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y Tong

|共1097篇|

【印度獨立日】未竟的烏托邦美夢

今年 8 月 15 日,是印度的獨立日。作為全球第二多人口的大國,印度一直矢志發揮更大的國際影響力。可是,近年印度內憂外患不斷,中印衝突、克什米爾危機,加上持續不斷的疫情,都使目標難以達成。日前,格里菲斯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Ian Hall 撰文,回顧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在立國之初許過的宏願。

美國阿富汗戰爭步入尾聲:私人部隊正在尋找下一個戰場

美國正在部署撤出阿富汗,塔利班在 8 月 11 日聲稱已攻佔了全國 9 座省會,專家分析指首都喀布爾可能會在 90 日內失陷。當美國阿富汗戰爭步入尾聲,參與戰局的除了北約部隊和各個阿富汗軍事勢力,還有一班私人保安隊為政府或私人機構提供保安服務,他們正在尋找下一處戰場。

一本 18 世紀烹飪書,如何挽救一套瀕臨滅亡的語言

不只生物會滅絕,其實很多語言也正處於瀕危的狀態。面對周邊強鄰,一些民族會被兼併、同化,其語言亦會被淘汰而消失。要挽救文化,除了在政治層面推動,只要在生活做好自己,活出自身所屬的文化,或者會有轉機出現。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就分享了一個有趣故事,一本 18 世紀烹飪書,曾幫助挽救一套瀕臨滅亡的語言。

中國城市水患數十年:蘇聯模式成代罪羔羊?

7 月下旬,河南鄭州爆發嚴重水災,截至 8 月 2 日,官方死亡人數為 302 人,但有網民認為數字遠被低估。中國都市水災問題一向十分嚴重,連新華社都稱「內澇」為「大都市病」,與香港僅一河之隔的「世界一級城市」深圳數十年來亦浸過不停,7 月才出現大水浸。官方一個常見說法,是把問題歸咎於所謂「蘇聯模式」;有人就質疑下水道根本不曾好好修建。

【東奧結束】體壇傳奇過後,各地人民如何留住美好回憶

有賴於港隊上下的不懈奮鬥,香港人渡過了一個夢幻的東京奧運,也深切體會運動的魅力。體育能夠凝聚人心,亦是重要的文化身份和集體回憶一部分。然而體育不單只講求硬件,亦要打進人民的生活裡。世界各個體育強國,就嘗試以各種方式,把一個又一個的傳奇故事,保育和傳承下去,真正做到普及運動文化。

中國現代運動會文化的先驅:美國傳教士愛克斯納

過去,中國投放大量資源於運動發展,希望培訓出更多奧運金牌選手,向世界展示民族強大的一面。其漫長的體育賽事之路,可以追溯到清末時期國家剛踏上現代化進展之時。美國除了幫助中國建立新式大學,透過門戶開放政策呼籲維持中國領土完整,同時亦帶來了現代運動會。當中有一個人可說是居功至偉,他就是美國傳教士、全運會之父愛克斯納(Max J. Exner)。

【劉慕裳奪銅】武術還是運動?空手道數百年流變之路

香港代表劉慕裳在女子空手道個人形賽事中勇奪銅牌,亦是香港在今屆東京奧運的第五面獎牌,破盡歷年紀錄。空手道是世界知名的武術技藝,在 80 年代甚至成為多部荷里活電影的題材。可是不同於一樣來自於日本的柔道,空手道於今年才踏上奧運舞台,而且到下屆巴黎奧運又會再被剔出,中間經歷漫長的演變過程,以及到武術和體育哲學的爭辯。

最緊要人……捲入慕尼黑慘案的香港代表團

東奧在 7 月 23 日開幕,港人在這十數天中,有幸見證健兒們在賽場上穿金戴銀,為港爭光。不過,奧運歷史亦曾出現過驚心動魄旳一幕,1972 年「慕尼黑慘案」,巴勒斯坦激進組織「黑色九月」劫持選手及教練,香港代表團亦被捲入其中,最終逃出生天。他們或者不是金牌選手,卻真正是「人沒有事才是世界冠軍」。

一個雪糕品牌的罷市行動,惹來國家級的恫嚇

各地抗爭者時常透過杯葛行動來推動社會革新,有些人會因此面對權貴的恫嚇。在以巴問題上,就有「抵制、撤資、制裁」運動,抗議以色列壓迫巴勒斯坦人。知名雪糕品牌班傑利公司(Ben & Jerry’s)近日就宣佈停止在巴勒斯坦佔領區的業務,以聲援抗爭者。事件最終惹來以色列和猶太社群的強烈反應,聲言要杯葛和興訟。

運動英語課:為甚麼裁判叫法特別多

在奧運期間,觀眾們可以短時間內欣賞極多高水平體育賽事,由港人熟悉的游泳、乒乓球,再到比較冷門一些的水球、滑板等等。在這些比賽中,主角固然是世界級運動員,但裁判有時亦會扮演關鍵角色,影響比賽發展。有趣的是,在英文世界中,裁判的叫法特別多。

以歌聲倡議人權:越南 Lady Gaga 杜阮玫瑰

音樂可以感染人心,甚至改變世界。由約翰連儂、大衛寶兒,再到坂本龍一,世界各地都有音樂人深明歌曲的威力,試圖藉此推動社會革新。在極權國度,音樂人要表態則更需要勇氣。越南亦有一位被西方媒體稱為越版 Lady Gaga 的歌手,無懼打壓,堅持為人民發聲,一度淪為政治犯,最終逃奔美國,踏上流亡之路。她名為杜阮玫瑰。

首位港產世界冠軍:慘死於文革的容國團

香港先後憑張家朗、何詩蓓,在東奧斬獲一金二銀。冷戰時期,香港其實也誕生了一名叱吒乒壇的超級巨星。心繫祖國的他,在香港成名後北上投共,雖然離港一年多即取得男單世界冠軍,為歷史上首位華人運動員取得此成就,最終卻慘死在文革的批鬥聲中。

小國奧運奪金夢:跆拳道是其中一條捷徑?

今屆奧運已經完成所有跆拳道賽事,本屆總共產生了八面金牌,由七個國家所瓜分,除了美俄等體育大國,我們也可以看到泰國、烏茲別克的名字,北馬其頓也在男子 80 公斤級決賽僅敗於俄羅斯,差一步就取得立國以來的首面金牌。過去多年,跆拳道都是一些非體育強國的奪牌天堂,「紐約時報」就此進行分析。

愛爾蘭人:一群香港繁華背後的英雄

何詩蓓再下一城,繼 200 米自由泳後,再奪 100 米自由泳奧運銀牌,為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爭光。她的父親是愛爾蘭人,母親是華人,而市民大眾對於香港的愛爾蘭社群或者較陌生。其實愛爾蘭人在香港的歷史源遠流長,自開埠初期就對這個地方貢獻良多。前愛爾蘭駐港總領事韋宏達曾自豪地說:「你可以走遍港島,而不離開以愛爾蘭人命名的街道。」

何詩蓓姓氏的背後:愛爾蘭政壇貴族

何詩蓓勇奪奧運 200 米自由泳銀牌,亦是香港在今屆東奧的第二面獎牌。不少人去發掘何詩蓓背後的傳奇故事,她不單是世界頂級運動員,亦在 DSE 文憑試取得 35 分的非凡佳績。也有人發現,何詩蓓叔公是愛爾蘭前總理查爾斯豪伊(Charles Haughey)。豪伊家族可說是愛爾蘭政壇名門,查爾斯豪伊本人就執政近 10 年。

港產世界紀錄保持者:因冷戰與奧運無緣的戚烈雲

香港游泳運動員何詩蓓勇奪奧運 200 米自由式銀牌,兼且打破亞洲紀錄,向大家證明香港泳手有能力走上世界之巔。過去這個城市誕生了很多留名歷史的運動員,1957 年就有一位香港出生的泳手打破 100 米蛙泳世界紀錄。可是,由於他北上投靠共產中國,在冷戰時期,就因政治原因無緣奧運賽場。

港日關係史(三):日佔時期兩華會

明治維新後,日本成為亞洲強國,但 30 年代走上軍國主義道路,其後在太平洋戰爭侵略亞洲各國,期間干犯不少反人類罪行。當時為英殖香港亦一度淪陷,經歷三年零八個月的苦難。不過在日治期間,香港政治其實比想像中複雜,有華人精英就高調支持日本統治,例如所謂的兩華會,當中有些家族,英殖時崇英,日佔時助日,中治時親中,到今天依然在香港的權力核心之中。

港日關係史(一):黑船培理訪港記

日本自 19 世紀中葉開關,走上現代化之路,短短數十年就躋身列強之林,卻不幸在 20 世紀初踏上軍國主義之路,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慘烈的教訓。不過,日本在戰後奇蹟般復甦,到今天依然是第三大經濟體。香港在 1841 年開埠,走在東亞現代化道路的前沿,在歷史發展中,也時有與日本交匯的時刻。今天要講的,是美國黑船第二次訪日前,在香港的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