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上畫電影「拿破崙」,叫不少影迷和歷史迷引頸以待。拿破崙集軍事天才、獨裁暴君、現代法國締造者的身份於一身,傳奇人生本身就是一場大戲。著名導演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作為公認的拿破崙迷,其實亦有計劃為偶像拍電影,既做足資料搜集,又物色了演員人選,奈何沒有得到足夠投資以實現大計。究竟寇比力克構思的拿破崙電影是甚麼模樣?為何被影評家公認為沒有實現的經典作品?
劇本
|共7篇|
新易卜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親述創作心路歷程
今屆諾貝爾文學獎,由 64 歲挪威作家福瑟(Jon Fosse)奪得,以表揚他「以創新的戲劇和散文,表達難以言喻的內容」。如果說法太抽象,不妨一同翻看他去年接受美國文化雜誌 The New Yorker 的專訪,透過其人現身說法,認識他的成長出身、對劇場的見解、對寫作和宗教的信念。
紀浩基:編劇的十二堂課 —— #8 分場的重要性
大概有新手編劇會說,那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知識版權而已。坦白說,要是連給投資方看個故事大綱都如此閃閃縮縮、怕被偷橋、侵犯你權益的話,那我會勸喻你,不如乾脆連大綱都別送出去。因為許多有經驗的投資人,年中看 100 個劇本,99 個都不堪入目,那為甚麼你能認定自己就是那唯一一個呢?
紀浩基:編劇的十二堂課 —— #7 說話不一定要用嘴巴
不用每個資訊都直接透過角色的嘴巴說出來給觀眾,要讓觀眾透過自己的記憶和隱喻,把這些內容帶出來。這不是賣弄高深或故弄玄虛,而是比較貼近真實,因為現實中,我們都不會說出所有心中話,但我們的行動卻表達著。
紀浩基:編劇的十二堂課 —— #3 偽旗行動
要是在第一次看時,就已發現到編劇隱藏的伏線,例如明明不是兇手,卻給那人一個神情凝重的眼神特寫,又或是故意切入一些特別動作或道具特寫,便很容易被觀眾發現。因此上乘的編劇,在鋪墊往後的伏線時,就必須形成一種所謂的「偽旗行動」(False Flag Operation)。
莎士比亞跟他人合寫作品?
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傳世劇作達 38 部,身後同樣留下不少謎團,例如人們就對其於 1587 至 1592 年的「失落的歲月」間的生活所知甚少。甚至莎翁本人也是一個謎,有人質疑是否真有其人,或作者真身是否其他人。也有人認為莎劇是一群劇作家的共同創作;事實上,莎士比亞最後十部戲劇約一半是合作寫成。近期一項研究,可能找到了更多莎劇為合作創作的證據。
【陶與戲】黑澤明經典系列:蜘蛛巢城與亂
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的作品「蜘蛛巢城」及「亂」,分別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馬克白」及「李爾王」。今集「陶與戲」,陶傑和林宇將一探黑澤明如何加枝添葉,把英國最傑出戲劇家的兩部作品,移植成為日本文化土壤下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