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的歷史,就是一部交通史。智人由洞穴散居到部落交流,進而聚居一地,城市演變為帝國,國與國之間征服擴張,乃至今日全球一體化,無不仰賴交通科技的進步,縮地有功。國家地理頻道「人類起源」(Origins: The Journey of Humankind)系列「移動時空」(The Road Ahead)精選幾個決定時刻,追述交通發展如何影響歷史進程。
公元 61 年:馬蹄鐵普及
野馬早於 16 萬年前出沒歐亞大陸,向來是古代人的獵物,直至 5,500 年前,哈薩克地區波泰文化(Botai)開始馴馬,馬才為人所用,及後幾千年來,都是人類交通主力。由於負重勞損腳力,古時馬匹的移動力有限,當羅馬人與凱爾特人互傳鍛造馬蹄鐵的技術後,馬匹運輸效率大幅改善,從此只需 4 匹馬輪流換班,一日之內便能走 800 公里,郵遞服務因而興起;交通方便,亦令國家勢力得以擴張,由古羅馬到中世紀蒙古,成就全球一個又一個的帝國。
公元 1811 年:蒸汽火車面世
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發明,莫過於蒸汽機。蒸汽機造成生產力變革,機械運作效率之高,人力瞠乎其後,加上用途廣泛,由開採煤礦到發動火車,每一項應用均是翻天覆地的變革。蒸汽機帶挈工業興起,需要大量勞動力,引發農村人口大舉移居城市,而鐵路啟用又加劇遷徙浪潮,造就沿途樞紐都會。蒸汽火車於 1811 年英國通車之初,僅用於運輸煤炭,不出 20 年便出現載人火車,逐漸取代馬匹成為主要交通工具。人類運輸數千年來均依賴有機物,至此步入機械化交通時代。
19 世紀末:單車解放女性
單車早於 19 世紀初面世於德國,雛型設計簡單,兩輪之間並無鎖鏈,既不安全亦不實用,直至世紀末出現鎖鏈式「安全單車」,才於歐美等地大為流行,特別是在女性之間。當時西方風氣保守,女性著裝繁瑣,全身裙裝可重達 20 至 25 磅,出行往往須由男士陪同攙扶,抱上抱落馬車,女性因而經常被困家中。單車的出現,令女性得以自由行動,除了帶來女性穿褲時尚,更重要是促成性別平權運動,當時爭取平等投票權的美國女性主義者如 Susan Anthony 和 Frances Willard 均視單車為爭取女性平權的重要工具,力促女性學踩單車,掌握行動自主,前者更指單車是世上曼能解放女性的東西。除此之外,陸上兩輪亦啟發了航空發展:萊特兄弟的原型飛機便是組裝自單車零件。
20 世紀:汽車與公路
莎士比亞嘗言馬匹「脫胎自風火」(pure air and fire),但自然界動力似乎不及人工合成動力。內燃機的發明,將熱能轉化為高效動能,迎來了現代汽車、飛機和火箭。不過有汽車無公路,乘車代步同樣是種煎熬。1919 年,美軍曾進行一次實驗,測試由華盛頓駛至三藩市的車程需時,結果由於路面情況太差,途中補給欠奉,實驗失敗告終。當時一位軍官深感美國交通不便,令汽車無用武之地,二戰之後他隨軍到德國,見識到當地高速公路的效率,決意將之應用於本國,後來他成為第 34 任美國總統,亦即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1956 年,州際公路系統(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開建,公路網絡逐漸覆蓋全美。受冷戰思維影響,美國為準備隨時反擊蘇聯突襲,高架公路設計全部劃一高度,以便軍用汽車運送導彈。
未來:混合飛船與自動車
美國航空業巨頭 Lockheed Martin 除了承包飛機、衛星、火箭,近年積極研發一項被遺忘的交通發明:混合飛船(Hybrid Airship)。自從 1937 年興登堡號飛船起火失事,釀成最慘重空難之一後,鮮少有人重提這項交通工具。Lockheed Martin 之所以敢冒不韙,源於發展出混合飛行形式,既借用傳統飛船的浮力(buoyant lift),也有氣動升力(aerodynamic lift),又有引擎負責垂直升降,相對安全得多。混合飛船預期一艘可載 19 人及 10,000 磅貨物,每罐氦燃料可資 2,000 哩航程,而空氣墊降落系統(ACLS)則令飛船得以隨處降落,包括海面。混合飛船開發原意在於方便將物資運輸至交通落後地區,亦大可應用於日常交通,一旦成事,公路很可能會逐漸步入歷史。
但在此前,交通相信將會是自動車的天下。汽車往往是一生人買過第二貴的用品,但投放在內的時間一般不到人生 4%,其實相當不合成本效益。由 Tesla 帶領潮流,連同 Google 及 Uber 等跨國大企業加入市場,現時已有 27 間企業獲准進行無人駕駛路面測試,傳統汽車公司如福特(Ford)和通用汽車(GM)在技術上甚至比科技新創企業更進一步,現時連香港亦已獲准使用半自動駕駛功能,Tesla 聲稱 2018 年將即可推出全自動無人車,福特則預計於 2021 年推行商用無人的士共享計劃,隨著無人駕駛技術日臻成熟,規模擴大只是時間問題。屆時後人回望,或會疑惑今人為何寧可費神駕駛、忍受塞車,而且付出諸多雜費,也不早早讓出軚盤,等機械程式自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