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 Instagram 等社交媒體出現「反影響力」(de-influencing)趨勢,漸多用戶在平台告訴追蹤者别買甚麼「熱賣款」,指斥它們物非所值,在抖音的瀏覽量甚至超過 1.44 億次。但質疑炒作的背後,會否只是另一種炒作?
社交網絡
|共60篇|
子女多少歲才應有智能電話?
時至今日,智能電話幾乎已成為兒童的必需品。但作為父母仍是會覺得兩難:讓孩子像別人一樣擁有電話方便聯絡、吸收各種資訊,還是趁年幼時先遠離這些電子設備,免受負面資訊影響?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就有專文,探討父母應在何時為子女提供智能電話。
茶里:關於用創作賺錢這回事
「你做網絡創作?那能維生嗎?」這是我在香港做創作時,聽過最多的話。
Moyashi:翻譯與那些無法被翻譯的東西
在閱讀「大翻譯運動」之際,除了嘲笑被翻譯的東西,突顯黨如何利用醜陋扭曲的民粹來穩固自己的論述外,也要注意到被「戰狼」所壓抑與消音,以致根本無法出現、也無法被翻譯的東西。「大翻譯運動」不是純粹的辱華,而是逆向展示這個「華」如何侮辱自己、又如何傷害自己的國民。
唐明:「家醜不可外揚」的一筆糊塗混帳
「家醜不可外揚」之所以獲得中國民間長期以來的普遍認同,因為家天下的統治文化,從來沒有公眾和私人領域的分野。如果明白政府的管治是公眾事務,怎麼會糊里糊塗濫用「家醜」這兩個字呢?
「甚麼也不買」的反消費浪潮
「甚麼也不買」隱隱然在壯大,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運動,會員在自己所屬的社區内交換資訊,送出自己不需要的物品,互相交換,全部免費:他們在網絡上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通常都會得到滿足,從家用電器、園藝工具、衣物家具到嬰兒產品,應有盡有。英國倫敦其中一個相關社區網絡的管理員 Alisa Miller 形容,他們的實踐,生動證明了「一個人的垃圾可以是另一個人的寶藏」。
日本大叔的孤獨
成家立室就一世有伴?生兒育女便共享天倫?溝通專家岡本純子近年深入研究日本「大叔」、亦即是中高年男性的孤獨問題。她發現這類人即使有妻有兒,卻仍是「世上最寂寞」的一群,部分原因與文化及社會的影響不無關係。早前岡本接受富士電視台訪問,剖析現象來由及提出解決方法。
陶傑:何謂「網絡仇恨言論」?
網絡的仇恨言論,應該管制,不是新鮮話題。問題在於如何定義「仇恨言論」,以及防止「獨狼式恐襲」?
日本網絡捐贈精子
部分伴侶若出現生育問題,可能會考慮第三方供精人工授精(AID)。在日本,由於未有完善的輔助生殖技術(ART)法律,一些渴望孕育下一代的伴侶,抑或希望匿名的捐贈者,便轉向處於灰色地帶的社交網絡,在 Twitter 等以主題標籤「#精子提供」來進行匿名精子捐贈活動。
Gloria Chung:剩食光盤的樣板戲
剩食的問題,在香港也討論了好一陣子,這應該是人類基本的修行,而不是作樣板戲般做出來,討好誰和誰,造作得聽到也想反白眼。
Instagram 何以淪為伊朗政府的眼中釘?
縱使伊朗與美國的關係惡劣至極,仍不妨礙當地人對美帝社交媒體 Instagram 的熱愛。在這作風保守的回教國家,年青男女樂於透過各種相片和影像,與親朋好友甚至全世界分享生活及想法。不過,有指最近伊朗政府打算對 IG 發出禁令。互聯網力量對此什葉派政權構成了甚麼威脅,讓他們要畏懼一個只是無聊才刷的 app?
Moyashi:電子唐人街
在互聯網剛剛開始普及的年代,很多人幻想無垠的電子世界會解放人類的思想,世界會連結成一體。但數十年過去,網絡上的人們沒有建成地球村,反而更積極建起不同的圍牆,而圍牆是用來圈起自己。
Gloria Chung:Facebook Live —— 測試你有幾多朋友
以線上聊天的 Live 為例,怎樣才算是吸引呢?題目要到位、有時間性,本身「產品」要吸引,才會有人校定時間待在電腦旁看。
【全球適用?】俄國民眾示範網上「示威」
非常時期下如何示威抗議?在俄羅斯,有民眾因為失業、國家沒有提供經濟補貼和總統普京意圖修改憲法延長任期而感到憤怒,但礙於禁足令,他們不能上街遊行,於是一眾「戰鬥民族」便把戰場移師網絡。
網絡黃昏戀騙局
從未見過的那個他或她,也許更添一層神秘感。不過,這個在電話裡道盡甜言蜜語的人,假如有日突然跟你說急需周轉,或許就是網戀的終結、詐騙的開端。在美國,向年長者甚至老人家下手,隨時能騙取更大金額。
抖音將成非洲最具影響力平台?
在看似飽和的社交媒體競爭中,抖音國外版 TikTok 於非洲突圍而出,尤其在尼日利亞、肯亞和南非三地,成為增長最快速的社交應用程式。網媒「石英財經網」(Quartz)分析 TikTok 搶佔非洲網絡的市場策略,指出其優勢在於「內容在地化」、「充足配套支援」以及「善用網絡名人」。
間諜新招數:人工智能生成假照片
但是使用人工智能的假照片,則多了一層安全保障,因為人工智能生成的每一張面孔都是獨特的,而且無法利用反轉圖像的辦法,遭人識破或者追蹤到源頭。
全球政府箝網是大勢所趨?
邁入網絡時代,互聯網不只是上網與社交的工具,更是不同領域的平台。網絡看似普遍,但事實上全球只有 57 %的人口能夠連接網絡,等同於仍近一半的人失去透過網絡獲得教育、金融服務、政治參與、言論自由等等的機會。英國廣播公司(BBC)撰文分析,網絡作為人權自由的延伸,目前面臨的危機和未來的發展。
網絡輿論戰,中俄高下立見
中國認定有外國勢力操控香港近月的抗議運動,利用「暴徒」來威脅大陸主權,官媒更譴責香港「暴徒」「數典忘祖」,這種說法在大國防火長城內或許有效,在國外,則難以令人信服。媒體 Quartz 引述專家表示,此等做法極為笨拙,與俄羅斯在西方社交媒體上傳播虛假信息的行動,形成鮮明對比。
聽信網絡消息,理性或非理性?
在後真相時代,資訊不僅傳得快,氾濫的程度更超出人們能處理的範圍。當信息湧來,我們可以怎麼辨別真相?英國科技哲學家 Tom Chatfield 指,人類在判斷傳聞真偽時,其實十分依賴二手資訊。換言之,人們乃根據其他人所思所想,決定是否相信某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