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y Tong

|共1097篇|

恐共浪潮之下,赫爾辛基在冷戰時期構建的地下天堂

在冷戰時期,歐洲被一分為二,分別是英美法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以及蘇聯控制的共產主義陣營。北歐五國之一的芬蘭與蘇聯接壤,但仍維持獨立的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並致力行中立國路線。可是,與強鄰相連,令芬蘭民眾長期處於恐懼之中,冷戰時,首都赫爾辛基就建造一個巨型的地下天堂,以作求生準備。

二戰時歐陸精英流亡之地:英國

在今天,有不少人為了自身安全,並要與極權長期作戰,而被迫離鄉別井,流亡他方,英、美、加等西方民主大國是他們的主要目的地。這套流亡機制可遠溯至二戰,當時納粹德國橫掃歐陸,在各地扶植附庸政府,很多歐陸精英就遠走英國,建立多個流亡政府甚至組織軍隊,以謀復國大業。

在加拿大,紀念花園可以變成社區農莊?

華人講究慎終追遠,祖先喪事和祭祀要隆重謹慎。過往殯葬模式主要是土葬和火葬,但新一代人思想變得開放,加上墓地供應緊張,香港也興起綠色殯葬,由後人在大海或者紀念花園撒灰。在西方,綠色殯葬發展更為蓬勃,在加拿大溫哥華區素里市(Surrey),有紀念花園甚至發展成社區農場,讓墓地充滿生機。

正義戰爭論能應用於現代網絡戰?

在 3 月阿拉斯加的會談上,中美雙方就網路戰一事互相指責對方。4 月 20 日,日本傳媒報道,中國疑似對約 200 間日本機構發動網絡攻擊。隨著全球經濟愈來愈依賴互聯網,網絡安全亦成為重要的國防議題,挑戰了我們過往思考國際衝突的方式。有學者就嘗試探討政治哲學和倫理學的傳統命題「正義戰爭論」(Just War Theory),究竟是否還適用於現代網絡戰。

英式公開試始祖: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

一年一度的香港文憑試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但在疫情和政治因素下,今年考試變得不一樣,例如通識科並無有關政治民生的題目。香港公開試制度始於 1935 年的香港中學會考,以往一直承襲英式制度。而在 1858 年創立的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便確立了往後的英式公開考試制度,成為現代教育史的里程碑。

南非暴政時期:非洲民族議會的解放檔案

很多專制政權會透過資訊審查鎮壓民主運動。有時候,政府會以法律或者行政手段,直接把資訊刪走。也有時候是員工為求人身安全、三餐溫飽,進行自我審查。不過在亂世之中,總會有人憑良心和勇氣守護記憶,南非大學學者 Mpho Ngoepe 和普馬蘭加大學學者 ‪Sidney Netshakhuma 就在檔案學期刊 Archival Science 發表研究,講述非洲民族議會的「解放檔案」(Liberation Archives)。

菲律賓家傭的誕生:家務勞動的國際分工

政府宣佈,強制全港外傭在 5 月 9 日前要進行強制檢測,並將要求需要續約的外傭接種疫苗,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更表示,有關條件並非苛求,外傭大可以選擇不在香港工作。事件令更多香港市民更關心外傭權益問題,有意見更直斥政府歧視及種族主義。自從 70 年代香港大舉引入外傭,外傭就成為香港多元文化和城市景觀一部分,幫助照顧無數家庭的日常生活。

19 世紀的德國人,如何把山洞變成安樂窩

周易有云:「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原始人類曾經在漫長歲月裡,棲身於天然洞穴之中,以擋風避雨。後來,人類的經濟活動延伸到平原地區,才慢慢走出山洞,並掌握基本建築技術。可是,在 19 世紀的德國,曾經有一班人為了解決房屋需要,逆歷史潮流而行,重返洞穴,建立自己的安樂窩,部分洞屋到今天依然保存良好。

在中國,政府和學者為何同流共生?

在不少地方,學者和學生都是推動社會改革的重要力量,例如韓國的光州民主化運動。中國現代化初期,也曾出現過浩瀚的五四運動。愛國學生打著德先生、賽先生旗號,要求改革,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等進步學者也一直沿途相伴。可是,五四運動和 80 年代的六四運動均一瞬即逝,在漫長歷史中,中國政府和學者都保持著一套互利共生的關係。

人權不可或缺一環:出入境自由的歷史

香港立法會三讀通過「入境條例」修訂,政府可授權入境處處長「指示某運輸工具不可運載某人」。大律師公會憂慮入境處處長的權力難以受到約束,修例會威脅香港人的出境自由。後來,保安局回應指修例只是針對來港航機,港人出入境自由依然受到基本法保障,但已令不少港人忐忑不安。出入境自由被視為現代人權理念很基本而且古老的一環,不容剝奪。

網絡誹謗成為一門大生意

社交媒體湧現,改變了市場營運模式。不同公司和名人都投放大量資源於網絡宣傳之上,為公關和廣告業帶來新機遇。有些公司能夠善用各種嶄新科技,例如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為顧客建立正面品牌形象。可是,網絡技術也可以被人用以行惡,近日「紐約時報」就報道,網絡中傷成為了一門大生意。

被普京視為外國代理人:獨立媒體墨杜薩

獨裁政府要鎮壓反對聲音,其中一環是要令媒體滅聲。俄羅斯總統普京近年大搞個人集權,清洗公私營媒體,抓捕調查記者。4 月 23 日,普京政府再進一步,把知名的俄文獨立媒體「墨杜薩」(Meduza)定為外國代理人,意圖進一步箝制言論自由。歐盟對此表示深切關注,並否認墨杜薩是其代理人,而墨杜薩就計劃進行司法抗爭,但直認成功機會渺茫。

基建融資新法門:出售數據

如果規劃得宜,公路、大橋、水壩等基礎建設會大大推動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可是,基建造價普遍十分昂貴,風險投資極大,即使是歐美的發達經濟體亦時常要為基建融資大感煩惱。密芝根大學土木工程學教授 Peter Adriaens 就在彭博社撰文,提出出售數據可成為新的集資方式。

影帝尤伯連納的故鄉:遠東共和國

韓裔美國演員史蒂芬元入選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候選名單,有些媒體形容他為「首位亞裔奧斯卡影帝候選人」。其實在此之前,已有兩名亞裔人士奪得該項殊榮,分別是著名印度裔演員賓京士利(Ben Kingsley),以及老一輩港人家傳戶曉的尤伯連納(Yul Brynner)。其中尤伯連納的故鄉,是已經從世界地圖消失了的「遠東共和國」(Far Eastern Republic)。

被遺忘的法國大革命哲學家:羅蘭夫人

18 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一度結束法國漫長帝制,建立共和,寫下人類近代史中重要的一頁,掀起全球各地的思想激盪。這場法國大革命之所以爆發,除了因為皇室政權腐敗無能,也有賴於啟蒙時代的進步思想在社會中流傳。近日畢爾肯大學哲學副教授 Sandrine Bergès 就在學術網站 Aeon 撰文,介紹一名法國大革命時十分重要,卻被世人遺忘的女哲學家:羅蘭夫人(Madame Roland)。

公義還是基本需要:該如何界定貧窮?

2 月 25 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實現了 9,899 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壯舉」。可是有評論質疑,中國所依據每人每年收入約 3,218 人民幣的貧窮標準過低。同時,疫情打擊經濟,令貧窮成為各國的關鍵詞,就讓我們反思一個經濟學上的老問題:究竟該如何界定貧窮?

乒乓外交 50 周年:與日本有莫大淵源?

中美相爭愈趨白熱化之際,美國總統拜登與日本首相菅義偉於 4 月 16 日舉行會議,兩國最後發表聲明,表示關注台灣、香港和新疆問題。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評論認為,中美日關係已步向三岔口,印太格局或會有重大改變。今天的國際格局,可以追溯到 70 年代初美國聯中抗蘇;適逢今年 4 月是乒乓外交 50 周年,很多人回顧歷史時發現,其實事件與日本有莫大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