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y Tong

|共1097篇|

警察平均壽命較一般人短嗎?

警察無疑是一項時常要體力勞動的工作,太平盛世時要巡邏也要緝捕犯人;有政治衝突時又要充當權貴打手,日夜鎮壓群眾運動。時常在危險的環境工作,作息又不定時,於是有說法指,警察平均壽命會較一般人短。有不少研究便嘗試探討警察的平均壽命,以及退休後的健康風險。

重溫經典「蟲魔法」事例

香港的示威者創意無限,抗爭工具層出不窮,反送中運動間有幾場示威,示威者甚至用上昆蟲為武器,例如 928 的金鐘示威和 10 月 1 日黃大仙示威。在香港,過去會有放貸人以屎蜢追債,佔旺時期也曾經有人以屎蜢恫嚇示威者。在外國,亦曾有以昆蟲示威的先例,最經典是 2016 年英國的 Byron 餐廳案。

警犬的歷史和道德爭議

香港警方在連日的反送中運動中,多次出動警犬到示威現場。10 月 21 日的元朗示威中,執勤警犬沒有仼何防護裝備,被迫在行動中吸入大量催淚毒氣,如此部署令警方受各界譴責。由獵犬、軍用犬到家犬,狗隻多年以來都是人類忠誠的朋友夥伴。就讓我們梳理一下世界警犬史,以及了解背後多年來的道德爭議。

抗爭者縱火,是淨化社區的行為?

以縱火進行抗爭的例子,世界各地比比皆是,包括烏克蘭著名的「凜冬烈火」;智利反通脹示威,人們亦火燒地鐵站。在各國,縱火都是極為嚴重的罪行,例如在香港,最高懲罰是判處終身監禁,遠比其他罪行如非法集結等高。有研究便分析,為甚麼示威者選擇縱火,而縱火在抗爭中扮演甚麼角色。

社會感染理論:警暴問題如何像疾病般蔓延

要解釋警暴問題,有些人會從心理學角度看,有部分警員把自己的濫暴行為,視為執行公義的方式;有些心理學家則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這類行徑如何在警隊內部像疾病一樣蔓延。今年,一班美國學者便在社會科學學術期刊 Criminology & Public Policy 撰文,從人際網絡,分析警暴問題。

土耳其法醫:別當政權暴行的遮醜布

香港的反送中運動中,各界人士包括國際特赦組織,譴責警方對被捕人士施以酷刑,警方反過來呼籲受害人主動報案和投訴。近月又出現一宗宗「死因沒有可疑」的「自殺案」,更令人不寒而慄。要查證每一件酷刑案以至命案,需要大量醫學知識;但看似客觀的醫學判斷,其實是權力爭逐的平台。土耳其法醫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把醫學專業變成政權暴行的遮醜布。

「鎖魔法」:和理非的最大武器

在這次反送中運動,香港示威者用了多種不同的武器,如汽油彈、鋼棒、磚頭,甚至昆蟲,其中一樣較少討論的工具是鎖鏈,示威者有時會以鎖鏈把警署、地鐵站出口鎖起來,以防止速龍小隊突擊。在近年,鎖鏈是外國非暴力抗爭的象徵,也是示威者常用的武器,而且用得出神入化,就例如近日的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行動,令各國政府頭痛不已,甚至開始立法規管。

何謂「政治犯」?一場身份政治的角力

9 名加泰隆尼亞獨派領袖,因為 2017 年舉辦獨立公投,於今個月被西班牙最高法院判囚 9 至 13 年,事件觸發當地大規模示威。在香港,超過 4 個月的反送中運動,警方至今亦拘捕超過 2,600 名示威者,現時有四百多名被起訴。當警察濫捕變成常態,就會出現愈來愈多「政治犯」,可是如何定義「政治犯」一直是複雜議題。

革命過後,烏克蘭漫長的警隊改革之路

烏克蘭示威以亞努科維奇下台作結,親西方政府後來解散當地防暴警察,部份防暴警察更向民眾下跪道歉,成果為不少港人津津樂道。可是,5 年過後,烏克蘭警隊的改革之路依然十分漫長。今年,漢堡大學政治科學家 Cornelius Friesendorf 在學術期刊 Problems of Post-Communism 刊登研究,形容後廣場革命的烏克蘭是一塊制度拼裝(Institutional Bricolage),政府像一個修修補補的工匠,進行改革同時,很多舊元素依然殘存。

以下四點,說明「酷刑」與你有多近

酷刑是令人髮指的暴行。世界絕大部分政府口頭上都反對酷刑,並建立相關法律條文。可是,酷刑問題一直未有杜絕,而且不局限威權國家。愛丁堡大學政治及法律人類學教授 Tobias Kelly,過去廿年一直從事有關人權、政治暴力及酷刑的研究。今年,Kelly 便在學術期刊撰文,呼籲大家是時候要反思過往反酷刑工作的不足。

崇高志向的腐敗:白警為何走上腐敗之路

警隊腐敗是犯罪學重要的研究問題,有一大部分的警察貪污、濫權問題是源於制度性的缺憾,例如缺乏監管制衡、招募人才良莠不齊,以及法治教育不足。這些是說法的前設是,警隊腐敗源於一群害群之馬,而現行制度沒有在招募過程好好把關,監管制度也無法把他們揪出來。可是,警隊腐敗很多時不止由一班唯利是圖、文化低下的「黑警」造成;一些文化水平高、正義心重的「白警」也會以正義之名,走上濫權腐敗之路。

「國際標準」:過去一年,甚麼國家以真槍應對示威?

在剛過去的十一國慶日示威,警方首次以真槍實彈。事後,警方形容涉事警員生命受威脅,在電光火石之間,迫於無奈做出開槍決定,做法合乎「國際標準」,但事件卻引起巨大迴響。回顧過去一年,世上會以真槍實彈應對示威的地區還不少,港府日後將按哪一套「國際標準」行事?香港人乃至國際社會,都在密切關注。

威權政府的諮詢對話機制,扮演甚麼政治作用?

回歸以來,香港政府雖然被指為一個非民主的威權政體,卻一直熱衷建立各種諮詢對話機制,包括大型的公眾參與活動、諮詢會、政策工作坊,還有各類持份者會議等。其實這是一個全球現象,由中國、俄羅斯到新加坡等成熟的威權政體,都會以諮詢機制來鞏固政權。

酷刑心理學:為甚麼執法者以嚴刑拷問疑犯

到了 21 世紀,基本上整個文明世界都視人權自由為普世價值,而酷刑一直被視為違反人權的嚴重罪行,聯合國自 1984 年起,便共有 146 個國家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締約國。可是,即使世人普遍認同酷刑是野蠻行為,在一些發達地區,酷刑依然存在。近年,便有不少研究,嘗試分析為甚麼在文明年代,執法者還會以嚴刑拷問疑犯。

警察截查如何威脅個人健康?

每天,我們社交網站的版面,都被驚心動魄的警暴畫面佔據;而警察截查青年、搜身的過程,片段短且不帶血,人們很容易忽視警察隨意截停市民所帶來的後果。就在今年,社會科學期刊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出版了兩篇分別有關美國和歐洲的研究,兩篇研究都顯示警察隨意截查市民,已經成為當年健康隱患。

澳洲原住民巡邏隊:在政府警察系統以外追求安全

香港有網民曾經號召成立香港民衛隊,以保衛示威者和普通市民。其實,有關民衛隊的意念,在外地尋常可見,例如墨西哥居民因對抗黑警和黑幫而自組的 Autodefensas。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員 Amanda Porter 就在犯罪學期刊 Theoretical Criminology 發表論文,分析澳洲原住民巡邏隊的例子。

【假驅散,真圍堵】沸水戰術的歷史

沸水戰術(Kettling),是近年來世界各地常用的人群管理策略。警方會組成大型封鎖線,四方八面,長時間地把示威者包圍在一個狹小的有限區域,就像熱水煲(Kettle)把流水煮沸一樣。這個戰術在英國、美國尤其常用,在香港警察也用上類似手法。各國警方會把沸水戰術稱為圍堵(containment),認為能有效遏止暴力和動亂;示威者則指沸水戰術大大侵害人權,包括人身自由和示威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