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回升,德國如何持之以恆?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2015 年一項研究顯示,德國是繼日本之後,全球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當時德國聯邦統計局預計,在 2060 年前德國人口將銳減至少 1,000 萬。雖然該年年中開始,大量中東難民湧至,但統計師相信人口只會短期飆升,長此下去仍難阻跌勢。正當日本仍在垂死掙扎之際,德國近日卻傳來喜訊 —— 當地女性、包括高學歷人士,都較以往願意生育。

上周三,聯邦統計局公布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德國女性從未生育的比率,從 1937 年的 11% 增至 1967 年的 21%,但研究人員經過去年的微型人口普查,發現在 60 年代後期至 70 年代出生的女性,她們的從未生育比率已趨向穩定。副局長 Georg Thiel 博士表示:「多年來無子女比率的上升趨勢顯然停止了。」

統計報告指出,這種生育趨勢的轉變,不只源於難民人口增加,還因為德國本土女性比以往生育較多。根據 Georg Thiel 博士的觀察所得:「的而且確,高學歷女性無子女的比率在近年出現下降。」在受訪的 40 至 44 歲大學畢業女性當中,無兒無女者佔 25%,較 2012 年的 28% 稍跌 3%。

報告估計,從未生育女性的比例減少,部分出於工作與家庭的平衡有所改善,特別是托兒服務的增加 —— 報告認為,過去 8 年在職母親人數同時增加,是上述假設的最佳旁證。在 2016 年,育有 1 歲子女的母親當中,44% 是固定受聘而非休產假,比例遠高於 2008 年的 36%,而育有 2 歲子女的母親之中,在職者比例也由 08 年的 46%,大幅增至去年的 58%。

德國增加托兒服務,協助女性兼顧育兒及事業,鼓勵她們懷孕產子。

此外,報告亦發現大學畢業的女性當中,產後復工的速度較 8 年前要快。待最年幼子女年滿 1 歲就重返職場的母親,佔全體母親的比例由 08 年的 54%,上升至去年的 58%。與此同時,19% 的高學歷女性會在子女滿 1 歲時再度全職工作,比率亦高於 08 年的 16%。

統計局專家 Olga Pötzsch 指出,為了讓女性能夠兼顧家庭及工作,政客們付出很大努力,例如 10 年前起實施父母津貼、擴建幼稚園,這些措施惠及不少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女性。副局長 Georg Thiel 博士亦表示,經濟及政治穩定,社會對在職母親及孩子更為友善,都鼓勵了女性生育。

當然,從中東湧入的難民亦在去年將德國人口推至新高。但 2015 年的統計數字亦顯示,德國婦女平均生育 1.5 名子女,達到冷戰終結後最高生育率,令人口老化的問題有望紓緩。不過 Georg Thiel 博士警告,這個趨勢仍然相當「脆弱」,因為德國和瑞士、意大利及芬蘭,仍然是歐洲無兒女家庭比例最高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