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anor Ng

|共48篇|

前 Google 員工:科技設計就是要你上癮

身為產品哲學家和 Google 前設計倫理學家,Tristan Harris 認為一間科技公司真正以人為本,理應盡量令用家感覺充實,不會浪費時間。但以他在業內的所見所聞,如今所謂「良心」的科技設計,頂多只是令人察覺自己的使用習慣出現問題,而未有真正關懷用家的需要。他更批評,多間矽谷巨擘花盡心思,只為研究如何叫你科技上癮。

6 種值得深交的同事

白領皆知,你與同事的關係如何,你的職場生活也必如何。但時間和精力有限,要跟所有同事都打好關係,根本是天方夜譚。商業媒體 Fast Company 綜合多名專家意見,歸納出辦公室內最重要的 6 種人,值得你主動加強溝通,令工作更為輕鬆、愉快和有意義。

見工時最該問的 6 條問題

見工的過程當中,面試官通常都會給你提問的機會。這時最忌口啞啞,令僱主覺得你對這份工沒興趣,或者態度不夠積極。如何問出一道好問題,令自己突圍而出?Business Insider 整理出以下 6 條你可能漏掉的問題,助你提高獲聘的機會。

三種有科學根據的抗壓治療

呼吸過淺、肌肉緊張、心跳加速、腎上腺素或荷爾蒙皮質醇失調……以上都是壓力「爆煲」的跡象。假如長期放任不管,恐會構成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如免疫力下降、出現炎症、專注力及記憶力下降、睡眠失調等等。時代雜誌綜合出以下 3 項有科學根據的方法,助你減壓放鬆。

芬蘭人,每天 10 杯咖啡的文化

芬蘭人消費咖啡的能力驚人,人均一年購入 12 公斤咖啡,約即每天 10 杯咖啡左右。芬蘭人習慣配搭傳統肉桂卷享受咖啡,招待朋友,當地的勞工權益甚至包括員工每天享有起碼 2 段約 10 分鐘的咖啡時光。不過,即使芬蘭人常飲咖啡是街知巷聞,但當地甚少優質咖啡店,以致追求醇香品質的芬蘭人不得不選擇自家沖焙。

公開稀有動物資料,竟導致物種滅絕?

資訊愈公開透明愈好?資訊應否完全透明?這個議題在物種研究上爭論不休,因為物種資訊透明涉及捕獵、絕種、學術研究透明方針等重大問題。早於 2006 年,有 4 名生物科學家去信著名科學期刊 Science ,以「科學描述足以危害物種」為題,嚴正指出假如生物學家發表最新確定的生物資訊前,沒事先警惕研究或會被寵物買賣商人利用、按圖索驥捕獵稀有物種出售,生物學家這點的疏忽或無知,間接助長過度捕獵活動。

抗生素無效:現代醫學終結時?

據估計,全球每年有超過 70 萬人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為免人類濫用進一步加劇抗生素失效問題,世衛早前更新部分抗生素的取用級別,將被視為最後防線的抗生素如粘桿菌素( colistin )納入最高的「特別取用」級別,只有當其他抗生素治療無效時才能使用,以期延長它們的壽命。

誰有份建立英國人身份?

由英格蘭王國( 1649 )、大不列顛王國( 1707 ),再過渡至現今為人熟悉的英國(即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由分裂到聯合、由各自為政到共政,約一千年來,在建立「英國人」這共同的政治身份、英國這套文化語言上,以下的歷史人物大概會紀錄在案。

VR 對談:練就跨國界同理心

史丹福大學曾有實驗心理追蹤研究發現,曾虛擬「體驗」斬樹的一組測試對象,日常平均耗紙量會較只看環境報告或相關電影素材的測試對象為少;另外,亦有英國醫院曾利用 VR 技術,讓實習醫生和護士切換至急症病人視角,目的是讓他們更深刻感受,有哪些不言而喻的無意識動作,容易觸動起病人的恐懼或不安,於是 VR 電影可喻為「同理心武器」。

不靠高薪,如何成為最佳僱主?

自 1998 年起,「財富雜誌」( Fortune )每年均會根據全國大型企業的員工意見反饋、福利政策,以及性別/種族比例等資訊,綜合出美國年度首 100 名「最佳僱主」( The 100 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 )。工作環境獲全球稱頌、工作計劃具挑戰性,宗旨為「組織全球資訊」的 Google 連續第 6 年佔首位;但緊隨其後的,卻並非專業諮詢公司、抑或緊守醫學理想的生物科研公司。取而代之,第二名反是大隱隱於市、家庭式默默耕耘逾百年的連鎖百貨超市 Wegmans Food Markets 。

清除福島核廢料,道阻且長

福島核災事隔六年,東京電力(Tepco)期間不斷派遣遙控機械人抵達人跡罕至的災區收集輻射數據。可是,機械人的抗輻射持久力卻遠低得讓評估人員「無法想像」。2 月初用作清理碎石的「蝎子型」機械人在工作 2 小時後,攝錄機受輻射影響失靈得半路折返,較評估人員原來預期的損耗時間快 5 倍;在最近一次的勘察,探索機械人 Sasori 甚至無法折返,原因是建築碎石和熔解廢料不但阻礙了 Sasori 靠近二號反應堆,甚至還把 Sasori 卡住 。

杯葛力:有用無用你懂不懂?

最近乘客貨車的時候,聽到司機吐苦水,說很痛恨某知名的召喚客貨車 App,全因他們收取高昂回佣:「如果全港客貨車司機都支持,杯葛此應用程式,那就有救,但這是沒可能的。」是啊,要集體對抗一間企業已經艱難,何況是一個政府?以下介紹一些曾掀起改變的杯葛行動。

大勢所趨?年輕選民的「另類選擇」

常言道年輕人政治冷感、甚或是政治無知的徵狀,大部分已發展國家的投票數據均反映,愈年輕一群的投票率往往愈低。在英國或波蘭,少於一半 25 歲以下的青年人曾在最近一次的選舉中投票;在 2015 年的瑞士聯邦選舉,有近 3 分之 2 的「90 後」選擇坐留家中;在 2014 年的美國國會選舉,則有約 5 分之 4 的「90 後」選擇不去投票。到底年輕人是對政治冷感,還是有另一番體會?

與老人痴呆相關的 4 項研究

有沒有想過聖誕老人一天不再派禮物,原因是患有老人痴呆?聽上來有點胡說八道,這卻是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 Alzheimers Research UK )的宣傳動畫,希望引起大眾對此病的關注。由於廣告過份令人黯然神傷,為免小朋友看得情緒低落,研究中心甚至特別安插廣告在晚上 9 時後才播放。而近日亦有 4 項研究和發現,進一步了解老人痴呆症的成因及治療方法。

商場化的印尼,跟香港一樣?

「摘去鮮花,然後種出大廈」不獨是本地寫照。單看 2014 年數據,估計將可取代東京成為世界最大城市的印尼首都雅加達(Jakarta),便建有商場超過 170 座。零售用地在短短 1 年間增長達 17 %, 10 年前還未有品牌進駐的雅加達,現在平均每 4 公里便見 4 家商場。有商場在城市中林立,自然便有人流連忘返;不過,也有雅加達人即使從未到過這些地方,亦需為興建商場這項「共業」付出代價:城市公共空間遭收窄、更嚴峻的交通擠塞和洪水問題,全都是要付的帳。

芬蘭教育:不重學科界線的主題教學

芬蘭的學生能力,長期位於國際評估 PISA 的 10 名內,一直是全球教育的範例。回顧芬蘭的教育政策,芬蘭人不會強調成為「世界第一」,亦沒有研究如何量化學童表現,即使學生的 PISA 成績自 2012 年微跌,依然大力推行以人文為本的教育理念。不要去羨慕,當香港學生受苦於填鴨式教育、補習名師分析出題規律及考試數據,芬蘭卻沒刻意迎合以學科作分界的國際測試,反而於今年度的教育改革提出「主題教學」—— 一種刻意融合各學科於一體的教學模式。

冰島女性地位高尚,靠的是……

曾經,冰島也是個「男主外,女主內」的國家。每當丈夫出海捕魚,妻子便會身兼農夫、獵人等幾角,照料一家的起居飲食。不過,這設定自 1975 年起便有了突破性的變化。冰島女性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在國會中亦屬弱勢,在 63 位議席中僅佔寥寥 9 位,來到今天,現為世界經濟論壇(WEF)性別平等指數最高的地方。到底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