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歷史學者 Niall Ferguson 所著的「廣場與塔樓」,嘗試重建歷史網絡,點出「網絡」對歷史發展的影響力不下於階級結構。書名所指稱的廣場和塔樓,可理解為作者全書兩大權力運作方式的象徵。百年過後,回首今天,或許歷史記述的不是杜林普與習近平的較量、中美爭雄角力,而是底下小城百萬人民的騷動,怎樣透過網絡互相連結、壯大,與追求自由的不懈渴望。
WKC
|共22篇|
美國外交政策有何錯誤?
延宕多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終獲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在國際政治的大棋局中,香港的地緣政治角色將產生怎樣的變化?會否走向論者所謂的「中美共治」新格局?值此之際,一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 Michael Mandelbaum 的舊著「美國如何丟掉世界」,分析後冷戰時期的美國外交政策成敗,對了解時局或有啟示。
為何他們下得手?施暴者扭曲卻又合理的心態
五個多月的時間裡,死亡、暴力與香港這國際城市愈走愈近。美籍作家 Dave Grossman 的經典作品「論殺戮(On Killing)」,系統地探討人類的殺戮行為,其中一章仔細分析與殺戮如影隨形的「暴行」。Grossman 在書中以「針對非戰鬥員的殺戮行為」定義「暴行」,以這標準或不完全適合於香港套用,但作者對施暴者的分析,對了解其心理、邏輯,值得時人借鏡。
「黃藍是政見」還是世界觀?
「黃藍是政見」是香港反送中運動常見的口號。可是,細看兩方支持者,黃藍不單是政見,在美學、待人接物態度等方面亦有不少差異,歸根究底可能是人民世界觀的分歧。美國政治學學者 Marc Hetherington 和 Jonathan Weiler 合著的「極端政治的誕生」指出,「世界觀」是現今政治分歧的關鍵。此書雖以分析美國政壇為主,有其獨特的社會政治脈絡,但對了解極端政治如何出現亦不失借鑑作用。
天安門廣場擴建的政治考量
北京的天安門作為中國的一個重要政治符號,勞動節慶典、國慶閱兵等儀式均在此舉辦,其建設考量自然離不開政治。洪長泰所著的「毛澤東的新世界: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的政治文化」,講述了中共建政後,天安門廣場擴建的一段歷史及背後的政治計算,分析中共如何利用空間規劃創造新的共產主義政治文化。
網絡時代,對話的意義
如何有效溝通,是一門深奧學問。只是,說到底,對話的前提是需具備同理心、了解談話對象的想法,否則對話徒具形式,根本無法拉近對話雙方的距離、增進彼此了解。例如對 200 萬人的聲音充耳不聞,但期望能與 150 人「對話」,與獲抽中的人有 3 分鐘時間深入交流,其「對話」質量、效用可想而知,無異緣木求魚。對話有效,但不是這種。
西藥東漸:民國的禁慾與強身
亂世浮沉,當世道愈亂,人人自危,社會強身健體之風愈熾。在西方的運動強身概念傳入中國之前,華人是如何擺脫虛弱、強健身心?皮國立的「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敘述了民國時期的醫藥史,帶讀者一窺中西醫藥知識交流的實況,了解時人對身體、疾病的觀念流變。
穀物:早期國家形成的重要推手?
「以農立國」是中國歷史裡的常見說法,強調農業是中華文明的傳統、是經濟的根本。然而,中國是否歷史上的特例?還是「以農立國」其實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耶魯大學教授James C. Scott所寫的「反穀」,嘗試提出另一個假設,反思穀物在早期人類社會扮演的角色、又如何逐漸成為國家建設的工具。
如何化解社會仇恨?
由示威者耳熟能詳的「黑警」、「黑社會」指控,到警方回罵的「蟑螂」、「廢青」,從這些口號與言辭可見,憤怒不滿燃起的仇恨思想已遍地遍野,甚至有城中學者悲觀地預言,指「一兩個世代深藏的對政權和警察的仇恨,將永遠不能消除」。要如何面對、消弭現時充斥社會的仇恨情緒,共同解決當前的嚴峻分歧,一讀 CNN 專欄作家、曾於 Ted Talk 講解仇恨的 Sally Kohn 著作「逆轉恨意(The Opposite of Hate)」,或能更了解仇恨和可能的解藥。
【文宣要人】網絡時代動員要訣
過去的罷工罷課等社會運動,多數由政黨、工會等團體組織發起,來到互聯網時代,這種傳統動員模式的重要性已逐漸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在電腦彼端敲響戰鼓,以鍵盤號召群眾。電腦電話人人皆有,如何將網上動員,化為網下的行動,是展示影響力的關鍵。兩位社群媒體專家 Jeremy Heimans 和 Henry Timms 合著的「動員之戰」,闡述了新時代的網絡動員要訣。
木剛則折的強勢領導
尤其是世局混亂、面臨危機之時,人民總渴望強人橫空出世拯救世界。牛津大學名譽政治學教授 Archie Brown 的「強勢領導的迷思」,總結近百年世界各地政治領袖的經驗,指出這種強人崇拜只是一種迷思,強不一定好,讀者或可從書中管窺管治之道。
不穩定無產階級:全球社會不安之源
放眼全球,傳統的精英政治沒落、右翼勢力興起已成定局。究其原因,不得不提全球化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經濟學家、劍橋大學博士 Guy Standing 所著的「不穩定無產階級」,分析了新自由主義為經濟環境帶來的影響,對了解新一代所面對的經濟社會環境有不少助益。
兩黨趨同成美國政壇隱憂
近日,各地社會民憤連綿不斷,政府管治失策,將社會一步一步推向爆發邊緣。此時,可一讀美國 Fox 電視的新聞主播 Tucker Carlson 所著的「當我們被困在同一艘船上」,了解美國政壇近年的蜩螗狀況,讓讀者以為借鏡。
希臘神話的機械人學
隨著科技進步,AI、機械人將在人類生活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人與機械的關係、人如何自處等問題,縈繞人心,成為道德倫理的新課題,除了由科幻作家艾西莫夫提出、經典的「機械人三大法則」外,或許亦可從古希臘神話傳說中汲取靈感、作出借鑒,重新思考現代人在世界的位置。
流言:連結社群的工具
近來香港出現「記者證現在特別降價優惠」、「有人計劃使用汽油彈」、「有警員被示威者鉗斷手指」等流言,經口耳相傳、網絡散播,不少人信以為真,令本已薄弱的社會互信更添疑慮。社會動盪不安,信任正逐步瓦解,網絡資訊氾濫,如何明智地辨識流言,成為人人必備的重要技能。日本中央大學教授松田美佐所著的「流言效應」,研究了流言的特性、效果和傳播方式等範疇,為大家在流言社會生存做好準備。
暴力:一種情境互動的結果
「暴力就是暴力」,在過去個多月,由 6 月 12 日警察開槍鎮壓示威者、7 月 1 日示威者衝擊立法會、7 月 7 日的旺角黑夜,甚至出現九龍灣大漢連揮 13 拳,香港充斥所謂「暴動」、「暴徒」。港人對暴力的意思似乎了然於胸,只是在現實中,暴力的出現並非三言兩語就能說清。美國社會學家 Randall Collins 的「暴力(Violence: A Micro-sociological Theory)」以微觀、社會學的方法,研究暴力如何在社會發生,啟發讀者去了解各種暴力的性質。
權威沒落,社會如何重建信任?
民無信不立,「信任」是令社會暢順運行的必酬品。只是,當戰爭即和平、暫緩即撤回等小說「1984」般的 Doublespeak 愈加普遍,謊言歪理橫行,公眾不得不字斟句酌,「信任」就變得愈來愈稀缺。如何重建信任,導正社會歪風,讀一讀於牛津大學任教的 Rachel Botsman 所寫的「信任革命」,洞悉現代社會的「信任模式」轉變,或有助益。
新時代下,美國 12 條對華政策主張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了解美國對華的未來部署,必須認清其思路脈絡,美國國防政策顧問 Michael Pillsbury 在「2049 百年馬拉松(The Hundred-Year Marathon)」,提出 12 條對華政策主張,重溫其觀點意見,有助撥開中美關係的迷霧。
陰謀論背後的心理學解釋
「外國勢力搞亂香港」、收錢參加遊行、「烈士收錢自殺」等陰謀論無處不在,雖然明眼人一看即知可信度甚低,卻始終有人篤信不疑,令相關流言縈繞不去。讀一讀倫敦大學講師羅伯.布萊瑟頓所著的「為甚麼我們會相信陰謀論?(Suspicious Minds: Why We Believe Conspiracy Theories)」,或許有助了解陰謀論何以流行、人為何會相信這些荒謬不已的論述。
橡膠泡沫爆破終致滿清覆亡?
香港的中史教科書每每將滿清滅亡總結為「貪污腐敗」、「滿漢種族問題」、「改革不力」等陳腔濫調,淪為普通道德規訓,鮮少以現代化的方法分析、解讀,對讀者汲取歷史教訓的意義不大。藍弋丰所著的通俗史書「橡皮推翻了滿清」嘗試從全球史的角度剖析滿清滅亡的原因,以有趣角度切入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