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國立西洋美術館史話(中)

A+A-
羅丹的作品「加來義民」。

上回講到松方幸次郎散盡家財收集藝術品,但川崎造船受一戰餘波影響,經營出現困難,松方惟有變賣家當填數。當然松方沒有把所有收藏品變賣,而事實上他的收藏品數量眾多,多到一個地步連松方本人都搞不清自己收藏了甚麼。這個土豪風的煩惱令後人也無法掌握其真貌,結果「松方收藏」又被稱為「幻之收藏」。

大家還記得松方放置在海外的藏品嗎?在英國的被祝融吃掉,放在法國的那批雖然被人逐年變賣,但坐食山空都要費一定年月 —— 理論上。1938 年,納粹德國開始攻打歐洲各國,法國當然也無法倖免。於是戰火連天下,法國趕緊把藝術品撒退到安全地方,其中包括「松方收藏」搬遷至巴黎郊外。

1945 年二戰結束,日本在戰爭中屬於侵略的一方,與納粹德國關係友好。「松方收藏」是敵人放在自家枱面上的大餐,法國以敵國資產為由,將其收歸國有。1947 年,法國將其中 21 件藏品賣出,18 件絕世名作 —— 包括梵高的「在亞爾的臥室」等則保留於法國奧賽美術館。

戰後,在日法簽訂舊金山和約之際,當時首相吉田茂向法國提出歸還「松方收藏」。法國主張藏品已收歸國有,送屬於自己的東西給別人,應該叫「寄贈」而非「歸還」。這場幼稚的爭論以:法國稱「寄贈」,日本折衷地稱為「寄贈歸還」而告終。然而天意弄人,事成之日已經是松方幸次郎逝世的一年後,他在有生之年都無緣再見自己的藏品一眼。

法國最終寄贈/歸還共 370 件藝術品,同時附帶一系列條件,包括日本全數負擔藏品的運費、負擔羅丹的作品「加來義民」的鑄造費、還有最重要的是,負責興建用於展示藏品的美術館。跨越半世紀以上的歷史,兩場世界大戰的因緣,這在當時籌劃興建、暫稱「法國美術館」的建築,就是現今的國立西洋美術館,而 370 件的「松方收藏」便成為了美術館最初的展品,也是今日常設展覽廳的核心。

讀到此處,大家或者想起上篇開首就說國立西洋美術館成了世遺,至今為止所說的好像都沒有甚麼關係。對,「松方收藏」與世遺是沒有關係的。基於甚麼原因,美術館可以成為世遺?且聽下回分解。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