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有很多人都問我到底甚麼是「液體化火葬」,因為名字令人有點困惑:又火葬,又液體?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個處理屍體的程序正式名稱為 Alkaline Hydrolysis。我們稱它為液體化火葬(Liquid Cremation),是因為在這個過程的最後,可以拿到像骨灰的白色粉末,但同時屍體的其他部分會變成液體排走。
整個過程很簡單:大體會先放到一個用仿絲製的布袋裡面(現在有些做法是將屍體裸放在儀器的滾床上,以再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排放),然後就會把整個袋放到一個很像在電影裡面看到的太空艙或時間廊的密封裝置,放 3 小時左右。裝置裡面會加熱到 160°C,加上壓力、水、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Lye),程序完成後,會得到白色的骨頭,及啡色的液體(會倒掉)。將所有骨頭收集後,就拿到骨磨去跟傳統做法一樣磨成粉末,成為骨灰,交還給家屬。
液體化火葬使用的化學物是鹼而不是印象中的強酸。概念是加速原本屍體腐化過程,所耗的能量較少。由於火葬是利用火來改變原本物質的形態,而液體化火葬是催快原本屍體腐化過程,因此跟傳統火葬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對會少很多。研究指出液體化火葬的碳排放量約是傳統火葬的 3 分之 1 (甚至是 4 分 1 ),整體來說對環境更好。液體化火葬跟傳統火葬的另一大分別是,大部分曾經裝上或移植到人體內的人造配件,如心臟起搏器、金屬甚至塑膠製的植入物,都能完好保留。相反,大部分這類配件都會於火葬後溶掉。
如果以另一角度去演繹,液體化火葬儀式就像現在大行其道的電動車(例如: Tesla),而傳統火葬則像我們一直認知的私家車。英國已逐步承認這種殮葬方法,而美國更相繼在寵物善終服務範圍大力推行,並陸續用到殯儀上。現在,至少 8 個州份提供這個殮葬方法予人選擇。
其中令此殮葬方法不為一些家屬接受的原因是,家屬覺得把屍體分解出來的液體直接倒掉是對先人不敬,這個概念其實與最初有防腐技術時,人們得悉先人的血於防腐前都會先被放掉同出一轍。還看現在,大眾對防腐技術的接受度已大大提高。所以,我深信透過大家多了解,對這個殮葬方式的接受程度必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