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項人生最大憾事

A+A-
電影「情繫海邊之城」劇照。

英國電視及電台節目主持人 Emma Freud 日前在 Twitter 發問,請各方網友說出各人最大憾事。她本以為所謂遺憾不外乎「太專注工作,沒有好好陪過家人」之類,結果收到超過 300 個回覆,無一談及這些。經過整理,她發現所謂人生憾事,來去大多不出以下 6 類:

1. 錯失太易愛得太遲

在洋洋 300 多個回覆中最常見的,就是後悔沒能在親友死前及時做對的事。

平安夜我收到表親電話,那時我正在下廚,趕著收線……結果她在 Boxing Day 那天自殺了。

我沒有陪我媽媽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那時我太害怕,而且惦記著回家顧小孩。她死在半夜。我將永遠害怕她是死於恐懼中。最難的不是做決定那一刻,而是事後怎樣克服各種「如果我怎樣怎樣」的假設。

令他們追悔的,不是親友驟然離世造成的空洞,而是自己未能在此前做該做的事。事實是,就算我們明明已盡力利用當時已知資料做選擇,都終究未能避免搞砸事情,留下遺憾。

2. 後悔曾經逆來順受

少年時沒有勇氣為自己承受的性虐待挺身而出。

後悔沒有一早說出繼父對我的所作所為。直到 Jimmy Savile 性侵事件曝光(2012 年該 BBC 資深節目主持被揭多番性侵女性),我才明白其時只要我願意發聲,就會有願意相信的人。

不同處境的欺凌和虐待帶來陰影與傷痛,而且不僅限於受害人,也有人為沒能減輕別人的痛而後悔:

最大的遺憾……是當我祖父虐待我的手足時,我不夠勇氣揭發,最終沒有保護好他。

3. 後悔放棄升學

與教育相關的憾事也逼近榜首,儘管在發展日益多元的社會,主流教育之於成功人生的重要性被看得愈來愈輕,仍不乏後悔沒能把握大學教育之人。

後悔我在 80 年代輟學,沒有上藝術學校。那時我一心想工作,於是順利成章出來工作,結果我到現在仍留在原地,工作。

後悔從沒上過大學,終我一世都活於社會劣勢,沒能好好發掘自己的潛力。

不過,當中也有成功補救的例子,反證學習時機永無限期

我後悔相信老師所說的,以為我不會串字就是個蠢材。讀完兩個學位後,我才知道我只是有讀寫障礙。現在我正在讀人生第 4 個學位。

4. 後悔不敢追夢

在無數年輕創業者和追夢者引領的時代,能夠相信並追逐自己的理想格外重要。因此 Freud 認為,前人辜負夢想的遺憾,是年輕人最好的教訓。

太害怕在我熱愛的領域失敗,所以乾脆退而在無興趣的領域發展。

後悔相信我爸說的,我聲帶太薄,不夠格當歌手。

退而求其次當老師而非投身法律界。幸好我及時回頭。20 多歲時我還是個窩囊廢,現在我已變成更好的人。

從網友不敢追夢的經歷, Freud 發現遺憾的規律:「後悔似乎始於恐懼,恐懼做了錯的事,於是選擇遺下未了的願望和不圓滿的人生,繼而為當初的膽怯自責終生。」

5. 錯過方知所愛

少數網友會說後悔曾開口說愛,自食心碎的苦果,但更多的是後悔沒有敢於冒可能心碎的險。

沒有跟某人說一句我愛他們。現在已經遲了 20 年。

跟第一個向我求婚的人結婚,只因我以為此生再無第二人。

後悔這些年來好幾次都沒有跟隨我的心行事,容許我有限的期望主導我的決定以至人生。

由此可見,後悔做過甚麼,總比後悔沒有做過甚麼強。

6. 後悔瞻前顧後、杞人憂天

我後悔沒有更早出櫃,把年月浪費在提心吊膽上。

擔心擔心和擔心。我永遠都在擔心。

總是怕這怕那,沒有真正活過。

花太長時間發現,世上所有人都和我一樣不夠完美,只是大家都有辦法舒坦過活。

後悔過去太顧忌別人的想法,堅持別人而非自己的信念。

若說 Freud 歸納人生遺憾主因「後悔皆因當初太膽小」 純屬合理推測,這一類回覆就最能命中癥結 —— 活得小心翼翼,困於自己的小世界中裹足不前 —— 直至很多年後回首過去,才發現一路過來遺下一堆做不成的事。不過,若能後悔,就代表意識到問題所在,就有改變的機會,因此 Freud 說:「只要生命未盡,便有扭轉遺憾的機會。」當然,如能從前人的遺憾中學習,避免重蹈覆轍,未嘗不是好事,也不枉這些人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