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

|共86篇|

追蹤俄軍戰犯的人臉識別技術,為何惹爭議?

俄烏戰爭為史上首次把 AI 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戰場,既協助認領遺體,亦追蹤戰犯身份。英國赫特福德大學專家 Felipe Romero Moreno 卻警告,免費提供技術的 Clearview AI 公司,以收集 1,000 億張人臉為目標,推銷予各地執法部門,早在世界各地鬧出私隱爭議。

【北韓大發燒】造就不合比例疫情的金氏奇跡

北韓 5 月承認國內出現 COVID 病例,往後以「發燒」數字公佈疫情走勢。根據官方數據,自 4 月以來,全國 2,500 萬人口中,發燒患者總數上升至 336 萬,截至上週五,死亡人數為 69 人。然而,專家及觀察人士質疑,大量人口染疫的情況下,北韓宣稱的死亡數字及比例極低,這個帳面上 0.002% 的死亡率,低於全球絕大部分國家,南韓東西大學細胞生物學教授 Justin Fendos 就認為,北韓「發燒」或死亡數字值得質疑。

另一位擊倒普京的男人:Telegram 創辦人

早前有消息透露,港府計劃封鎖通訊應用程式 Telegram,但過去早有政府下達類似禁令,俄羅斯的封鎖行動便以失敗告終。當時擊敗普京的男人,為現年 37 歲的 Telegram 創辦人杜洛夫(Pavel Durov),被譽為「俄版朱克伯格」,曾經因拒絕普京要求交出烏克蘭示威領袖數據,最終被迫離開俄羅斯而定居海外。

一個 APP 如何救海龜?

玳瑁眼鏡及飾物近年深受年青人喜愛,這種獨特花紋源自同名的海龜龜殼。玳瑁有塑膠般耐用可塑的特性,兼具半透明琥珀色及棕色紋理,幾個世紀以來都被用於製作珠寶、梳子到餐具等各種用品,玳瑁亦因此被大量獵殺至瀕臨絕種。最近就有保護組織為免更多海龜受害,開發出以照片辨識玳瑁製品真偽的應用程式「SEE Shell」,並收集數據以打擊仍然持續的非法貿易。

未來城市規劃,是一場模擬城市遊戲?

「模擬城市」、「都市:天際線」都是著名城市建造遊戲,玩家可在逼真的模擬環境中規劃城市。現實中,城市規劃專業亦愈多利用數據收集,在電腦建立城市的數碼分身(Digital Twin),計算不同政策帶來的後果,甚至有遊戲商協助政府開發城市模型,可見未來城規與模擬遊戲將更難分虛實。

他們自願獻出私隱,擔當「智慧城市」白老鼠

以大數據管理的「智慧城市」,是不少人眼中私隱全無的惡托邦,但有 54 個家庭自願獻出個人數據,在釜山參與南韓首個「智慧城市」實驗。「紐約時報」採訪部分住戶,他們不但嚮往其中生活,還認為這是人類未來,宜盡早適應。

多哥政府如何利用 AI,發放現金援助?

現屆香港政府的任期即將屆滿,提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相信很多人會想起申請繁複、彈性欠奉、拆分多輪發放的消費劵。在地球另一面,世界上其中一個最貧窮的國家多哥,就嘗試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最有需要的群眾發放現金援助。

AI 轉身變:生產鏈技術如何解決公共衛生問題?

每套健全的公共衛生制度,皆由成千上萬的拼圖組裝而成,從檢測到會診,中間經歷無數程序,每一步驟都要做好管理。對於一些資源緊拙但疫病為患的政府而言,要維持醫療系統是特別艱鉅的任務。「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就報道,在跨國機構協助下,一些發展中國家開始用人工智能支援的生產鏈管理程式,決定新診所選址、分配人手和裝備,令人民更容易得到醫療服務。

英國醫學期刊:「超額死亡」才是追蹤疫情的最佳指標

截至 2022 年 2 月 22 日,香港累計超過 6 萬宗 COVID-19 陽性檢測個案,總死亡數字為 336 宗,單日本地確診個案亦高達 6,211 宗。基本上自 2020 年初疫情爆發至今,我們每天都會聽到上述的個案匯報,但甚少提出質疑。今年 2 月,醫學界權威期刊「英國醫學雜誌」就發表編輯評論,指「超額死亡」(excess death)才該是追蹤疫情的最佳指標,比起死亡和確診數字更精確有用。

Don’t be Google:數據分析初創公司的新口號

Google 曾經用「Don’t be evil」作口號,最終成功在競爭對手中突圍而出。時移世易,愈來愈多數據分析初創公司講求私隱,轉而以「Don’t be Google」為準則。這些公司重拾對私隱的重視,明言要成為「Google 分析」的替代品,改變巨獸獨大的情況。

數據支配人生:21 世紀的量計時代

由我們每日瀏覽的社交媒體,到政府推出的「安心出行」,都會產生和跟蹤大量個人數據,前者的數據可用於商業推銷,後者則聲稱用於「抗疫」工作。前華威大學校長、權威地理學家 Nigel Thrift 就曾提出「量計」(qualculation)概念,形容數據計算已經支配了我們的思維和 21 世紀的社會發展。

英國醫學期刊呼籲:藥廠應立刻公佈疫苗原始數據

特首林鄭月娥宣佈將於 2 月 24 日起推行疫苗通行證,市民到時須至少打一針疫苗才可到食肆、商場等處所。就在香港政府的「專家顧問」呼籲全民接種疫苗,認為有助遏止疫情的同時,醫學界殿堂級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編輯們卻作出呼籲,疫苗廠商應立即公佈實驗原始數據,方能作科學討論。

透過眼睛,可以看出死亡風險?

眼睛除了是靈魂之窗,更是了解健康的窗口。像高膽固醇也會導致虹膜周圍形成白色、灰色或藍色的環;乾眼症則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徵兆。而視網膜損傷亦可能是疾病的早期徵兆,像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甚至癌症、青光眼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近日有研究發現,視網膜更可以確定身體的生物學年齡,由此預測死亡風險。

生理性別數據,對社會科學研究依然重要?

近年,西方社會的性小眾平權運動日漸壯大,愈來愈多人呼籲性別多元化,希望擺脫二元的兩性(男女)劃分。這股浪潮不單席捲文化藝術、體育、商界,也影響了學術研究。很多機構不再收集「生理性別」(sex)數據,而是問及受訪人的主觀性別認同(subjective gender)。倫敦大學學院的社會學教授 Alice Sullivan 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撰文,重申生理性別數據之重要。

【ESG 投資】ESG 數據平台爭鳴,如何管理?

可持續是近年投資的當紅主題。市場上的金融產品及上市公司所使用的 ESG(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衡量方法與數據多不勝數,投資者或會因此感到困惑。ESG 評級機構於是應運而生,參量各項 ESG 指標,標榜能幫助投資者挑選有社會擔當又環保的公司。日前,名為 ESG Books 的數據平台正式推出,旨在為公司和投資者提供免費的 ESG 數據。

疫情正如何顛覆宏觀經濟學?

疫情爆發以來,普遍經濟學家都對前景作出壞打算,結果總不似預期。「經濟學人」分析指出,疫情瞬息萬變,宏觀經濟學分析往往追不上發展,以致各國政府和央行更仰賴實時數據,如非接觸支付、航班升降量和餐廳訂座率,以調整抗疫及經濟政策,變相加速數碼科技牽動的實時革命(Real-time Revolution),同時亦可能完善極權統治。

【刷個臉,買個麵】校內人臉辨識,以私隱換方便?

過去一年半,多國利用最新科技作為監控手段,引起公眾對此反思及提防。由週一開始,蘇格蘭北艾爾郡(North Ayrshire)共有 9 間學校於飯堂引入人臉辨識系統,僅為在午餐時段加快收錢速度。以幼童的私隱,換校方的便利,是物有所值抑或得不償失?從家長到專家,各有各憂慮。

無休止的全球化:擁有寬廣的未來?

在香港,我們很容易見到美國快餐店、英國銀行、日韓家電,甚至足不出戶就欣賞到世界各地的影視娛樂,全球化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關鍵詞。在學校裡,我們會概括理解到,全球化就是科技進步,人類活動不再受地域限制的現象。美國經濟史學家 Marc Levinson 就撰文解說,全球化演進其實來得複雜,而第四波全球化亦已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