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指,聰明人少見朋友更開心,可惜我們多是凡夫俗子,而在這佳節時份,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都害怕孤獨。在城市生活,形單隻影彷彿是罪。吃飯逛街看電影都能一人成行,旁人的眼光卻都訴說著:你沒人陪,你有問題。不是社交技巧糟糕,就是被社會遺棄。但最新研究反駁,這不一定屬實。
專家指出,部分離群獨處者或是對社會提示(social cue)非一般敏感。譬如「微笑」這種曖昧的提示,他們傾向作出負面解讀,以為對方並非接受、認同,而是在婉拒、暗諷,繼而進入一種自我保護思維,選擇疏遠人群,令問題更為嚴重。如此一來,孤獨帶有傳染性:當一個人變得孤獨,退出自己的社交圈,其他人亦跟隨其後。
John T. Cacioppo 是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兼認知與社會神經科學中心主任,自 1990 年代研究「孤獨」這回事。他形容孤獨與口渴、飢餓或疼痛一樣,不過是種厭惡信號。「否認感到孤單,如同否認感到飢餓,同為毫無意義。」奈何「孤獨」一詞甚為負面,意味不擅社交或無法獨立。基於這種固有概念,即使這種社交隔離如何難以承受,很多人仍無法宣之於口。
然而,若把這種情緒置之不理,恐會有損健康。新一輪研究顯示,較少社交聯誼的人睡眠會斷斷續續,免疫系統亦會改變,炎症較多,壓力荷爾蒙水平也較高。另有多項研究亦指,孤寡增加患上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分別是 29% 及 32%, 7 年內離世的風險亦較高 30%,尤以中年人士為甚,而早死的機會率,更是比社交頻繁的人多出一倍,顯示孤單與吸煙、癡肥同屬「催命符」。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老人科醫生 Carla M. Perissinotto 指出:「孤獨對健康和自立造成的深遠影響,是公共健康的一大難題。無論是醫學上抑或道德上,都不能再無視孤身一人、與世隔絕的長者。」英美兩國都有支援服務,譬如求助熱線、乘車優惠、定期家訪,鼓勵老人家多出門,減少他們獨處的時間。但其實孤寂無分年齡。18 歲也好、48 歲也好,都需要聯繫和交流。
Palo Alto 醫療基金會的 Paul Tang 醫生開展名為「linkAges」的跨世代互助計劃。會員可在網上發帖,寫出需要他人協助的事,譬如教授結他技巧、一同玩拼字遊戲、坐順風車看醫生等,其他人可填上相應的時間及技能,滿足發帖者所需,而協助他人的時間能「儲起來」,日後換取自己所需的協助。在加州,計劃已有數百名會員參加,近日更獲得資助,準備拓展至美國各地。
「我們這些醫學界的人需要撫心自問:我們是在控制血壓,還是在改善健康和生活?」Tang 直言:「我相信先要做好後者,才能達致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