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世紀開始,泰晤士河就成為傾倒糞便、垃圾的地方,更曾有人難敵泰晤士河惡臭而要逃離倫敦。時至今日,經過污水處理等措施,泰晤士河水質已大有改善。不過無法過濾的東西 —— 濕紙巾 —— 近年在河上淤積成島,甚至影響河流走向。
泰晤士河
|共4篇|
如何把泰晤士河,重塑成世界一線的潔淨河流
香港近年銳意推廣「河畔城市」概念,進行多項河道活化工程,例如剛剛在 4 月份完成的佐敦谷明渠項目。香港的河道改善計劃成效如何,還有待觀察,而港人熟悉的英國,過去就成功把泰晤士河,由一道死水變成世界一線的潔淨河流。赫特福德大學水域生態學家 Veronica Edmonds-Brown 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撰文,細述當中的歷程。
圖說英倫史
倫敦最初只是作為羅馬開發的殖民點,沿著泰晤士河畔發展,時至今天,卻是 860 萬人的安身之地。以下 14 張相片與畫作,細訴這個英倫首都 2,000 年來的小城故事。
唐明:倫敦大火是怎樣燒起來的?
本月初倫敦泰晤士河岸又放了一場火,一座 17 世紀倫敦城的模型在火光中灰飛煙滅,以紀念倫敦大火 350 周年。1666 年 9 月的倫敦大火,在歷史上卻被視為倫敦浴火重生的一次洗禮,幸好有英國人對歷史細節的執迷,350 年之後重溫,依然有如宛在眼前,不但可以知道 17 世紀倫敦的生活狀態,還可以知道一點英國人歷久不變的小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