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y Tong

|共1097篇|

疫後部署:澳洲準備增加接收移民至 19 萬?

到了 2022 年 2 月,有些地區不惜暫停部分經濟活動,不理外商反對也要堅持清零;同時,不少國家調整抗疫策略,準備與病毒共存,甚至進一步放寬移民政策,吸納人才為疫後經濟重建鋪路。澳洲過去一直是港人熱門的移民勝地,但在疫情期間,該國實施非常嚴格的入境限制,到今年 2 月才放寬予接種疫苗者入境。該國大部分經濟學家都呼籲澳洲政府進一步接收更多移民。

中世紀的黑死病疫情,被後世嚴重高估?

歐洲中世紀時期,又被稱為「黑暗時代」(Dark Ages),當時封建地主割據,結合保守教會的神權統治,科學發展遲緩,自由思想被壓抑。在 1346 至 1353 年中世紀晚期,一場「黑死病」侵襲歐洲大陸,過往歷史學家根據當年政府、教會、民間記載,推斷疫症奪去 30% 至 50% 總人口的性命。不過,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的新研究就推翻這個看法,認為黑死病疫情被嚴重高估。

英國醫學期刊:「超額死亡」才是追蹤疫情的最佳指標

截至 2022 年 2 月 22 日,香港累計超過 6 萬宗 COVID-19 陽性檢測個案,總死亡數字為 336 宗,單日本地確診個案亦高達 6,211 宗。基本上自 2020 年初疫情爆發至今,我們每天都會聽到上述的個案匯報,但甚少提出質疑。今年 2 月,醫學界權威期刊「英國醫學雜誌」就發表編輯評論,指「超額死亡」(excess death)才該是追蹤疫情的最佳指標,比起死亡和確診數字更精確有用。

英國如何把握政治難民潮,壯大自身醫療體系

全球獨裁化,多國人民因為政治亂局而被迫出走。2021 年 2月,緬甸軍方發動政變,解散民選政府後大舉抓捕異見者,全國各地兵連禍結,至今亂局依然未平。緬甸變天,促成一大班知識分子逃難,當中包括不少醫護精英。醫學界權威期刊「英國醫學雜誌」就報道,英國收容了一大批緬甸醫生,他們很快投入國民保健署旗下的崗位工作,服務當地居民。

應對大型災難之入門:醫院分流制度

面對 COVID-19 個案急升,香港醫療系統已不勝負荷。政府未有為居家隔離的輕症患者提供清晰指引,令到很多心急的市民湧到醫院,進一步加重醫護負擔。要應對大型公共衛生危機,其中一道基本防線是醫院分流制度。醫學期刊 Acute Medicine & Surgery 就曾刊登文章,解說醫院分流制度的原意和演變。

加拿大反疫苗令的示威者,正面對網民的起底攻擊

加拿大政府強制美加跨境司機接種疫苗,惹來業界和部分民眾不滿,在 1 月初,有人組成「自由車隊」(Freedom Convoy 2022),以卡車癱瘓首都渥太華的要道,示威蔓延到多倫多、魁北克市和卡加利等主要城市,以及通往美國的大使橋。目前,除了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動用強硬的「緊急法」,該批示威者還正面對網民的起底攻擊。

冬奧外交:阿根廷加入一帶一路

北京冬奧雖然遭到多個西方民主國家外交杯葛,但仍有部分國家政要出席,其中一位是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Alberto Fernandez)。他是次訪華,更代表阿根廷與中國簽訂戰略關系協議,並宣佈加入「一帶一路」倡議,而中國將為當地帶來超過 237 億美元投資。特羅姆瑟大學政治學副教授 Marc Lanteigne 就在雜誌「外交家」撰文,分析中國與阿根廷的利害關係。

數據支配人生:21 世紀的量計時代

由我們每日瀏覽的社交媒體,到政府推出的「安心出行」,都會產生和跟蹤大量個人數據,前者的數據可用於商業推銷,後者則聲稱用於「抗疫」工作。前華威大學校長、權威地理學家 Nigel Thrift 就曾提出「量計」(qualculation)概念,形容數據計算已經支配了我們的思維和 21 世紀的社會發展。

英國醫學期刊:寂寞是一場公共衛生危機

由年底的聖誕、除夕,再到 2 月 14 日的情人節,節慶一個接一個,能夠跟摯愛一起過固然是幸福美滿,可是對某些人來講,每逢佳節卻是倍感寂寞。今年 2 月,醫學界權威期刊「英國醫學雜誌」就發表編輯評論,形容寂寞已經成為一場公共衛生危機,需要各界正視。

維多利亞時期:女性民主鬥士與刻薄情人卡

在維多利亞時期,英國女性依然無法享有投票權,於是一班初代女民主鬥士就勉力推動婦女參與政權運動。當時社會風氣保守,這班民主鬥士在日常生活中會遇上各種滋擾,一年一度的情人節也不會例外,而且她們收到的騷擾會來得更猛烈。當時就流行所謂的「刻薄情人卡」,狠狠侮辱包括女權分子在內的收卡者。

壽比南山:照顧全球最年長的水族館魚

長命百歲、壽比南山,對人類來說固然是種祝福,同時我們也會關心老後生活;那人類飼養的魚,年老之際又如何?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就追訪了加州科學院的專家,以及館內一頭年約九旬、相信是全球最長壽的水族館魚「瑪土撒拉」,了解她的日常生活。

英國醫學期刊呼籲:藥廠應立刻公佈疫苗原始數據

特首林鄭月娥宣佈將於 2 月 24 日起推行疫苗通行證,市民到時須至少打一針疫苗才可到食肆、商場等處所。就在香港政府的「專家顧問」呼籲全民接種疫苗,認為有助遏止疫情的同時,醫學界殿堂級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編輯們卻作出呼籲,疫苗廠商應立即公佈實驗原始數據,方能作科學討論。

以物件傳頌抗爭歷史:美國的示威襟章檔案計劃

在過去,人們要紀錄抗爭歷史,讓後人知道社會是怎樣一步步走過來,主要依靠文字和影像,而且傾向傳遞一套宏大敘述,例如辛亥革命的成因、經過和影響。不過,西方學界經過多年討論和反思後,容納了更多不同歷史研究方向,例如會了解抗爭者的日常大小事。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就有一個非常獨特的檔案計劃,收集示威者身上配戴的襟章。

人類與人工智能,誰更能在金融市場賺大錢?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人都希望可以財源廣進,過衣食無憂的生活。要賺大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投資,鬥智鬥力也要碰運氣。可是在未來,或者會演變到不用人腦就可以投資獲利,劍橋大學金融科技學家 Wojtek Buczynski 為首的研究團隊,去年就在期刊發表文章,比較人工智能和人類,誰在投資市場表現更佳。

「印度製造」如何可以走出世界?

印度人口直逼 14 億人,是目前全球第二大國。過去,很多政治學家都預言印度會成為超級大國,可是該國社經發展始終未如預期,城市失業人口增長、通貨膨脹,甚至民主體制亦不斷倒退。隨著中國與西方世界摩擦升溫,印度又能否取而代之,成為世界工廠?德里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 Aasheerwad Dwivedi 就在學術平台「東亞論壇」撰文,展望「印度製造」的前景。

青春常駐:基因工程技術將可令人髮再生?

大家總希望新一年容光煥發,青春常駐。不少人就特別關心自己的頭髮密度,用上各式護髮產品,避免「M 字額」和「地中海」。未來,人們也許不用再擔心脫髮問題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刊登了專題報道,介紹生物學家如何研究在實驗室培育出「毛細胞」,讓人們有望髮再生。

向中國靠攏之際,日漸脆弱的孟加拉民主

南亞國家孟加拉去年剛迎來獨立五十周年。當地教育水平和人均收入都超越了前宗主國巴基斯坦,是區內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不過,孟加拉人民聯盟自 2008 年成為執政黨後,一直大肆排斥異己,鞏固政權。近年,政府受惠於一帶一路政策,得到更多中國援助,鎮壓行動也愈來愈激烈,令本來已經脆弱的民主體制面臨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