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郵政局制定了新戰時時間表,郵政人員身穿防彈背心,每月要踏上 3 次危險的旅程。他們不僅運送信件及包裹,還為少數仍然居住胡利艾波萊的居民送上養老金、食品雜貨及藥物,其中大多數是貧困人士及老年人。
郵政
|共8篇|
工潮之下,沒有聖誕卡的英國?
過去疫情累積造成的經濟影響陸續浮現,加上俄烏戰爭為地緣政治局勢增添不穩定因素,全球步向大滯脹時代。在英國,嚴峻的生活成本危機導致工潮四起,皇家郵政(Royal Mail)員工也發起罷工,很多人將不能趕及贈送聖誕卡給摯友。
【烏克蘭戰爭】郵政服務臨危「擴張」
經歷近 200 天戰火摧殘,烏克蘭郵政(Ukrposhta)的處境極為嚴峻,約有 500 間郵局受損及被毀,至少 15 名職員慘遭殺害。只是,信件仍要派,物資更要送。這項公共服務便持續營運,以流動辦公室暫替待修分部,在俄羅斯控制地區亦冒險「盡做」,甚至當銀行紛紛停業時,成為各地僅存的金融服務商。
英國新郵票,為何會令人不安?
皇家郵政自 1840 年推出郵票「黑便士」開始,通用郵票上都不會出現國名,而是以君主頭像代表國家。多年來,除了君主及顏色改變,設計亦幾乎沒有太大變化。直到今年初推出的新郵票,英女王頭像旁新增一條條碼,用於追蹤信件及讓用戶連接影片,做法雖然象徵皇家郵政進入數碼時代,卻令收藏家及希望保留傳統的人不安。
明信片的起源,歐美各有差別?
出外旅遊,不少人都喜歡購買富當地特色的明信片,寄贈親友或留作紀念。從面世至今,明信片的歷史已長達 150 年,「德國之聲」報道,柏林通訊博物館最近舉辦一個明信片展覽,詳細介紹其成為經典的過程。但在海的另一邊,美國對於明信起的起源,則有另一套說法。
美國退出萬國郵政聯盟,可打擊中國山寨貨?
白宮宣佈啟動退出萬國郵政聯盟程序,指萬國郵聯下的國際郵費政策對美國不公。從中國運送貨物到美國東岸,運費比從境內西岸送至東岸更便宜,令中國生產商可以低廉郵費向美國消費者出運商品。生產保溫杯的美國公司 Mighty Mug,其創辦人 Jayme Smaldone 便於「大西洋」撰文,講述退出的必要。
迷戀舊時代:廢棄電話亭裡的英倫時光
對很多英國人來說,回憶是寶貴的。儘管散落各地的紅色電話亭早就不是一個功能性的公共設施,但這個極其標誌性的時代產物,卻代表了英國過去一段漫長歲月的富強和榮耀,也是英國人至今仍無法捨棄這些舊物的原因。歷年來都有英國人特意回收這些電話亭,進行二次創作,把它們改頭換面,以其他姿態重現於城市街道和鄉村小鎮上,除了作為藝術裝置擺設,亦試圖賦予一些新時代下的實際用途,譬如將電話亭換上急救設備,或者變成一家迷你咖啡館、自助圖書館甚至手機維修店。在上一個輝煌時代留下來的紅色電話亭,或在當下早已過時,但它從未被國民淘汰,甚至盡用糜軀,成為不少年輕創業者的基石。
郵政藝術家:英國人寄過甚麼騎呢郵件?
聖誕節忙送件的,除了亞馬遜和 UPS,還有英國的皇家郵政(Royal Mail)。該公司需要額外聘請 2 萬人,處理截郵前湧至的龐大郵件量。但不說不知,原來在皇家郵政的 500 年歷史中,接手過千奇百怪的郵件,從活生生的動物到沒有包裝的內褲,都有人寄出過。英國廣播公司精選其中一部分,看了以後就會發現 —— 沒有最騎呢,只有更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