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排當然動機良好,但是也同時催生了一場能源危機。驟眼看來,兩者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所以有必要先行理順脈絡,說明一些「因為,所以」。
減排
|共45篇|
【圖解】能源低碳發展
全球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 2004 年突破 4 公噸,至 2018 年,全球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 4.48 公噸。眼見氣候危機嚴峻,聯合國呼籲各國在 2050 年達到碳中和,截至今年 8 月,已有 137 個國家作出相關承諾。
Ryan Fung:全球能源大短缺是政治抑或人禍?
全球陷入能源荒,東方有中國因無炭用而限電,西方又有天然氣和石油短缺,短缺原因不一,有政策實施不彰,也有國際政治角力,但卻是一個機會,讓全球反思如何為未來轉型。
不再實用,只能懷舊的加爾各答電車
在加爾各答鬧市緩緩行駛的電車,曾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現在卻成為「雞肋」。對一個擁有 1,500 萬人口兼面對嚴重污染及過度擁擠問題的城市來說,這個擁有 140 年歷史的交通系統理應有助減輕惡劣情況,可惜當局及營運公司無意善用電車,以致電車服務欠準時、路線不便,搭客通常只為懷舊才選搭,鮮有人出於實質需要。
科學研究如何幫助氣候訴訟?
有關氣候變化的訴訟連年增加,2015 年至今已有超過 1,000 宗氣候訴訟案件。據統計,全球有 37 宗氣候訴訟與「系統應對」氣候變化有關,例如減排計劃未夠深入。除此以外,亦有訴訟與挖礦、森林砍伐等個別項目或行動有關。隨著更多氣候科學研究面世,氣候倡議者亦有更多彈藥發起氣候提訴。
消滅貧窮是減少全球能源消耗的關鍵?
過去,不少人視環境污染為經濟增長不可避免的副產品,當參與氣候變化討論時,有大國會托辭自己是發展中國家,要著重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生活質素,拒絕為溫室氣體排放設上限。列斯大學環境學家 Marta Baltruszewicz 的新研究就打破了扶貧和環保對立的迷思,證明消滅貧窮和減少能源消耗環環相扣。
完善的公共交通能否令人放棄私家車?
不少人為方便上班、出遊、接載家人而購置汽車,但在香港駕車並非易事,由於路窄車多,遇上交通意外和大塞車等等乃駕駛者的日常。若車主放棄愛車,轉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又能否解決問題?芬蘭初創公司 MaaS Global Oy 已開發出應用程式 Whim,致力完善交通服務,希望人們不必靠私家車也可方便出行。程式目前已應用於多個歐洲城市及東京。在赫爾辛基,有 12% 用戶表示 Whim 成功促使他們放棄私家車,同等數量的用戶亦表示他們將會這樣做。
牛也需要食補充品?
全球養牛業佔人類活動所產生溫室氣體總數的 10%,一直以來,食牛肉、飲牛奶都被視為對環境有害。不過,一間初創公司最近研發的新飼料補充劑,或可稍稍降低嗜牛者的罪疚感,因產品在牛隻身上使用後,平均可減少高達 30% 的甲烷排放。推算若全世界的乳牛都進食這種補充品,就能減少多於歐洲道路上 3 億輛汽車所生產的排放量。
碳交易有助減低碳排放?
電動車廠 Tesla 靠著出售碳排放權給其他汽車製造商,第一季獲得 5.18 億美元收益,同期淨利潤為 4.38 億美元。碳排放權對於某些企業舉足輕重。中國去年底公佈碳排放權交易措施,首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預計在今年 6 月底開始營運。商品可以交易,但甚麼是碳交易?
推動「碳中和」,日本的三道障礙(下)
要實現碳中和,關鍵元素是有夢幻能源之稱的氫與氨,因為這兩種元素即使燃燒,也不會產生二氧化碳,更不須擔心資源枯竭。但除了價格與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兩大難關之外,還有第三道障礙:供應鏈的建立。
推動「碳中和」,日本的三道障礙(上)
因此為了實現碳中和,日本政府於 2020 年底發佈「綠色成長戰略」,將氫與氨視為關鍵的戰略資源。以氫為例,即使燃燒,也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也不須擔心資源枯渴,可謂「夢幻能源」。然而要普及,必須突破三大障礙。
武肺危機,將重擊對抗氣候變化工作?
今次武漢肺炎危機,嚴重打擊各國的經濟和文娛活動,企業停業、各大體育聯賽停辦、電影上畫延期,連談情說愛都很難。唯一好消息是,武肺危機一度令中國工廠停工,專家預計今年溫室氣體排放會減少,「紐約時報」專題報道也認為,減少社交接觸,變相可以對抗氣候變化。可是,麻省理工學院旗下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卻認為,武肺危機只會重擊多年來的反氣候變化運動。
巴黎市長願景:15 分鐘生活圈
當年港府力主興建高鐵,揚言可為港人建構「一小時生活圈」,結果如今高速輸送的,卻是無色無味的致命病毒,以及闖關的缺德病人。巴黎市長 Anne Hidalgo 雖則「有樣學樣」,以「一刻鐘生活圈」為其競逐連任的政綱,但她想令選民親近的,並非「中央」而是近鄰 —— 旨在令全城人人皆可在踏單車 15 分鐘之內,往來住所、公司以及任何社會設施。
巴西雞翼我鍾意食,運輸業如何減排?
經濟全球化,各地有不同的生產優勢,商品的供應鏈遍佈全球,是不爭的事實。除了被拿作「soundbite」的「巴西雞翼」,林超英的苦心婆心,在於提醒大家減少浪費、注意購買耐用及可重用物品。消費者或有一定責任履行低碳生活,不過運輸業本身,其實也有減排空間。
減排其中一塊拼圖:氫燃料
法國早前提高燃油稅,觸發「黃背心運動」,弄得一頭煙,環保政策與窮人生計或相抵觸。應對全球暖化,減少溫室排放猶如 21 世紀的「顯學」,減排需要科技、經濟、政治的相互配合。加強利用氫燃料,也許是減排的其中一塊拼圖。
【人如其食】你的飲食如何,你的未來也將如何
食物取之於大地,但在未來,大地還能否支撐世界的食品系統?食品系統已知是氣候變化、淡水資源枯竭、水陸地生態系統的主要影響因素。在聯合國提出 1.5°C 警世報告後,日前「自然」期刊上發表的一份的報告指出,如不大規模改革食品系統,包括改變飲食習慣,環境將超出界限,即地球很危險。
氣候可變,世界可變,埃克森美孚也贊成碳稅
氣候或可變,世界或因此而變,而近日世界變了的,還有過往曾經是氣候變化懷疑者的埃克森美孚公司華麗轉身,拿出 100 萬美元以推廣「碳稅」。埃克森美孚這次葫蘆裡到底賣甚麼藥?
綠色和平:21 世紀氣候變化對香港的長遠影響
繼上年超級颱風「天鴿」後,今年的超級颱風「山竹」吹襲香港,造成近 400 人受傷、1,500 宗冧樹,香港多處地方海水倒灌,導致嚴重水浸和破壞。雖然我們不能將任何個別的極端天氣現象,直接歸因於氣候變化,但多項國際研究已證明,氣候變化將引發更多更強的颱風,並可能造成嚴重及不可逆轉的影響。人類目前減碳進度緩慢,氣候持續惡化。長遠來說,香港究竟會遭受甚麼影響呢?
碳排放上升,魚更難適應環境?
通過嗅覺,我們可以聞到食物新鮮或腐壞,乃至他人的費洛蒙,找到人生伴侶。嗅覺更是部分物種賴以存活的重要感官。不過其中,魚類的嗅覺功能正受威脅,甚至可能消失。英國科學家近日於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發表研究,警告假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繼續上升,魚類將在本世紀末,開始失去辨別氣味的能力。
人在奧斯陸:不開車才是身份象徵
買得起汽車是身份的象徵?對於一座城市,拎得起汽車,而又先人一步放得低,很可能才是先進的身份象徵。挪威首都奧斯陸正向此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