中,澤連斯基的舉措有象徵意義。
岸田文雄把日本推上反中聯盟最前線?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席 G7 峰會後,將代表日本破天荒出席北約首腦峰會。「外交政策」雜誌駐東京記者 William Sposato 分析指出,岸田政府上台後的連串進取外交行動,正把日本推上西方反中聯盟的最前線。
在疑美和反俄之間,希臘步向歐洲主義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希臘是少數與其「欲斷難斷」的西方國家。本月初公佈的民調顯示,支持對俄制裁及資助烏國購買武器的希臘人僅佔 54% 及 40%,兩者均遠低於歐盟的平均值。總理米佐塔基斯卻跟輿論唱反調,公開聲援烏人抗戰。當疑美民意遇上反俄政府,這個古老國家開始步向歐洲主義。
終極東擴史:蘇俄申請加入北約
5 月 15 日,芬蘭因應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決定放棄二戰結束以來的中立政策,正式宣佈申請加入北約,相信另一個北歐國家瑞典亦會緊隨其後。中俄媒體其中一個常見說法,指北約東擴是烏克蘭戰爭的導火線。然而翻查歷史,無論是蘇聯抑或是戰後的俄羅斯,其實都曾有意甚至申請加入北約。
深入北約腹地的俄國軍事重鎮:加里寧格勒
在人文地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外飛地」,意即與本國分離、被其他國家包圍的領土。其中一個著名例子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該地區只有北愛爾蘭般的大小,被立陶宛、波蘭和波羅的海包圍,深入北約腹地。伯明翰大學國際安全教授 Stefan Wolff,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俄國在加里寧格勒的軍事部署。
陶傑:烏克蘭戰爭的東西方心戰
北約暗中已經介入烏克蘭戰場,這一點沒有疑問。俄羅斯已經多次高調宣示:一旦發現歐洲北約國家協助烏克蘭作戰,一定會將戰爭升級。現在俄羅斯到底有多少確鑿的證據?如何將戰爭升級?
金仔:俄烏戰爭的前世今生(二)—— 北約的初衷和角色轉變
北約由冷戰時一個兵精糧足的軍事組織淪落到口惠而實不至的紙老虎,正正是這次俄烏戰爭的根本原因。
陶傑:俄羅斯的憤怒仇恨說從頭
時鐘不能回撥,不能夠再問當時如果西方政客在歷史的深度中更深思熟慮一些,可不可以避免今日的慘局?
拜登團結歐洲,但救得了烏克蘭嗎?
拜登結束訪歐行程,議定出進一步孤立普京的方向,打算把俄羅斯逐出 G20,又計劃出口液化天然氣到歐洲,以抵消盟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演說更聲言「普京不能再掌權」,引起國際哄動。但烏克蘭官員坦言,拜登在連場峰會都沒有大膽的援烏方案,政府上下無不感到「非常失望」。
【拜登訪歐】美國能否領導歐洲援烏抗俄?
普京開戰建基於三大假設,一是烏克蘭一擊即潰、二是俄軍佔盡上風、三是美國喪失國際領導地位。前兩點證實是誤判,如今國際正關注拜登訪歐之行,能否重振美國領導北約的角色,這不但影響烏克蘭戰局,還會改變地緣政治板塊。澤連斯基則預告,這數天峰會將揭穿「誰是朋友、誰是夥伴、誰為錢出賣我們」。
【烏克蘭戰爭】普京:矢志重寫冷戰歷史的男人
2022 年 2 月 24 日清晨,普京宣佈要把烏克蘭「去軍事化」,勒令俄軍採取「特別軍事行動」,標誌著二戰以來,歐洲最大型的軍事衝突正式展開。這場戰爭背後,俄羅斯有著錯綜複雜的利益盤算。澳洲國立大學國土安全專家 Matthew Sussex 就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分析指,普京十分渴望可以透過入侵烏克蘭,一洗蘇聯解體以來的三十年屈辱,實現民族復興。
普京侵略戰,全面逆轉後冷戰德國國策
在反俄侵略的國際行動中,德國立場愈趨強硬,破天荒向烏克蘭供應軍備。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德國研究所所長 Jeff Rathke 在「外交政策」雜誌指出,現在德國幾乎每天都有反傳統的新發展,標誌著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正式捨棄對後冷戰秩序的美好假想,改為正面抗衡俄羅斯,又拋開政治禁忌,宣佈大舉投資德軍現代化,以承擔維護歐洲安全的責任。
陶傑:三十年前埋下的禍根
俄國侵略烏克蘭,核戰風險驟升,假新聞滿天飛,全球無人可以挺身調停。聯合國秘書長是廢物,國際戰略理論專家基辛格化身中美貿易公關、盆滿缽滿之後隱形。今世只有一人,現在可以出來說一句公道話,至少為歷史做碩果僅存的證人。
小灰:再評烏俄軍事衝突
但西方國家發動戰爭,是需要有民意基礎,這是民主制度的一部分。因此國際社會的各種聲援活動是有意義的,這樣會為西方國家的軍事支援提供民意基礎,甚至加強將來(如要)發動軍事行動的正當性。
以弱勝強:烏克蘭可如何重挫俄軍?
擁有壓倒性優勢的俄軍,近日在基輔北部遭遇烏軍頑抗,未能速戰速決。樸茨茅夫大學軍事專家 Frank Ledwidge 在學術交流平台 The Conservation 指出,烏克蘭軍備和兵力遠不及敵人,但軍民士氣和抗戰意志高漲,加上游擊戰傳統,都足以使俄軍陷入持久戰,為急於取勝的普京最不樂見的局面。
普京到底想要甚麼?
俄羅斯總統普京承認烏克蘭東部的兩個分離主義地區獨立,並派俄軍進駐「維和」。普京到底想從烏克蘭這場危機之中得到甚麼?「華爾街日報」分析指,普京的野心遠不止烏東地區,更希望藉此恢復俄國在東歐的勢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