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y Tong

|共1097篇|

民主化令人更健康?

去年 6 月至今,從反送中到武漢肺炎,香港人經歷畢生難忘的大半年。自疫情爆發,香港政府反應遲緩,令不少港人上了一門疾病政治學。五大訴求與防疫,民主與健康,其實息息相關。以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全球衛生計劃總監 Thomas Bollyky 為首的研究團隊,去年於著名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撰文指出,民主化會令人更健康。

重溫伊波拉危機:世衛的災難級應對

武漢肺炎爆發後,世界衛生組織反應遲緩,受各界炮轟,其中更有數以十萬計的網民聯署,要求一面倒唱好中國的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問責下台。可是,當我們重溫 2013 年 12 月爆發的伊波拉危機,就會發現低處原來可以更低,而當時統領世衛的,正是香港人熟悉的「雞珍」陳馮富珍。該次伊波拉危機奪去超過 11,300 人的性命,是 21 世紀最大的疾病災難。

暗黑料理:蝙蝠烹飪史

這次武漢肺炎大爆發,不少人懷疑病毒由蝙蝠傳染給人。很多人就歸咎於當地人吃野味所致,其中一名內地女網紅吃蝙蝠的影片,就在全球瘋傳,後來證實該影片是在太平洋島國帛琉拍攝,但影片已經加深了對華人的種族歧視。其實,蝙蝠料理比人們想像中來得普及,讓我們梳理一下蝙蝠烹飪史。

醫護應否參與公民抗命?

武漢肺炎大爆發,由北韓、蒙古到俄羅斯,都關閉與中國接壤邊境。而香港各界都要求政府盡快封關,從源頭堵截來防疫,但政府仍未全面封關。醫管局員工陣線宣佈跟高層談判破裂,第二階段罷工正式開始。剛好今年 1 月,知名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就曾刊登兩篇文章,分析醫護人員應否參與公民抗命。

造福人群的發明:醫學口罩的歷史

武漢肺炎爆發,全城人心惶惶,人人戴口罩防疫,不單市面缺貨,更有黑心商人炒賣口罩。自從 2003 年沙士爆發之後,醫學口罩已經是香港市民個人護理的重要一環,有病戴口罩,基本上是香港人的醫學常識。不過,在 19 紀世紀中前期,醫學界其實並沒有消毒的概念。直到 1860 年代,法國細菌學家路易.巴士德的一系列著作,確立了「菌原論」,改寫了後世醫學發展。

道德運:好人真可以一生平安?

在農曆新年,大家會聽到各樣祝福,有些人會到廟宇,祈求健康運、桃花運、文昌運,但相信很少人聽過所謂的「道德運」(Moral Luck)。西方有些哲學家指出,我們成為好人抑或是壞人,有時都是運氣使然,一個人能否做好人,並非完全自己決定。哥德堡大學哲學家 Robert J. Hartman,就在去年於老牌學術期刊 Philosophical Studies 撰文,捍衛道德運的概念。

幸運政治學:甚麼政見的人會更相信運氣?

每個人都想有好運,一個人時運高,自然做事得心應手一點。可是,究竟一個人成功與否,運氣因素有多重要,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一班賓夕凡尼亞大學和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心理學家,就提出幸運政治學(Politics of Luck)的概念,她們指出保守建制的人,會較不相信運氣的重要性,而開明自由的人,會更認同運氣主宰一個人的成就。

同盟國的反撲:二戰後納粹軍人的下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慘烈的一章,納粹德國政府有系統地屠殺猶太人,令約 600 萬猶太人遇難。其後,納粹德國敗亡,希特拉和戈培爾等領導人在此以前就自殺了,「蓋世太保」首長戈林等多名高級官員在紐倫堡大審判被處以極刑,有少部分納粹黨人成功流亡到南美。可是,有關一般納粹軍人的下場卻很少被提及,作為獨裁政權的士兵,他們下場大多十分悲涼。

以國家之名殺人:美國的政治暗殺史

今年 1 月 3 日,美國政府派無人機空襲巴格達國際機場,擊殺蘇萊馬尼。暗殺行動由杜林普親自下令,使中東一時間戰雲密佈。在美國歷史中,不乏類似的暗殺行動,美國歷史學家兼作家 James Johnston 去年就出版新書 Murder, Inc.,講述在甘迺迪和詹森總統任內的中央情報局(CIA)是如何運作,特別是如何處理古巴問題。

疾病政治學:為何疫病是個政治問題

不少學者擔心,像 1918 年西班牙流感的世紀疫症會再次降臨。全球學者都為下一場世紀大疫症嚴陣以待。挪威卑爾根大學學者 Kristian Bjørkdahl 和 Benedicte Carlsen 就在 2019 年編輯出版了 Pandemics, Publics, and Politics 一書,提醒大家若想好好備戰,就要先了解一個真相 —— 每場疫症爆發都不僅是流行病學的問題,它同樣是一個政治問題。

國際刑警如何成為獨裁者的跨國爪牙

我們常會聽到「國際刑警」這個組織,最近一次是日本政府希望藉其協助,緝拿日產汽車前董事長戈恩。在香港的反送中運動,亦曾有網民發起去信國際刑警,要求介入調查香港警察。然而,有別於電影裡的英明形象,國際安全專家 Edward Lemon 去年撰文警告,國際刑警或已淪為獨裁者的跨國爪牙。

患社交障礙症的獨裁者,如何統治世界?

世界步入 21 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自由民主秩序受到第三波獨裁化浪潮衝擊,由中國、俄羅斯、土耳其到北韓,我們都可以見到獨裁強人的身影。這些「獨裁強人」對外一直保持威嚴、強悍、英明,乃至神聖的形象,而美國資深記者 Sarah Todd 卻撰文指出,從古至今,不少獨裁者都有社交障礙,私下皆為不善對談的怪人。她更進一步問,這些「狂人」如何在政治世界中生存。

民主已死?

近年,中國和俄羅斯崛起,挑戰西方民主國家主導的國際秩序,獨裁者的鎮壓愈演激烈,各國選舉舞弊嚴重,西方民主國家則面對民粹主義的威脅。當學界一遍悲觀情緒,指出民主會怎麼死亡,兩名哥德堡大學學者則在 2019 年,於老牌政治學期刊 Democratization 撰文,告訴大家要說「民主已死」,為時尚早。

抗爭藝術:以月曆把抗爭帶進日常

一年伊始,萬象更新,2020 年很快來臨,要送舊迎新,少不免要買來年的記事簿和月曆。對於不少香港人來說,2019 年是艱辛的一年,自 6 月起,苦苦抗爭半年,中間經歷大量香港人畢生難忘的事件。在外國,不少活躍於社運的藝術家,就以月曆作為媒介,把抗爭帶進日常,也到時到候提醒人們勿忘初衷。

充滿意外的民主化之後,岡比亞正面臨浩大的回流潮

一個地方要達致民主化,通常要透過人民發起革命,如今年 30 周年的捷克天鵝絨革命,又或者要當權者主動進行改革,如台灣的李登輝;要不然就要由外國勢力干預,如美國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岡比亞的民主化路程,則十分另類,充滿驚喜,而這場意外的民主化過後,岡比亞正面臨著一個始料不及的問題 —— 一場浩大的回流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