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世界中,「adolescence」是一個常用詞語,意指青春期。可是,若果提到另一個字「matrescence」,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陌生。這個字是由已故人類學家 Dana Raphael 在 1975 年提出,意思是女性「成為母親的過程」,這裡暫譯為「母化期」。英國新聞作家 Lucy Jones 便在今年發表著作 Matrescence,探討女性蛻變成為母親期間,要經歷甚麼轉變。
男女
|共40篇|
諸多忌諱,無阻印度成人用品產業起飛
性與情愛古籍「愛經」(Kama Sutra)於印度誕生,但如今當地性文化卻有不少忌諱,圍繞性、情慾及親密關係的對話仍是社會禁忌。不過即使制限多多,禁忌之下,近年印度的成人用品產業竟也蓬勃發展。
男女衰老不一樣?
45 歲美國科技企業家 Bryan Johnson 擲重金作研究,以自身探索降低生理年齡的方法。儘管他服用大量補充品,加上嚴格的飲食、鍛煉和不同療法,聲稱現時擁有 37 歲的心臟、28 歲的皮膚和 18 歲的身體質素,但也有科學家認為其方法不能逆轉衰老。除了有辦法返老還童的燈塔水母外,衰老仍是生物不可逆轉的自然生理過程,且原因大多未知。今年甚至有研究指,男性衰老比女性來得遲、生物的不同器官也會以不同速度衰老。
韓國 4B 運動:不是要反抗父權,而是要漠視它
英美的童年十分艱難。25 歲、任職護士的她,出生於韓國其中一個最保守的城市:大邱。小時候,母親為了逃避丈夫虐待而離家,留下她和姊姊由祖母照顧。她認為自己是男權社會的長期受害者 —— 童年被父親的過錯拖垮,還要被迫遵守嚴格的審美標準以取悅男性;直至遇上韓國的「4B 運動」,才堅決讓身心獲得解放。
男人不做家務,原來是直觀問題?
家務始終要有人做,誰來做又是另一回事。即使在講求男女平等的現代社會,女性每日做家務的時間仍比男性多。問到為何男性少做家務,最常見的解釋可能是懶、習慣依賴。不過哲學家 Tom McClelland、Paulina Sliwa 在「哲學與現象學研究」雜誌上,就以「直觀功能」(affordance)理論解釋,原來男女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家中事物,會導致動手做家務的動力有異。
為何這麼多男孩喜歡冒險?
早年研究指出,人的大腦直至 25 歲才完全發育,青春期的青少年正處於情緒高漲、敢於冒險的時候。不過,部分男性青少年,似乎比女性更熱衷於從高處一躍而下、跳橋、游往危險水域等冒險行為。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男性比女性更投入且停不了冒險的原因複雜,包括大腦運作方式與男女演化差異的結合。
男女有別:韓國兩性「隔離」現象
塔利班重奪阿富汗後,一張男女學生以布分隔上課的照片,被視為人權大幅倒退的象徵。但在南韓這個民主國家,從自修室、共享的士到跟香港劏房相似的「考試院」,兩性隔離卻是廣為接納的社會規範。當地普遍認為,面對猖獗的性罪行,此乃異性和平共存之道。但這種權宜之計,卻存在爭議。
印度碩果僅存的母系社會
繼承父姓,或者是父系社會最明顯的特徵。母系社會今天已屬少數,部分近幾個世紀一直實行母系社會的群體也逐漸式微。印度喀拉拉邦南部往日亦普遍實行母系制度,如今也只剩下少數家庭,保留按母系家族的傳統。
蓬勃的韓國電影圈,冒起的女性從業員
過去 10 年,韓國電影不只在國際更受注目,贏得全球觀眾和影評人喜愛,最近香港也有關注其崛起的電影節。這個一直近乎「全男班」的世界,愈來愈多女性參與製作、主演及執導,當中不乏賣座作品。日本「朝日新聞」網媒 GLOBE+ 就此探討,當地影壇「重男輕女」式微的原因,而這又如何令韓片更加出色。
中國團體「三大球」運動,為何男不及女
中國流行「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的說法,女子排球自然深受重視。今屆奧運女排分組賽,中國連負土耳其和美國隊;中國男子「三大球」運動員,更是全軍盡墨 —— 37 年來首度全部無緣奧運。彭博社專欄作家 Adam Minter 指,「為何中國男運動員不能在相同領域,取得跟女運動員一樣的成功」,已成為一場全國討論。
母系社會令女性更健康?
部分人類學觀點認為,人類社會最初以母系為本,直至公元前 3,000 年前,父系社會開始抬頭,並取代母系社會的地位。今天,大多數文化均建基於父系社會,母系社會已成少數。不過生活於雲南的摩梭人,則母系與父系並行。有人類學家針對兩類摩梭人研究後發現,母系社會下的摩梭婦女,比活在父系社會的女性更健康。
疫症再加制裁,令北韓男女地位逆轉
大韓民族素有「大男人」的刻板印象,但本月有日媒及北韓消息人士指,平壤男女的地位出現逆轉跡象。妻子成為養夫活兒的經濟支柱,堂堂「一家之主」的男士反而擔起家務,有些人更去「吃軟飯」,照顧獨身女性的起居飲食甚至性生活。這種令外界詫異的變化,與國際制裁不無關係。
「一孩政策」後遺,由「一妻多夫」補救?
中國的一孩政策始於 1979 年,於 2015 年正式結束。多年過去,政策造成年輕勞動力不足、性別比例失衡等人口結構問題。長此下去,中國又要面對另一場人口危機,進而窒礙未來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就兩性比例失衡,澳洲經濟學家黃有光教授,近日就提出極具爭議的解決方法 —— 一妻多夫。
家務性別不平等,津貼能解決嗎?
現今全職工作的女性不比男性少,但家務事多數仍由女方完成。就連性別平等指數排在榜首的瑞典,亦有家務分工不平等的問題。瑞典有 74% 的女性每日花至少一個小時做家務或煮飯,男性則只有 56%。政府為提倡兩性平等,推出聘請家務助理的津貼,該政策將有助解決問題。
男性比女性更易相信安慰劑?
有人追求性別平等,但在許多方面,也必須承認性別並不「同等」。例如研究顯示,男女面對安慰劑的反應,也有所不同。
Gloria Chung:美國名廚 Mario Batali,飲食界的 #MeToo
聰明的人,會在適當的時候,用少少男女磁場來調劑一下,令工作樂趣無比;愚蠢的人,便只落得下流賤格,收皮收場。
從小建立男女友誼,成為更好的人
男孩和女孩一起玩耍,身邊人總愛調侃一番。男女純友誼之風似乎從來都不可長,盲點及偏見更是代代相傳。但事實上,男與女若從小建立友誼,得到與異性相處的機會,以及不同的思考方式,可為成年後做好準備,無論是職場或是戀愛,都會有所裨益。
為何男性出生數目總比女性多?
2019 年,香港的「元旦第一 B」是女性。女嬰雖然成功搶閘出生,但整體而言,全球卻總是每年初生男嬰人數高於女嬰。自 1838 年有紀錄以來,英國的英格蘭及威爾斯兩地,男嬰出生數字便一直高於女嬰。儘管男女 105:100 的出生比例被認為是自然、正常,但這種「男女不平等」的現象何以存在?
死於歌舞伎町的女客
港人初遊東京,多會去逛歌舞伎町,見識一下日本的聲色犬馬。但鮮為人知的是,在這座不夜城,埋葬了不少生命。警視廳的搜查人員表示,光在 10 月份,歌舞伎町至少發生 7 宗墮樓自殺案,合共 5 人死亡,包括 3 名年青女性。她們為何偏在尋歡作樂之地尋死?可能都與歌舞伎町的「男人」和「金錢」有關。
參與戰爭的,為何總是男人?
花木蘭以女性身從軍的故事只是一篇文學作品,但古代不論中外,皆有女性上戰場的確實記載。諸如隋末唐高祖李淵第三女,平陽公主所統率的「娘子軍」、英法百年戰爭期間,帶領法蘭西王國軍隊的聖女貞德,都是馳騁沙場的女性。然而,何以女性在戰場的身影少之又少?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生物學院研究生 Alberto Micheletti 以生物學角度解釋戰爭為甚是男人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