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區強檢期間擬實行禁足令的消息傳出後,香港出現恐慌性搶購,不少超市貨品均告「清零」。適度購買糧食日用品以應疫情及政策變化實不為過,但若過度囤積,例如家中已有一定存量的用品,仍覺不夠而要不斷購買,或是不願丟棄家中過期已久的物品,則可能是囤積病(Hoarding disorder)的徵狀。
最近發表在期刊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的一項研究發現,囤積症狀在疫情期間「顯著惡化」,可能是因為壓力增加,或在家時間過長,甚至是由孤獨所造成。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指出,囤積症是一種心理健康狀況,影響全球約 2.6% 的人。60 歲以上,以及有其他如焦慮或抑鬱等精神問題的人發病率更高,而且發病頻率不受國家、文化、性別影響。
美國史密斯學院(Smith College)心理學榮譽教授 Randy O. Frost 指,囤積病有幾個主要特徵:
- 難以捨棄擁有的物品,不管其有沒有價值;
- 認為有需要保存東西,丟棄它們會感到痛苦;
- 家中東西堆積太多,使生活空間難以或無法使用;以及,
- 部分患者會強迫性地購買新物品。
Frost 指,經常囤積的人對物品產生依戀,害怕丟棄的話,會失去機會或幻想中的未來。例如,一個人覺得自己終能成為「修理技工」,所以保存舊電器,相信到某一天會翻新它們,但那一天其實永遠不會到來。另一種囤積動機是「保存某種理想化的過去」,即某些東西對囤積者而言是「記憶的觸發器」,兒時玩具就屬於此類。另外,也有些人害怕浪費而不願丟棄,例如認為麥片盒仍可作信封使用,就大量積存。有些人甚至將物品擬人化,相信如果把物品扔進垃圾桶,它們會遭受嚴重傷害。
伊利諾理工學院心理學副教授 Gregory S. Chasson 說:「多年來,我發現大多數想幫助囤積者的人都無從入手。」囤積會給家庭成員帶來痛苦,家人通常不太理解囤積者的行為,也不明白對方受情緒狀況影響,雙方通常只會爭吵或是疏遠,自然無法解決問題。
因此,心理學家 Gail Steketee 建議家人先嘗試了解囤物者為何會陷入這種狀態,並搜尋相關徵狀的資訊,再進一步考慮求助於專業人士,例如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她更提醒,不要擅自扔掉親人的物品,不然只會引起對方的焦慮及戒心。日常生活方面,家人可嘗試傾訴對囤積物帶來危險的憂慮,當囤物者嘗試丟棄物件時,亦應予以讚賞。