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計劃斥資 1.7 億美元改造位於阿默達巴德的聖雄甘地修道院(Sabarmati Ashram),但據「日經亞洲評論」報道,當地有批評者認為計劃會將聖地俗化為主題樂園,有違甘地儉樸刻苦的形像,更質疑政府欲獨佔所有甘地史料。
甘地
|共5篇|
沒有不道德?聖雄甘地的修煉
「聖經」記載,年老的大衛王面對青春肉體,除了取暖,沒有進一步性行為,多少能證明深入溫柔鄉的男人,也有純潔的例外。假如大衛王的故事過於久遠,印度聖雄甘地的人生經歷及定力修煉,相信亦足以證明,有些人就是無論身處何方,也能潔身自愛。
陶傑:對手誰屬
公民抗命、用愛與和平散播自由理想,在一個獨裁的制度裡,要女成為一個維權領袖,視乎你的對手是誰。
神聖臨在:民權運動的宗教性質
在爭取公民權利的漫長道路上,多名民權領袖都先後為自由平等理念而犧牲,彰顯深刻的宗教情操,至今仍富有道德感召力。美國歷史學者 Vaneesa Cook 研究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心路歷程,便發現其奉獻有深厚宗教基礎,基督教神學的「神聖臨在」與聖雄甘地的 Satyagraha 觀念,同為他的非暴力抗爭信念泉源。
鹽的進化史
如今在超市,你不用花超過十蚊,已能買到一包鹽。然而在中古,鹽的價值不菲,直至近代甚至演變成權力鬥爭的催化劑。它驅使無數帝國、戰爭和革命的誕生,有能力令一個地方不費一卒便變得富可敵國。鹽的價值來自甚麼?它如何成為人類權鬥的資本?處於今天,作為一種普通的調味品,它曾有著怎樣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