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y Tong

|共1097篇|

遮擋編號:以人臉識別技術對付違規警員

在 11 月 19 日,經過漫長的司法覆核過程,高等法院終於裁定警員不展示警員編號違反「香港人權法案」第 3 條有關免受酷刑對待的條例,令多名市民遭受不合理武力對待後投訴無門。但由於缺乏制衡,警方會如何執行相關判決,仍是未知之數。在美國,警暴問題同樣嚴重,亦有警員會遮擋編號,有示威者就發揮創意,試圖以人臉識別系統對付違規警員。

美國大選過後:黑人示威者索償票債的時候

雖然美國總統杜林普會從司法渠道挑戰大選結果,但各大媒體已宣佈拜登、賀錦麗團隊勝出選舉,各國元首紛紛祝賀,而拜登亦已開展過渡工作。拜登能夠贏得選舉,關鍵之一是黑人選民的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今年席捲全國,其中一個領袖庫拉斯(Patrisse Cullors)就高調放話,要求拜登回報她們的選票。

29 歲的賀錦麗:與老政客的一段情

若果拜登能夠成功就任美國總統,其副手賀錦麗將會成為美國史上首位亞裔、黑人、以及女性副總統,打破多項紀錄。人們開始回顧賀錦麗多年來的從政之路之餘,也關心她的個人生活,例如她和丈夫的關係。路透社等外媒也考究她在 29 歲時,和 60 歲加州眾議院院長布朗(Willie Brown)的一段戀情。當年還是新晉律師的賀錦麗就得到布朗的提攜,開始平步青雲。

美國第二位天主教徒總統:拜登?

截至 11 月 17 日,美國下任總統人選仍然是未知之數,主流媒體都推算拜登已勝出大選,可是現任總統杜林普揚言會提出司法挑戰。若果拜登團隊最終成功就任,將會創造一些新紀錄,例如年紀最大的總統、首位黑人亞裔女性副總統等。除此之外,拜登也將會是美國 200 多年歷史中,第二位天主教徒總統。近年羅馬教廷醜聞不絕,不少分析員就關注拜登如何處理和教會的關係。

輝瑞疫苗:你要知的兩件事

11 月 9 日,美國藥廠輝瑞(Pfizer)研發的武漢肺炎疫苗「BNT162b2」,第三期臨床測試的結果出爐了,疫苗有效率超過 90%,可以有效對抗病毒。11 月 16 日,美國製藥公司 Moderna 也宣佈正在實驗的疫苗有效率超過 95%。疫苗研究有突破令人鼓舞,有專家就撰文解釋一些有關疫苗開發的概念。

RCEP:中國合縱抗美的一盤大棋?

11 月 15 日,中國跟日韓澳紐以及東盟十國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親中媒體形容 RCEP 令中國突破美國包圍網,令奧巴馬時期牽頭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及進展協定」(TPP)再沒多少發展空間。中國總理李克強豪言:「協定不僅是東亞區域合作的成果,更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不過也有外媒指出,RCEP 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後郝爾彬時代,英國工黨何去何從?

有「左王」之稱的前工黨黨魁郝爾彬(Jeremy Corbyn)被指任內處理反猶太言論投訴不當,遭工黨暫停黨籍。郝爾彬領導工黨近 5 年,歷經 2017、2019 年兩次大選及 2016 年脫歐公投,是近年英國政壇其中一位重量級人物,並因其極左政綱而深入民心。郝爾彬被暫停黨籍的消息震驚英國,同時也標誌工黨進入大變革。

抗疫日久,各國的錢從何來?

截至 11 月 13 日,全球有接近 5,300 萬宗武漢肺炎確診個案,超過 130 萬人死亡。一些發展中國家,例如孟加拉、印尼及菲律賓的疫情都十分嚴重。抗疫戰背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還要處理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澳洲國立大學經濟學家 Adam Triggs 於學術網站「東亞論壇」撰文,分析抗疫戰背後的國際金融動員。

攻其不備:專制政權乘美國大選作惡

美國大選左右全球大局,故此舉世矚目,在近月搶佔各大媒體的新聞篇幅。正當西方世界注視大選情況時,各地的專制政權就乘機發動攻勢,例如昨日(11 日),香港有四名泛民議員被 DQ,較早前,前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就狠批「中共乘美國總統選舉後陷入內鬥狀態,向香港民主派再踩一腳」。國際志願組織 The New Humanitarian 列舉了更多類似事件。

台邦交國聖文森特大選:經濟與道德交戰

台灣現時僅存 15 個邦交國,其中一個是位於加勒比海的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當全球焦點都放眼於美國大選的時候,聖文森特亦於 11 月 5 日進行大選,並即日完成點票。是次選舉對台灣至關重要,是親台和親中勢力的對壘,關乎台灣在國際舞台的生存空間。最終親台的執政黨成功連任。

有人歡喜有人愁:為拜登歡呼的蘇格蘭獨派

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和軍事強國,足以改變全球格局,其總統選舉自然為各國人民所關注。拜登宣佈勝選,固然有人歡喜有人愁,其中在北大西洋彼岸的蘇格蘭,一班蘇格蘭獨派分子就為結果感到高興,因為他們相信拜登對蘇獨的立場,比杜林普友好。

Fact Check 年代:社交媒體成為真理仲裁者?

在充斥假新聞的年代,事實核查已成為一門蓬勃產業。在選舉前後,社交媒體的核實工作一度掀起爭議,例如 Twitter 及 Facebook 就被指在選舉前限制轉發拜登次子亨特的醜聞;選舉後,Twitter 也以具誤導性為由,遮蔽杜林普多個貼文。有聲音就批評社交媒體的做法,比假新聞本身更危險。

【記者被捕】資訊權:現代民主的基石

「鏗鏘集」7.21 節目的編導蔡玉玲於 11 月 3 日被捕,因為其製作節目時查閱車牌資料,懷疑作出虛假陳述,將於今日(11 月 10 日)提堂。過往,香港傳媒不分左右,都會透過車牌查冊作調查,包括中共喉舌「大公報」。在外國,資訊權被視為民主的基石,在涉及重大公眾利益的情況下,可以凌駕私隱的規範,以讓市民知道重要的資訊。

美國大選:爭議會摧毀美國民主?

2020 年的美國總統選舉,可說是舉世矚目,各國不少媒體都指出這次是史上最重要的美國總統選舉,會左右全球格局發展。選情亦遠較預期之中激烈,多家傳媒都指拜登已經勝選,惟杜林普指會展開法律訴訟,爭拗會持續一段長時間。今年美國社會十分兩極化,但克拉克森大學政治學家 Alexander Cohen 就仍然深信,美國民主堅實,不會被選舉爭議摧毀。

拉舒福特:英國貧窮兒童的救星?

在疫情打擊之下,全球貧窮問題急遽惡化,當很多家庭失去收入,兒童身心發展首當其衝。英國一向被視為是發達國家,人均生產總值排全球第 26 位,但依然受到這股貧窮浪潮影響,兒童貧窮人口更是 20 年來新高。很多政界及社會人士正努力尋找解決方法,當中曼聯球星拉舒福特(Marcus Rashford)就是佼佼者,備受各界稱讚。

屢屢錯算,民調產業沒落了嗎?

無論誰勝誰負,美國的民調專家都是這場選戰的輸家。在選前,很多專家都估計拜登會輕易勝選,而且民主黨還能取得參眾兩院控制權。可是,事實是選情比預期緊湊得多,共和黨也保住了參議院,而且民主黨在眾議院的優勢可能減少。美國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Joseph Campbell 就撰文展望民調產業的未來。

全球獨裁化:當報道新聞成為罪

去年,香港的反送中運動期間,多次發生記者被警方武力驅趕的事件,亦有多名記者在採訪期間被捕。11 月 3 日,港台「鏗鏘集」編導蔡玉玲就被指製作有關 721 事件的節目時,涉嫌作虛假聲明,被警方拘捕。今年,全球陷於不安之中,各地出現獨裁跡象,新聞報道刑事化就是其中一個特徵。

獲英女王授勳的蘇獨分子:辛康納利

著名蘇格蘭演員辛康納利(Sean Connery)在 10 月 31 日逝世,享年 90 歲。在 60 到 80 年代,辛康納利憑藉在電影「占士邦」系列扮演第一代 007 而享譽全球,於奧斯卡和金球獎等影壇盛事屢獲殊榮,又獲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授封爵士銜頭。同時,他是最知名的蘇格蘭獨立運動支持者,其離世消息震撼蘇格蘭政壇,多位重量級人物紛紛悼念。

愈扶貧愈有錢:慈善事業如何有利超級富豪?

世界銀行估計,武漢肺炎令全球增加數以千萬計的貧窮人口,但與此同時,瑞士銀行報告指出,今年 4 至 7 月期間,世界頂尖富豪財產總值卻逆增長 27.5%,達到 10.2 萬億美元。過去數十年,慈善事業發展蓬勃,卻一直無助收緊貧富差距。9 月,英國「衛報」就有專題報道,分析慈善事業如何有利超級富豪,令他們愈扶貧愈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