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政府主導優生政策的人都有一種潛在的假定,就是自己不是「被優生」的對象。大家對自己的生理優勢都異常地樂觀,沒有想過其實自己都是劣質人口的一部分。香港網絡有一名句:「窮人生仔正仆街。」優生的基準可以不是生理,而是基於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
人口政策
|共11篇|
世界面臨的生育率低潮期
1964 年,全球總生育率為 5.1,時至 2019 年已跌至 2.4。要維持人口穩定更替,平均每名婦女需生育約 2.1 個嬰兒,但世上一些大型經濟體,例如美國、日本和中國,生育率卻長期偏低。哥倫比亞大學哥倫比亞老齡化中心(Columbia Ageing Centre)教授 Vegard Skirbekk 指,全球頭 15 大經濟體的生育率,第一次全部少於維持人口所需;截至 2020 年,約有 100 個國家的總生育率低於更替水平,惟他認為,其實毋須過分憂慮,因為後果或不如想像般災難。
人口凋零的歐洲小鎮,在疫情找到重生希望
人口老化是歐洲普遍問題,疫情還拖累出生率下跌,對人口凋零的農村小鎮無疑雪上加霜,但有城市人為避疫而舉家遷住鄉郊,竟意外為個別鄉鎮注入活力。「華爾街日報」記者 Isabel Coles 走訪當地,了解鎮長如何盡力留住城市人口,把握小鎮的重生希望。
人在中國,未婚生子如出櫃
上月,中國公佈人口普查結果,官方承認人口增長放緩,近日政府更推出三孩政策,鼓勵生育的意味不言自明。人們不想生育自然有不同原因,彭博社(Bloomberg)上月一篇評論文章便認為,需要改善婦女的生活、減輕身為人母的負擔、顧及未婚產子母親所承受的恥辱,才有望提升生育率。言猶在耳,「紐約時報」近日報道,未婚生子的中國女性,經常遭剝奪福利。
從中國棄養問題,檢討計劃生育政策
中國女星鄭爽在美國代孕棄養風波,連官媒與共青團都加把嘴,斥責代孕和棄養挑戰道德底線。國家重視人權固然是好事,但環顧現實,中國棄養問題本身就相當嚴重,執行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更是禍首,釀成結構性的道德崩壞,是任何一個當紅女星都望塵莫及。
「一孩政策」後遺,由「一妻多夫」補救?
中國的一孩政策始於 1979 年,於 2015 年正式結束。多年過去,政策造成年輕勞動力不足、性別比例失衡等人口結構問題。長此下去,中國又要面對另一場人口危機,進而窒礙未來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就兩性比例失衡,澳洲經濟學家黃有光教授,近日就提出極具爭議的解決方法 —— 一妻多夫。
生育率屢創新低,新加坡如何挽救城邦未來?
現今普遍經濟發達地區人口增長滯後,新加坡亦不例外,生育率甚至跌至全球最低水平。如何挽救城邦的未來,人口政策再度成為焦點所在。
那些被剝奪生育權的日本人
日本國會於 4 月 24 日通過「強制不妊救濟法」 ,對受「優生保護法」影響 —— 被強制接受絕育手術的受害者支付「救助金」。
保守南韓,墮胎仍是禁忌?
墮胎議題充滿爭議,各地社會文化背景有別,更令各國制定相關法律時,需要面對不同訴求。繼杜林普本月中直播支持反墮胎遊行的演講、波蘭民眾上街爭取相對寬鬆的墮胎法案外,韓國女性亦發起聯署,要求政府廢除實施多年的反墮胎法。有人認為,現行的墮胎法例嚴格,並包含輕視女性的思想,同時為選擇墮胎的女士帶來罪惡感。而藉著左翼總統文在寅上台執政,是次聯署,正好考驗總統是否願意尊重女性的個人選擇。
陶傑:孔子論「低端人口」
中國官方光明正大指出「低端人口」是社會問題,引起所謂公共知識分子爭議。孔子兩千年前說:「上智下愚不移」。上智下愚,就是高端人口和低端人口。
陶傑:達爾文式森林
北京一場大火,令當局發現低端人口非法佔駐,非常嚴重,下令驅趕。平心而論,低端人口不是新問題,80 年代一度稱為「盲流」,中國也曾強制處理。盲流之盲,與低端之低,一樣是將這種基層定性為「賤民」階級,與 1975 年之前的「黑五類」及其子女相同,70 年來並無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