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疫情迫在眉睫,「疫苗氣泡」措施或許無可避免。打完針才能進入食肆或公眾場所,雖然對許多老人家來說難以接受,但疫苗可能的確是社會最重要的抗疫屏障。
群體免疫
|共4篇|
印度武肺病例急降,群體免疫達成?
去年 9 月初,印度單日新增 90,802 宗武漢肺炎確診個案,累計 420 萬宗病例,超越巴西成為全球染疫數字第二高國家;單是 11 月,當地就增加 128 萬宗病例。然而,這個人口超過 13.5 億的大國,上週錄得近八個月以來最少新增個案,其中週二單日僅得 8,635 宗,相當於人口不到印度 2% 的紐約州同日染疫數字。到底,印度近期如個扭轉持續數月的高染疫數困境?
達致群體免疫要做甚麼?
要終結疫症,必須要令病毒找不到可感染的宿主。理論上,當人群中有足夠多具備免疫反應的人時,病毒便不易傳播,即使是沒有這種免疫反應的人,也能因此得到保護。當初極具爭議的「群體免疫法」,或成為平衡抗疫和重啟經濟活動的下一關鍵。
紐約市有望現群體免疫社區?
按各國公開數字,目前美國仍是全球確診武漢肺炎人數最多的國家。其中,紐約市截至 7 月 10 日已有超過 22 萬人受感染,不過,市內個別社區群體分別檢測出相對較高或較低的武肺抗體比率。「紐約時報」的報道便探究,檢測出抗體比率較高的社區,是否可能有做到群體免疫的效果,保護其他未受武肺感染的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